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四单元有无相生-(三)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45078827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四单元有无相生-(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四单元有无相生-(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四单元有无相生-(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四单元有无相生-(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四单元有无相生-(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四单元有无相生-(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无相生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音声相和(h)车毂()埏(shn)埴(zh) 户牖(yu)自是者不彰(zhn) 自矜(jn)者不长(zhn)赘(zhu)形 常于几(j)成而败之枯槁(o) 故有道者不处(ch)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自见者不明(“见”,同“现”)(2)死而不亡者寿(“亡”,通“妄”,荒谬)(3)甚脆易泮(“泮”,通“判”,分离)(4)起于累土(“累”,通“蔂”,盛土的工具)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恶(2)强(3)其(4)之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古义:指不能走远今义:不可以(2)强行者有志古义:竭力实行今义:用强制的方

2、式进行(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古义:做事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4)其死也坚强古义:僵硬今义:强固有力,不可动摇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为无为,事无事(名词作动词,做事)(2)味无味(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味)(3)是以圣人犹难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难,把看作困难)(4)死而不亡者寿(名词用作形容词,长寿)(5)夫轻诺必寡信(名词作动词,许诺)(6)慎终如始(形容词用作动词,谨慎地对待)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自矜者不长。(被动句)译文: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宾语前置)译文: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3)图难于其易。(状语

3、后置)译文:做难事从容易的地方入手来解决它。(4)为之于未有。(状语后置)译文: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状语后置)译文: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常识速览“中国哲学之父”老子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认为他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人,有人又称他老聃。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相传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曾任周藏室之史(管理图书的官,当时的图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档案),后退隐蒙山著书立说,游历江南塞北,又西出陕关,不知所终。老子跟孔子同时,孔子还曾

4、向他请教过“礼”。著有五千言道德经,又名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春秋战国是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各诸侯国为了称霸,经常爆发不义战争,抢夺土地和人民,而老子为周王朝藏书室的官吏,掌管史册典籍。作为一个史官,他从历史看出了兴亡更替的规律,昔日的霸主最终或是众叛亲离,或是趋于衰亡。所以他不认为争强好胜是可以达到长久之道的,他更赞成人们采取一种清静无为的态度。整体感知老子一书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失去其中的一方,另一方也就随之失去。他罗列出一系列对立的事物,如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大小、多少、强弱等等,来说明相互对立是事

5、物存在的普遍形式,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中,人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一切呢?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思想来做指导,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规律来为人处世:因小成大、积少成多、慎始慎终、柔弱处上文脉梳理有无相生文本层析 1.本文节选的老子各章,反映了老子哪些重要的观点?_【答案】老子常常从世人不太看重的那些方面,发掘出理论或实践上的巨大价值。比如,世人看重的是“有”,关注的是“难”,瞩目的是“大事”;老子则说,正是相反的“无”“易”以及“小事”,成全了“有”和“难”的价值,成就了“大事”,所以它们都不应该被漠视。老子证明“无”的价

6、值,典型例证来自日常经验,就是对车毂、器皿、屋室之中空即“无”的作用的体察。这种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思维方式,令人惊异。老子常常从世人的习性中发掘出其负面因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通常都不太用心、不太慎重,因而放松自己的努力。老子指出,很多事情终归失败,根源就在这里,在接近完成的时候,必须要像对待开始一样慎之又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犯“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毛病。老子指出,这样做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会离目标越来越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逞强逞大。老子指出,这样最终会落入下风,甚至陷于死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轻率地向别人做出种种许诺。老子指出,轻易向人许诺的人,

7、必定缺少实践诺言的诚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考常常停留于眼前的现状。老子则指出,凡事都应该有敏锐的预见。 2.老子的文章为什么能够说理深刻,给人以很强的启发和警示作用?_【答案】春秋战国时代,在文艺思想学术等方面确实是一个开放的时代,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他们的作品及思想每每风神独具,美不胜收。而老子给人的感觉是,他是一位低头沉思的哲人,他的话不多,却总是那么新颖独特,别开生面。在观察社会和人生的时候,老子有一大特点,是擅长于逆向思维,所谓逆向思维是跟顺向思维相对而言的。顺向思维是顺着习惯性的路线去思考,逆向思维则是循着跟习惯性路线相反的方向去思考。所以逆向思维常常意味着对传统思维定式的超越

8、,具有意想不到的开创性。所以老子的思想独特而深刻,往往语出惊人,发人深省。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段话是如何体现老子的辩证法思想的?_【答案】这里集中鲜明地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列举了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中相对立相对照的矛盾范畴,就是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声和音、前和后等对立的统一,阐述了世间万物都具有相互比较、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确认了对立统一是世界上永恒的、普遍的法则。在古代中国的哲学史上,还从来没有谁像老子一样,深刻和系统地揭示出了

9、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不仅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系,而且还能够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正是这种转化,使人类能够在“无为”中“有为”。比如,如果人们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认定和追求,也就不会产生对丑恶现象的唾弃;当你还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悦中时,或许一场灾祸或不幸正悄悄临近。这种“为”,与其说是要求人类在行动上要顺应天道自然,不如说是要求我们对于天道自然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在敬畏、理解中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求得自身的宁静和通达。 4.探究“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

10、有道者不处”这段话的深刻含意。_【答案】在此,老子以辩证的观点告诫人们应如何修身养性。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现象作比喻,说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收到预期效果,但那是不能持久的。急躁冒进,自我炫耀,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个人修身是这样,那么为政呢?也应该这样,即“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些表现及其结果往往是对立的、相互矛盾的。反过来,当然要提倡自谦、自省、自警。可见,老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以退为进的处世哲学,主张“无为而治”的为政之道。5探究老子“精美的语言,透辟的说理”的艺术风格。_【答案】首先,句式运用独具一格。老子一书善于使用排比、对偶、递进等各种句式,表情达意,形式新颖,变化灵活。就排比而言,可以说是数量众多,格式齐备,形式灵活,运用巧妙。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再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样的句子在老子一书中可以说是俯拾即是。这些排比句的运用,既使论述的事理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层层递进,详尽通达,也使文章雄健有力,气势磅礴。就对偶句而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等名言名句更是早已深入人心。这些对偶句以整齐的句式有机地错落在各章中,不仅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