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七里桥镇第三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5033525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永州市七里桥镇第三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省永州市七里桥镇第三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永州市七里桥镇第三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永州市七里桥镇第三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永州市七里桥镇第三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铍元素性质与铝元素性质相似,下列方法能证明氯化铍由共价键构成的是()A溶于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B溶于水做导电实验,观察是否导电C熔融状态,做导电实验,观察是否导电D测定氯化铍熔点参考答案:C略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0.5 mol苯分子中含有C=C双键数为1.5NA B1 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10NAC常温常压下,2.24L正戊烷、异戊烷及新戊烷的混合物,含CH数目为1.2

2、NAD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参考答案:D略3. 某金属的硝酸盐加热分解生成NO2和O2的分子数之比为 4:1。在加热分解过程中,该金属元素( )A化合价升高 B化合价降低 C化合价不变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C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英文简称PEMFC)是燃料电池的一种。如图是质子交换膜氢氧燃料电池,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H+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右向左迁移Bb极发生氧化反应C电子从a极流出经溶液流到b极D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H+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参考答案:D5. 在如右图所示

3、,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C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减轻 D锌片发生还原反应参考答案:A6. 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A. 氨气的结构式:B.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C. HBrO的比例模型:D. 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参考答案:D【详解】A. 在结构式中孤电子对不显示,则氨气的结构式:,A项错误;B. HCl为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B项错误;C. HBrO的结构与次氯酸相似,为保证各原子达到稳定结构,其结构式为H-O-Br,又原子半径HOBr,故其比例模型为,C项错误

4、;D. 14C的质子数为6,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D项正确;答案选D。7. 23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23He的叙述正确的是()A23He和13H互为同位素 B23He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C23He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 D23He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3个中子的氦原子参考答案:C略8.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烧菜用过的铁锅,久置出现红棕色斑迹B. 燃烧天然气以提供热量C. 牛奶在空气中酸败变质D. 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制备胶体参考答案:D【详解】A.铁锅久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燃烧天然气,碳元素的化合

5、价升高,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 牛奶在空气中酸败变质,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是铁离子的水解,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故选D。9. 在某无色透明的碱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 、K+、SO42、HCO3- BCu2+、K+、SO42、NO3-CFe3+、K+、SO42、Cl- DNa+、 K+、Cl-、 NO3-参考答案:D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B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o

6、28CNaCl晶体中与每个Na+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共有12个D共价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参考答案:C11. 下列各组反应,前后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HNO3Na2CO3,HClNaHCO3 B. HNO3Na2CO3,NaHSO4K2CO3C. HClNH3H2O, H2SKOH D. BaCl2CuSO4,Ba(OH)2NaHSO4参考答案:B【详解】A. Na2CO3写成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形式,NaHCO3写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则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不同,故A不选;B. NaHSO4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因此两个反应实质均为氢离子与

7、碳酸根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相同,故B选;C. H2S、NH3H2O属于弱电解质,应保留化学式,HCl、KOH写成离子形式,因此二者反应的离子反应不同,故C不选;D. BaCl2和Cu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可溶盐氯化铜,Ba(OH)2和NaH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钠溶液和水,水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则离子反应不同,故D不选;综上所述,本题选B。【点睛】强酸的酸式盐,如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NaHSO4=Na+H+SO42-,所以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拆成离子形式;而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NaHCO3= Na+HCO3-,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HCO

8、3-就不能拆成离子形式。12.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 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B C D参考答案:A13. 表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失电子比乙失电子多 B在地壳中含量甲比乙高C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乙不能 D将甲与乙组成原电池时,甲为正极参考答案:C略14.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

9、22.4LN2含有分子数为NAB物质的量浓度为22.4 mol/L MgCl2溶液,含有Cl数为NAC标准状况下,22.4 LH2O的分子数为NAD64g SO2含有氧原子数为NA参考答案: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根据n=和N=nNA来计算;B、溶液体积不明确;C、标况下,水为液态;D、根据n=和SO2中含2个氧原子来分析解答:解:A、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分子个数N=nNA=NA,故A正确;B、溶液体积不明确,无法计算Cl的个数,故B错误;C、标况下,水为液态,故C错误;D、64g SO2的物质的量n=1mol,而SO2中含2个氧原子,故含有的氧原子为2mol,个数为2NA,故

10、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15.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LX2(g)和3LY2(g)化合生成2L气态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请用X和Y的形式表示)参考答案:XY3【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据此确定化学计量数,写出反应方程式,根据原子守恒求算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解答】解:令生成的气体的化学式为A,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1LX2(气)和3LY2(气)化合生成2L气态化合物,则反应方程式为X2+3Y2=2A,根据原子守恒,所以A为XY3故答案为:XY3【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

11、罗定律的推论,难度不大,关键是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借助PV=nRT理解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同学探究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A. 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做不定向运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2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3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C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4将镁条

12、投入稀盐酸中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5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E生成淡黄色沉淀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 。(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等。仪器: ,试管,试管夹,烧杯,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酒精灯等。(3)实验内容:(将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离子方程式填在答题卷上)(4)实验结论: 。参考答案:(1)实验目的:探究同一周期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胶头滴管(3)(4)实验结论: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将1.92g铜粉溶于50

13、mL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稀硝酸(过量)中,充分反应后铜粉无剩余。请计算:(1)反应的铜粉为多少mol。(2)在标准状况下,理论上生成的一氧化氮的体积是多少升?(3)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不变,则溶液中剩余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参考答案:(1)铜的量:n(Cu)=0.03mol(2)原HNO3总量: n(HNO3)=CV=2mol/L0.05L=0.1mol3Cu + 8HNO3= 3Cu(NO3)2+2NO+4H2O3 : 8 : 20.03mol 0.08mol 0.02mol产生NO的量为:n(NO)=0.02mol V(NO)= n(NO)Vm=0.02mol22.4L/mol=0.448L(3)剩余HNO3的量:0.1mol-0.08mol=0.02molc(HNO3)=0.4 mol/L答:(略)。其它正确计算方法参照给分略18. (6分)2.4 g 镁与100 mL稀硫酸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求:(1)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中镁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参考答案:2.24L 1mol/L19. 在一密闭的2L容器里装有4 mol SO2和2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