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词赏析复习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考诗词赏析复习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考诗词赏析复习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落尽杜鹃声声哀啼,得知您被贬龙标跋涉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一同伴随您奔赴迢迢远方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风格豪放、想象丰富,音律和谐,而且有时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漂泊无定的杨花、啼鸣凄历的子规的描写塑造了悲伤的气势▲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答:点名时令;渲染离别的氛围▲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杨花在旧体诗中象征离散漂泊,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此诗子规一词,作者融情与景,借景抒情,愁一词表达了作者真切的关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答: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什么?答:因朋友王昌龄“左迁”(贬官)而愁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闻”、“遥”可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的句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