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5163669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穿越黑白星际,他就像“风清扬” 围棋历史悠久,昌盛的中日韩三国都有属于自己的围棋大师、泰斗、棋圣,但如果要票选一位三国棋迷都公认的伟大棋手,无疑是吴清源。这个伟大的头衔后面,也注定不会跟上“之一”。杨振宁说,吴清源之所以比爱因斯坦伟大,是因为物理界的第二还能和爱因斯坦交手,而围棋的世界,连“望其项背”都没人敢自称。 吴清源的名字,早就跨越了国界,超越了体育的范畴,成为一枚沉甸甸的世界文化印戳。武侠宗师金庸心目中,可以和吴清源对等的大侠,是自己小说构架中独孤求

2、败的“风清扬”。吴清源百岁的一生,跨越了近代历史最颠沛剧变的两大世纪,而他本人传奇的百年,经历的绝对比任何武侠小说更为精彩灿烂。吴清源时代1939年到1956年,被称为“吴清源时代”。作为棋手的吴清源,最傲人的战绩,自然是十番棋。日本当时的十番棋采取升降制度,在棋手视段位荣誉高于一切的年代里,十番棋的残酷和传奇自不待言。1939年,为争夺本因坊秀哉去世后棋界第一人的地位,吴清源被推上了升降十番棋的舞台。他先后打败了木谷实、大前辈雁金准一、师兄桥本宇太郎、前辈岩本薰。1951年吴清源与战后日本首位九段棋手藤泽库之助进行了争夺棋界霸主的顶级决战。不过藤泽发挥不佳,以2胜7负1和惨败降格。由此,吴清

3、源在前辈、同辈、后辈中的“昭和之棋圣”,不世之王者的地位,再也无人可以撼动。创新棋士开创宇宙新布局 不败于天下,可以测量出一位棋士的武功,而在更为看重文治的传统文化里,吴清源对于世界围棋的贡献,则在于他开创了新布局。金庸之所以将吴清源比作自己小说里最无敌的“风清扬”,两人的一大共同点是爱创新:“吴先生有一段时候,所谓日本最高的高手,全部被他打败,发扬我们中国的围棋的精神,像独孤九剑这样没定式的,(招式)随时可以变化的,绝对创新,变化无穷,所以对方也招架不了,好像风清扬这样。”1933年左右,吴清源和木谷实有意识地在各种棋战中打破常规,在布局阶段即占据高位。第一次十番棋,不顾日本旧时代权威代表本

4、因坊秀哉,依然敢于下出“三三星天元”的颠覆性开局,可见吴清源革新围棋的决心和胆魄。 此后,这种更具效率和速度,打破边角束缚的“新布局”成为开创现代围棋的主流,这种思潮也延绵至今。 晚年,吴清源依然不为年龄所束缚,潜心开创“21世纪围棋”的研究。他将中国易经阴阳调和、变化无常的思想放入围棋中,吴清源认为围棋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生命的哲学。吴清源认为,上个世纪的围棋是一种“部分”的围棋,棋手们过于重视局部的得失。“21世纪围棋”将是一种“全部的围棋”,是朝着整体、全面的方向发展,而不在局部纠缠。 川端康成正执笔“吴清源棋谈”时曾访问吴清源。他曾自述:“我认为,围棋是一种和谐的状态。它的重点不在于竞

5、技或争胜负,而是调和。由一枚一枚讲究均衡的棋子最后所构成的一盘棋,便是建立在和谐的基础上。” 漂泊棋士三次更改国籍 吴清源一生,唯一的争议点就是国籍。这位出生在战乱飘零时代的棋圣,一生有很多无奈。1914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七岁学棋,青少年时期,在中国棋坛中已无敌手,天才的盛名让他当时享誉中日棋坛。14岁那年,吴清源与母亲及哥哥一起东渡,在和日本三位棋手过招后,正式定为三段。1936年,吴清源改国籍为日本,那时,距离他在日本学棋生活已经过去了八年。对此,吴清源自传中曾写道:“在日本的中国人,受到歧视,也有人受到过实际的威胁,因此,我对自身的安全也很担心,但是一边下棋一边读书是行不通的,再说我还

6、要养活一家人。最后我决定一个人加入日本国籍,选择了留在日本。” 自传里也有写道,他如何放弃日本国籍。“到了1946年,突然有一天,一些在日华侨到我家,并且拉着我去了我所住的杉并区的派出所。他们强迫我放弃日本的国籍后来,他们交给了我一本中华民国临时护照。” 再次加入日本国籍,是1979年。“我于1979年再次加入了日本国籍,时年65岁。战前,从中国国籍转为日本国籍,是因为当时是战争年代,受形势逼迫不得已。再次加入日本籍,较之我自己,更多的是考虑到孩子。”自传里,吴清源很详细地道出小儿子因国籍问题,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最后一次变换国籍,吴清源是站在了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角度。 其实,对于大部分真正理解和

