山西省临汾市侯马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5348271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临汾市侯马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省临汾市侯马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临汾市侯马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临汾市侯马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临汾市侯马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新华网北京月日电(记者张严平、田刚)眼前这位苗族汉子矮小、苍老,40岁的人看过去有50开外,与人说话时,憨厚的眼神会变得游离而紧张,一副无助的样子,只是当他与那匹驮着邮包的枣红马交流时,才透出一种会心的安宁。整整一天,我们一直跟着他在大山中被骡马踩出的一趟脚窝窝里艰难地走着,险峻处,错过一个马蹄之外,便是万丈悬崖。这就是那个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在大山里默默行走了20年的人吗? 这就是那个20年中行程26万公里相当于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圈

2、的人吗?这就是那个为了一个简单而又崇高的使命,在大山深谷之中穷尽青春年华的人吗?我流泪了。 在这个高原的夜晚,我永远地记住了他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苗族名字:咪桑。马班邮路在正式文字中被定义为“用马驮着邮件按班投送的邮路”。在21世纪的中国邮政史上,这种原始古老的通邮方式堪称“绝唱”,而在木里人的眼里,这却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紧接青藏高原。这里群山环抱,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只有9个半人。全县29个乡镇有28个乡镇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以马驮人送为手段的邮路是当地乡政府和百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途径。王顺友至今记得,他8岁

3、那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做乡邮员的父亲牵着马尾巴撞开家门,倒在地上。“雪烧伤了我的眼睛。”母亲找来草药煮沸后给父亲熏眼。第二天清早,父亲说,看到光亮了。他把邮件包往马背上捆。母亲抱着他的腿哭。父亲骂她:“你懂什么!县里的文件不按时送到乡上,全乡的工作就要受影响。”11年后,父亲老了,他把邮包和马缰绳交到了19岁的儿子手上,那一刻,王顺友觉得自己长大了。他开始沿着父亲走过的邮路启程,邮路往返584公里。年轻的乡邮员第一次感受到了马班邮路的遥远和艰辛。他每走一个班要14天,一个月要走两班,一年365天,他有330天走在邮路上。他先要翻越海拔5000米、一年中有6个月冰雪覆盖的察尔瓦山,接着又要走进海拔

4、1000米、气温高达40摄氏度的雅砻江河谷,中途还要穿越大大小小的原始森林和山峰沟梁。王顺友牵着马一步一步专注地走着,从后面望过去,他的背驼得很厉害。 在一般的工作岗位上,40岁正是一个黄金年龄,但对马班邮路上的乡邮员来说,40岁已经老了。和其他的乡邮员一样,王顺友患有风湿,头痛,胃痛等各种病症,另外,他还患有癫痫病,现在每天要靠吃药控制病情。 这位在木里的马班邮路上走得年头最长的人,还能走多远呢? 他说:“走到走不动为止。” 我问:“如果让你重新做一次选择,还会走马班邮路吗?” “那不会变。” “为什么?” “马班邮路把我这一辈子的心打开了,为党和政府做事,为乡亲们做事,让我活得舒坦,敞亮!

5、也让我觉得,自己在这个大山里是个少不得的人呢!”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牵着马送信的人能有多重要?” “我们木里山太大,太穷,没有邮路,乡亲们就会觉得心头孤独了。现在我们有十几条马班邮路,十几个乡邮员,每个人跑一条路,不起眼,可所有这些路加起来,就把乡亲们和山外面的世界连在一起了,就把党与政府和木里连在一起了!” 我的心被一种热辣辣的东西涨得满满的。 5月的凉山,漫山遍野盛开着一片一片火红的花儿,如彩虹洒落在高原,恣意烂漫。同行的一位藏族朋友告诉我,这种花儿叫索玛,它只生长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原,矮小,根深,生命力极强,即使到了冬天,花儿没了,它紫红的枝干在太阳的照耀下,依然会像炭火一样通红

6、。 噢,索玛花儿(来源:新华社。有删改)12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在文章开头,作者连用了三个排比句,表示对事实情况难以置信。这种巧妙的开头使新闻有了悬念,能有效抓住读者的眼球。B、为了按时递送邮包,王顺友每个月有28天都在路上,艰辛遥远的马班邮路使他过早地衰老了,也使他患上了多种疾病。C、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木里藏族自治县至今无法融入现代社会,只能靠原始古老的通邮方式与外界保持联系。D、本文列举了很多数字材料,其目的是用准确的数据来反映王顺友的送邮人生,增强可信度,增强文章感染力。E、这篇报道运用语言很典范,客观记叙,遵循朴实简洁的原则,不加修饰,因此才能震撼读者的

7、心灵。13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出现的缘由、环境和主客观关系,是一篇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请从文中找出新闻背景,做简要概括,并就其中一条简要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4分)答: 14这则新闻以“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标题有哪些好处?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6分)答: 参考答案:12 A E(A项开头排比句是表达一种敬佩之情,而非设置悬念;E项全文语言并非不加修饰,而是抒情、描写相结合;文章能打动人也不仅是因为客观记叙)13(4分)参考示例一 新闻背景:(1)木里恶劣偏远的地理环境,极端落后的交通设施。(1分) 具体作用:(1)彰显马班邮路的重要意义(1分);表现王顺友坚毅忠诚的美好品格。(1分)参考示

