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45083215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是一篇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开展的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立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本课时设计力求表达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争表达三重 的教学方式:重精读感悟、重语言训练、重自主探究。 1、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根底上,精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2、提供一定的句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3、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精读重点句,了解潜水桥和塑料桥的特点。 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潜水桥和塑料桥的

2、特点。 这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跟着兰兰去参观两座神奇的桥,好吗? 1、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兰兰和爷爷过了哪几种桥?请你划出桥的名称。 2、指名答复。板书: 潜水桥、 塑料桥。 3、哪些自然段是写潜水桥?哪些自然段是写塑料桥?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检查复习了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内容。) 你最喜欢哪一种桥?请你选择写你喜欢的桥的内容读读,提示: 1、想想这座桥有什么特点,从哪儿读出的?可用笔划出有关的句子。 2、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你对这座桥的喜爱表达出来? 3、组内选择相同内容的同学可在一起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此环节的设计为

3、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情境,渗透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1、请选择潜水桥的同学说说你了解了它的什么特点,从哪儿读出的? 根据学生的答复引导学生读相关的句子: 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这种桥叫潜水桥,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的。 板书:在水里 结实 透明 在这样一座玻璃房里,你会看到什么呢?引导学生看插图,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 看到这美丽的水底景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指导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惊奇的心情。 参观了潜水桥,你能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吗? 小黑板出示: 潜水桥建在。 潜水桥像。 潜水桥是用造的。 潜水桥是一座的桥。 第四句话可引导学生把前三句话的内

4、容有机地合在一起说,也可根据板书说。 (这样的训练目的首先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潜水桥的特点,其次是培养学生说完整话、概括内容的能力,并突出了教学重点。这样精心的设计符合学生的特点,层次清楚,扎实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3、选择塑料桥的同学汇报。 你了解了塑料桥有什么特点?从哪儿读出的? 由学生的汇报指导学生读相关的句子。并相机板书: 又薄又结实、轻巧、带着方便 。 读了这些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齐读59自然段。 补充句子: 塑料桥是用做的。 塑料桥是一座的桥。 (考虑到本篇课文内容比拟长,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只要求读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能体会文章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可以了。教学时

5、要敢于大胆取舍,大胆创新,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了解潜水桥和塑料桥的特点至关重要。) 1、参观了这两座神奇的桥,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汇报。 2、填空: 爷爷是一位。 爷爷真是一位。 先引导学生说,比拟是和真是的不同,然后指导读出对爷爷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 3、同学们体会到了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到了科学家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神奇的精神。那么将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设计你最喜欢的桥,好吗? (由爷爷会变魔术引出了科学技术的伟大,激发了学生的对科学的热爱。情境的设置,激发了学生想象、创作未来的桥的欲望。学生既可以在纸上画未来的桥,又可以在电脑设计未来的桥,还可以

6、把自己设想的桥写成一段文字总之,这一开放性的作业,更能表达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 这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三点,我感觉效果较好: 1、自主合作学习课文内容。明确了目标,教师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读读划划有关的语句,同组同学交流、朗读。既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2、抓住重点语句品读感悟。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两种桥特点的语句品读、理解,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又防止了在非重点语句上花费不必要的精力。学生学得轻松,目标完成得较好。 3、有层次地进展说话的训练。在学生反复品读重点词句,了解两种桥的特点后,设计的说话训练表达了层次性,降低了说话的难度。学生能根据刚读过的句子,很容易地把句子补充完整,并且有意识地渗透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比拟扎实地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