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朱刘镇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5080586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朱刘镇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潍坊市朱刘镇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朱刘镇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朱刘镇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潍坊市朱刘镇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马克思这样评论近代德国的政体:“一个以议会形式装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而有人这样评论近代英国的政体:“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从以上材料中可看出近代德、英两国在政体上的最大不同是 ( ) A国家元首的名称不同 B政府首脑的权限不同 C议会与君主之间的关系不同 D议会组织结构不同参考答案:C2. 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

2、地却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马克思主义A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B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创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 D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参考答案:D3. 走过对抗走向合作纵论世纪之交的国际关系描述“在国际社会多元化、多极化运行当中,由于相应条件与机制尚未完备,大国的影响与操纵还大。诸多矛盾依然存在,相应的冲突与动荡不可避免。”材料意在说明A.大国肆意践踏国际准则干涉别国的内政B.世界形势出现了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C.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D.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正在不断加强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局势。“大国肆意践踏国

3、际准则干涉别国的内政”不符合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局势,故A项错误;材料中“在国际社会多元化、多极化运行当中,由于相应条件与机制尚未完备,大国的影响与操纵还大。诸多矛盾依然存在,相应的冲突与动荡不可避免”说明两极格局瓦解后,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世界局势呈现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故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世界政治局势的演变,不是世界经济,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故D项错误,故选B。4. 代议制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的主要形式,有关其作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否定并取代了封建君主专制,从此资产阶级控制了政权B人民群众享受了一定的权利与自由,并在选举中逐渐成熟起来C它成为自由、民主

4、与平等的化身D资产阶级通过立法权和议会将其意志上升为国民的普遍意志参考答案:C5. 约翰洛克发表政府论,为革命和英国新的政治体制辩护。此时,英国( )A查理一世召开长期议会 B斯图亚特王朝复辟C克伦威尔独裁统治时期 D颁布权利法案参考答案:D6. 陈毅在诗词三十五岁生日寄怀中写道“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诗词中的“大军西去”是指A.广州国民政府西征B.红军长征到达陕北C.南京国民政府西征D.武汉国民政府西征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红军长征。根据题干中描述的“半壁河山”“日搜夜剿”等信息可以看出

5、指的是红军长征,因此“大军西去”应该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故B项正确,故选B。7. 2014年中国消费者贡献了苹果公司80%的销量增长。中国也是苹果系列产品重要的装配基地,但是中国只能分享36%的价值,按零售价计算还不足2%,在苹果产业链中处于最低端的位置。这种现象A加速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B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C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加大了世贸组织在各国的作用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国也是苹果系列产品重要的装配基地,但是中国只能分享36%的价值,按零售价计算还不足2%,在苹果产业链中处于最低端的位置。”,可见经济全球化加剧

6、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故选B。8. 下表是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单位:):表格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B.农轻重产业结构日趋合理C.工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D.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参考答案:DA不符合史实,故排除;题干中的表格里面只有关于工业领域的数据,故B无从体现;题干主要说到了工业部门所有权的占比情况,与工业结构无关,故排除C;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占比的情况变化是城乡个体工业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从无到有,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比重大大降低,集体工业比重上升,这都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故选D

7、。9.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A我国的工业终于摆脱了落后的面貌 B全面且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C国家对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所述“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项目的完成”可知,一五期间国家着力发展重工业。A项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至今仍在努力;B项是从1957年开始的;C三大改造的完成应该是在1956年,与题意不符,故不选。来源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10. 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 ( ) 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 B出版资本论 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 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D11.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辽宋金卷)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相应的变法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 B免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市易法参考答案:D材料中提到了用市场的力量调节供求关系,这个应该指的是市易法,市易法就

9、是在商品价格低是由政府买入,待价格上涨再由政府卖出。一方面打击囤积居奇,另一方面增加政府收入。12. 二十世纪初期,当时刚成立的中国政府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 )实行三权分立 实行内阁责任制 实行“耕者有其田” 鼓励发展工商业 A B C Dw.w.w.k.s参考答案:C13.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时期两宋明清项目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流动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 D

10、完全实现了公平选拔官员参考答案:B14. 摩根说:“权利法案显然打破了世袭的权利,这种世袭权利是旧政体复辟的基础,而被以议会为代表的民族意志所取代。将它看作是彻底否定了关于政府的概念的历史转折点,这无疑是完全正确的。”这说明权利法案A.使议会权力居于国王之上 B.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C.废止了英国社会的世袭制 D.彻底否定了英国的君主政体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英国权利法案知识点。根据材料信息“权利法案显然打破了世袭的权利”、“被以议会为代表的民族意志所取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揭示的是,透过权利法案,英国确立起了“议会主权”,正式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A项正确;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11、排除;C项“废止”一词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错误,英国还是君主政体,只不过是君主立宪政体了。故选A。15. 曾被列宁评价为“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布哈林认为,它“并不只适应于内战的某个发展阶段,而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正常形式”。布哈林这种认识A.是对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反思B.客观评价了新经济体制C.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肯定D.推动了新经济政策实行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据“不只适应于内战的某个发展阶段”可知布哈林评论的这个政策在内战期间实行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农业全盘集体化是在斯大林时期,故排除A;新经济体制是在战争结束以后

12、,故排除B、D;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战争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据“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正常形式”可知布哈林对该政策持肯定态度,故选C。16. 政治制度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 B C D参考答案:A17. 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都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两者内容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规定国家元首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B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C政治权力中心在议会

13、 D众议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参考答案:D美国1787年宪法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比较。A项, 规定国家元首任期不得超过两届仅美国符合;B项,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美国法国都不符合;政治权利的中心,美国在总统,法国在议会,因此C项不符合;美国与法国众议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故选D项。18.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材料中“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看,“转折点”发生在“西太后”时期,“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说明该条约的实行使中国人丧失了民族抵抗意识,与之直接有关的是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代理人,故选D。南京条约开始沦为两半社会,排除A项;北京条约也并没有完全丧失,排除B;马关条约也磨掉中国人以及清政府的抵抗意识,排除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19. 下表为1927年前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