8、例二 新闻背景:父亲眼睛受伤第二天坚持出发送邮的往事。(1分) 具体作用:父亲的敬业与儿子的奉献相互映衬,揭示主题(1分);说明王顺友几十年如一日从未放弃的原因之一,表现了人物的心灵世界。(1分)14(6分)(1)标题的巧妙设置能引发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也有利于下文抒发对王顺友的崇敬赞美之情; (2)索玛花儿象征王顺友的精神。标题含蓄地点明全文主旨,索玛花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命力极强;王顺友奋斗在艰难的生活中,扎根在乡亲的心中。他的精神像索玛花一样红。(3)索玛花儿是木里的象征。王顺友们的无私奉献使乡亲们和山外面的世界连在一起了,使木里的生活更美好了。乡邮员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奉献使当

9、地乡政府和百姓能与外界保持联系,正是他们的辛勤浇灌,才为木里增添了光彩。 (任答出其中两点,并结合原文分析即可给全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城市中祖辈参与家庭教养的总体比例很高,但纯粹隔代教养的比例并不高。从儿童出生到小学阶段,六至七成左右的家庭采取了父辈和祖辈联合教养的模式。在各种家庭教养活动中,祖辈在对儿童生活照料方面参与率很高,而在对儿童行为规范、心灵关怀和陪伴方面仅有中等程度的参与率。祖辈的获取渠道相对封闭,以家庭内部的经验积累和传递为主,对于获取新知的主动性也相对较弱。在参与教养的祖辈当中,超过半数认为参与儿童教养对祖辈自身而言利大于弊;有45的城市儿童父母认为祖辈参

10、与家庭教养利大于弊,明确表示弊大于利的父母为15.6。节选自2018年9月20日中国教育报祖辈参与教养的十大发现材料二:我国历来有“隔代亲”的文化,祖辈教养的比例较之西方国家明显更高。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成为父母后,更注重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在面临自我生存发展与抚养孩子的矛盾冲突时,祖辈自然成为帮助甚至替代教养的重要力量。祖辈富有育儿经验,精力充沛又时间自由,能给新父母提供心理慰藉和疏导引领,让子女解放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祖辈自身也在情感付出中享受到生命延续的满足感,从而拥有更幸福的晚年生活。但受自身所处时代和环境所限,祖辈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往往不能适应当下的育儿需求,在孙辈许多行为面前束手无策

11、。研究表明,祖辈教养方式中的“行为指导”和“责罚与控制”相对较少。而抚养责任和教育责任不清晰,和两代人的观念差异,有容易导致家庭分歧,引发家庭矛盾,对孙辈成长造成负面影响。祖辈和父辈要树立家庭教育一盘棋的思想,适当分工,优势互补,祖辈尤其要注意提高教育素养、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学校和社区应举办各种形式的祖辈家长学校、老年大学等,向祖辈宣传先进的家教理念,帮助他们转变教养观念,改变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能力,解决隔代教养中的问题。选自2018年09月20日中国教育新闻网材料三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直系家庭(也称为主干家庭,即由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

12、断代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比重,在2000年之前一直保持在21左右。2010年直系家庭总数为9240万户,比2000年增加了25,占全部家庭户的比例提高到23。未来一个时期,直系家庭的数量和比重都将出现更为显著的增长。“离而不分、分而不解”的网络式家庭,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家庭模式。报告显示,2010年广州、杭州、郑州、兰州、哈尔滨五城市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调查发现,有超过12的成年人仍与父母同住,20.3的成年人住在父母附近,68.9的人没有离开父母居住的城市。选自2014年05月15日城市快报“中国式”家庭,你是哪一种?材料四现在,很多人有了孩子,因为工作的缘故,大多只能请双方的父母代劳

13、。但是隔代带孩子,老人会特别宠爱,也会特别小心,心理压力特别大。孩子小磕小碰,不好好吃饭,在父母眼里都是小事,但老人就会把它看成特别大的事,处理稍有不妥就特别难受。此外两代人在育儿观念、方法上的冲突,也引发家庭矛盾。长此以往,老人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极大损害,出现失眠、心情烦躁、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抑郁症。节选自2017年4月23日惠州日报天伦之乐,还是天伦之累7. 下列对于材料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 中国“隔代亲”的文化传统使祖辈在某种程度上乐于参与孩子养育,他们享受到生命延续的满足感,有利于其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B. 祖辈的育儿经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给父辈提供帮助和借鉴,另一方面相对

14、落后的教育理念和知识又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C. 中国直系家庭占比在2000年前保持稳定,但到2010年已上升至25%,工作繁忙的父母无法照顾孩子是导致该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D. 祖辈参与儿童养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因此政府和社会需提供相应服务,以弥补很多老人在育儿知识和教育理念上的不足。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祖辈参与儿童教养有利有弊,但两代人对此看法却不统一,超过一半的祖辈认为利大于弊,而超过一半父辈的观点则与之相反。B. 中国家庭中祖辈参与儿童教养的比例明显高于西方国家,种种历史因素和现实条件共同塑造了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现象。C. 激烈的

15、社会竞争,使父辈常常面对自我发展和教养后代之间的矛盾,但这不能成为其放弃养育子女责任的借口,将其完全推给祖辈。D. 网络式家庭具有一定的弹性,更有利于祖辈和父辈在孩子的抚养教育上发挥各自的优势,如果操作得当,有利于儿童成长和家庭和睦。9. 祖辈过度参与儿童教养带来了哪些问题和隐患?参考答案:7. C 8. A 9. (1)祖辈对儿童行为规范、心灵关怀和陪伴方面投入不够,影响孩子健康成长。(2)受自身所处时代和环境所限,祖辈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往往不能适应当下的育儿需求。(3)祖辈对孙辈的溺爱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4)两代人观念差异容易导致家庭分歧,引发家庭矛盾,对孙辈成长造成负面影响。(5)两代人教育观念差异导致矛盾和分歧,给老人的身心健康带来沉重负担。【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于材料概括和分析不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