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事与愿违》语文阅读答案参考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45163472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拔苗助长,事与愿违》语文阅读答案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拔苗助长,事与愿违》语文阅读答案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拔苗助长,事与愿违》语文阅读答案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拔苗助长,事与愿违》语文阅读答案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拔苗助长,事与愿违》语文阅读答案参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拔苗助长,事与愿违语文阅读答案参考 拔苗助长,事与愿违 拔苗助长,事与愿违 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适宜越好。可是很多家长固执地相信,抢跑是在为孩子争分夺秒。 自然界万物都按照生长规律自然生长,适当施加外力可以促其生长,倘假设施用外力不当,就很容易出现倒退甚至枯萎现象。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卡尔就是这样一个被毁的天才。少年卡尔在父亲的强迫下,每一分钟都要学习,一切与学业无关的兴趣爱好都被父亲隔在门外。最初,这样的教育取得了成就,卡尔8岁学习大学数学,11岁大学毕业。教授们预言卡尔会成为一名世界顶尖级数学家。父亲更是一心想他早日成名。然而不久,卡尔对数学再也提不起兴趣,再也不想动脑筋,再也不

2、想思考问题。最后,曾经的天才做了办事员,远远偏离了他父亲的培养轨道。 教育抢跑的不利影响不容无视。抢跑将扼杀孩子的兴趣和智慧。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这对其成才是极为重要的。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如果家长只有望子成龙之心,但不讲究教子成才之术,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一名画师,当幼小的徐悲鸿要求学画时,父亲温和地回绝了:“要想成为一个画家,先要好好读书。”两年后,9岁的他才如愿以偿,开始从父习画,终成一代大师。对孩子的培养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开展规律,以这个规律为依据,先了解孩子现有的身心开展水平和所学知识水平,再谋求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

3、应该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孩子知识,培养他的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作者认为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有何危害? 2简述第段是怎样论述作者的观点的? 3根据文意,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本文开篇提出“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适宜越好”,其中“适宜”的意思是,依据“孩子现有的身心开展水平和所学知识水平,再谋求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 B教育孩子的道理跟自然界万物的生长规律一样,要让其自然成长。 C第段运用举例论证,强调要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 D卡尔对数学再也提不起兴趣,再也不想动脑筋的原因是,父亲“一心想他早日成名”。 答案: 1将扼杀孩子的兴趣和智慧。 2首先,以万物的生长规律作比喻,论证不当的教育会偏离培养的轨道。然后举卡尔的事例从反面加以证明。 3A 解析:B项缺少“适当施加外力可以促其生长”;C项是道理论证;D项原因是“在父亲的强迫下,每一分钟都要学习,一切与学业无关的兴趣爱好都被父亲隔在门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