7、敬重吴清源的棋迷来说,国籍根本不是问题。国手李喆在微博上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不知何时起,网络愤青们将矛头对上了吴先生。身世飘零,远渡扶桑,吴先生在特殊时期精神上的痛苦孤独不知又有几人能够承受,几人能够超拔。古往今来,超越时代之人,必受当时宵小之攻讦。”【相关链接】(1)“碰到苦恼的事情、感受到周围压力的时候,吴老师会背诵白居易的诗歌: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贫随富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吴老师喜欢一句话:暗然而日章。这句话出自中庸,讲述君子内敛,看上去并不发出耀眼的光芒,但会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发光。”(江铸久回忆吴清源)(2)吴清源父亲在日本留学期间开始痴迷围棋,归国时更带回了

8、大量难得的日本棋书。吴清源对围棋有过人的天赋,对棋谱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在父亲的鼓励下,进而逐渐养成了长时间特别投入研究的习惯,提高非常快,吴清源除了学习父亲带回来的日本书籍,又吸收了我国古棋的独有精华,在击败福建籍同乡林贻书老夫子后,“围棋神童”之名不胫而走。(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杨振宁把吴清源和爱因斯坦做比较,认为吴清源更伟大,是因为吴清源所取得的成就比爱因斯坦更伟大。B文章对吴清源在十番棋上取得的骄人战绩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以此突出吴清源在日本“昭和之棋圣”名号并非虚传。C吴清源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围棋新布局,是他在十番棋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因素

9、。D吴清源认为上个世纪的围棋是一种“部分”的围棋,缺失整体观、全面性,没有出路,得不到发展。E文章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介绍吴清源的生平,传主形象更加客观真实,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2)请结合文本谈谈标题穿越黑白星际,他就像“风清扬”的作用。(6分)(3)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最后一部分“漂泊棋士三次更改国籍”所体现的传记写作特点,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6分)(4)请结合所供材料简析吴清源在围棋界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8分)参考答案:(1)E(3分)D(2分)C(1分) (2) 围棋界里的吴清源好像武侠小说里的风清扬,爱创新,造诣极深,标题高度肯定了吴清源在围棋领域内所取得的突出成就。间接引用了金庸对吴

10、清源的评价,与下文“金庸评价吴清源”的叙写相呼应。标题新奇,吸引读者。(每点2分)(3) 事件详实可信:文本非常详实地介绍了传主三次更改国籍的具体时间以及更改国籍的原因,以此突出吴清源更改国籍时的艰难处境和更改国籍的无奈。(概括特点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作用1分)“引用”手法的使用:三次更改国籍都引用了传主自己的话,丰富了传主人物形象,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并引用国手李喆的话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希望大家对于吴清源更改国籍一事少些攻击,多些谅解。(手法1分,作用2分:丰富传主形象1分,表明作者态度1分)(4) 天资聪颖:吴清源在围棋上有过人的天赋,对棋谱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专注、坚韧:对围棋有极大的

11、热情,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改初衷。敢于挑战权威、具有创新意识:有意识在各种棋战中打破常规,开创“新布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大,有淡泊名利、内敛等性格特点。父亲的影响:父亲痴迷围棋,并从日本带回了大量棋书,是吴清源的启蒙老师。(每点2分,最多得8分)(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C不准确,“主要因素”应为“重要因素”。A“吴清源所取得的成就比爱因斯坦更伟大”不恰当。B “对吴清源在十番棋上取得的骄人战绩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不恰当。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

12、题解析:题干问的是“请结合文本谈谈标题穿越黑白星际,他就像风清扬的作用”,这是考查标题的作用。人物传记中标题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解题,阐释标题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围棋界里的吴清源好像武侠小说里的风清扬,爱创新,造诣极深,标题高度肯定了吴清源在围棋领域内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突出了叙述评议的对象;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了读者(与读者的关系);本文中的标题新奇,容易吸引读者。 表现了传主的什么精神或品质(与传主的关系)。 点明了主旨,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与主题和情感的关系)。 使文章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增添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 修辞上:双关、反复、比喻、拟人、对比、引用。考点:

13、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最后一部分“漂泊棋士三次更改国籍”所体现的传记写作特点,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涉及到人物传记类写作的两个特色,一是选材的真实可信,二是引用手法的运用。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材料。作用: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

14、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考点: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结合所供材料简析吴清源在围棋界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 本题考查探究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可以从吴清源自身的内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吴清源天资聪颖,在围棋上有过人的天赋,对棋谱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而且他专注、坚韧:对围棋有极大的热情,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改初衷;并且敢于挑战权威、具有创新意识:有意识在各种棋战中打破常规,开创“新布局”。外界的原因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大,也受父亲的影响:父亲

15、痴迷围棋,并从日本带回了大量棋书,是吴清源的启蒙老师。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2. 阅读故乡人选段,完成1415题。共6分。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中国以淡人为字的好像特别多,而且多半姓王。他们大都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一定还带一个菊字。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的诗,造就了多少人的名字。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木板刻印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他很喜欢这副对子。这点淡泊的风雅,和一个不求闻达的寒士是非常配称的。其实呢?何必一定是瓢儿菜,种什么别的菜也不是一样吗?王淡人花费心思去找了瓢菜的菜种来种,也可看出其天真处。自从他种了瓢菜,他的一些穷朋友在来喝酒的时候,除了吃王淡人自己钓的鱼,就还能尝到这种清苦清苦的菜蔬了。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看“男女内外大小方脉”,做傻事,每天钓鱼。一庭春雨,满架秋风。14.文中划线句子对理解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15.统观全文,说说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的“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为什么和他非常配?(4分)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