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农垦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5062953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农垦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农垦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农垦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农垦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农垦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C马关条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中“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得知涉及投资的是在甲午战后的马关条约,所以C正确。2. 一个雅典公民,他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是A.他因为个人小事向

2、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述B.他虽然不识字,但被推选为执政官C.公民大会给与会者发补助,积极参政的他与妻子放弃地里的农活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D.他对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参考答案:C3. 右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C洪秀全 D天朝田亩制度参考答案:B4. 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中央政府的支持 B“一国两制”的保障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

3、投资环境的好转参考答案:B5.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这种做法在本质上A.标志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B.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C.切断了农民与市场的有机联系D.杜绝了贱买贵卖的剥削方式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题干叙述的是粮食的购销政策,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不属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A错误;1953年的中国还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故B错误;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是指由国家对粮食实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意味着农民的粮食通过政府渠道进行统一收购,不能面向市场出卖,因此不与市场发生联系,故C正确;D项材料

4、中并未体现,故D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名师点睛】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6. 孙中山评价20世纪初发生在广州的某一事件时说:“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文中的“斯役”是指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参考答案

5、:A【详解】材料信息“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是对1905年广州黄花岗起义的评价,故A项正确;武昌起义发生在武昌,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起义,故BCD错误。7. 1960年以后,中国城镇人口大幅度减少,国家财政支出降低,大量的城镇人口重新转为农村人口,这表明A.国家的工业化已经实现B.中央对“左”倾错误的调整C.苏联农业改革的影响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参考答案:B目前,我国尚未实现工业化,排除A;针对大跃进造成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困难,党和国家颁布八字方针,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故选B;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影响到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C;我国农村经

6、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排除D。8. 下图显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两次高峰,其中第二次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B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C西方国家放松经济侵略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参考答案:答参考案:D试题分析:考查学生读图识图及史实再现能力。观察曲线图,第二次高峰出现在1927年到1936年,该时期是国民政府前十年,据所学知这个时期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D项正确;ABC项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所以答案选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经济

7、建设”运动【名师点睛】进入20世纪后,民族工业有两个快速发展阶段,一个是一战期间,主要是1912年到1919年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另一个是1927年之后的10年,国民政府推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经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阶段。9. 下图是一份信函,对此信函解读不正确的是常蔚:我与平兄已于十九日到港,二十日开会报告一次。此间完全接受紧急会议之决策,并决定暴动计划蒋系人物均已离粤贺(贺龙)叶(叶挺)军队之有口口口十九日已抵兴宁,但未证实。A.“暴动计划”基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紧急会议”指的是“八七会议”C.“贺、叶军队”是指南昌起义部队D.此信函写于国共对峙时期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

8、材料中“暴动计划”,“贺、叶军队”,以及时间等信息可知,此信函写于1927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把中国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农村后提出的,很明显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革命进入低潮,中共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商讨对策,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27年8月1日,中共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此时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对峙,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0.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对这一名言理解正确的是()A希腊人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B公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C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

9、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D海洋是希腊人联系外部世界的大通道参考答案:B题目中名言的意思是:人区别与一般动物即是因为其是城邦的,而雅典城邦的最大特点即是由公民组成,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故B项正确;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成年男子是雅典社会民主政治的主体,而妇女、奴隶、外邦人是被排除在民主之外的,故C项错误;题目中名言的含义与海洋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11.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制度,其基本特征是A美元与英镑挂钩,英镑与其他货币挂钩B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C美元与黄金挂钩,黄金与英镑挂钩D美元与白银挂钩,白银与黄金挂钩参

10、考答案:B12.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秦王嬴政的历史功绩是()A开发灵渠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C修筑万里长城D统一文字参考答案:解析:该诗赞颂秦王嬴政的历史功绩是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故选B项。答案:B13.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

11、存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依据关键信息“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解答。君主专制下,君主是世袭的终身的;实行官僚政治,中央与地方官员一概由皇帝任免,而封建社会是家国同构的,B项正确。ABD三项无从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度14.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准确的理解是A.一半是封建社会,一半是殖民地B.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各占一半C.大部分主权丧失,封建经济为主D.地主阶级与外国势力共同统治的社会参考答案:C【详解】所谓半殖民地,指部分丧失国家主权,所谓半封建社会指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封建社会体系不完全瓦解,是不

12、完全的封建社会和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故选C;A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机械的错误理解,排除;B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片面理解,排除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包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丰富的内涵,D只是涉及到政治方面,排除。15.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该历史学家A.否定了航海家的作用B.关注到殖民扩张的内在动力C.意在提高资本家政治地位D.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侵略性参考答案:B【详解】本题强调“企业家”和他们的“资本”在欧洲“海外扩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知正确答案是B项;材料没有否定航海家的作用

13、,A项错误;材料分析的企业家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方法手段,并不是要提高资本家的政治地位,C项错误;早期新航路开辟的时候还没有确立资本主义制度,D项不符合史实。【点睛】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殖民扩张的时代特征和影响,以及“早期”殖民扩张的背景等史实。16. 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参考答案:C材料“始终局限于对

14、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说到中国近代发展海军主要是局限于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本能抵制,西方侵略的程度和频度决定了海军的发展程度,故C项正确,排除AB;依据材料“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说明D项错误。点睛:关键信息是“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从中分析出答案。17. 西汉建国后,总结秦朝灭亡教训时认为:“秦据势胜之地,骋狙诈之兵,姗笑三代,荡灭古法,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无)骨肉本根之辅,外亡(无)尺土藩翼之卫。”基于这一认识,西汉政府实行的措施是 ( ) A.实行“无为而治” B.分封同姓王 C.平定七国之乱 D.建立中朝制度参考答案:B略18

15、. 美国时代杂志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材料表述指的是A卢沟桥事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参考答案:B19. 晚清社会男子服装的显著特点是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特别是风云激荡的辛亥前夜,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从而使服饰本身超越了它所具有的文化意味。这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A.新旧政治力量势均力敌B.东西方文化冲突加剧C.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D.政治选择呈现多元化参考答案:D从“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而“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