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街道三改一化典型材料

151****51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19KB
约2页
文档ID:245013572
2022年街道三改一化典型材料_第1页
1/2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在京津公路武清段最南侧,有一个绿树环绕、楼房林立、街道纵横的新市镇——武清区下朱庄街自2011年纳入天津市首批“三改一化”(即“农改非”、“村改居”、集体经济改股份制经济,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试点以来,全街13个村全部完成撤村建居,建成还迁住宅110万平方米,居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1.3万名农民全部变为市民,过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真要感谢‘三改一化’好政策,让我在小区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还给上了‘五险’,没有后顾之忧了9月29日上午,记者在下朱庄街碧溪园社区见到了今年36岁的王保国,谈起“三改一化”,他就高兴地和记者交谈起来:“我原来在村里种地,示范小城镇建设让我家搬进还迁社区住上了楼房,从农民变成了居民碧溪园成立了居委会,让我在物业公司当了一名保安,每月工资1500元因为现在是非农业户口,还给我上了‘五险’,感到特别知足  走进碧溪园居委会所属社区办事大厅,记者看到这个足有200平方米的办事大厅开辟了10个办事窗口,有劳动保障、居民救助、法律帮助、便民服务等多项内容,每个窗口前都有居民在和工作人员交谈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陈振莲告诉记者,这个一站式办事大厅是7月份刚刚建立的,社区所有居民如果遇到问题都可以来这里寻求帮助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

武清区下朱庄街负责人吴宝生告诉记者,“三改一化”的内容之一就是村民委员会改为居民委员会,目前全街13个村委会已全部撤销,建成了5个居委会和5个社区服务站,居民的日常生活内容全部纳入了居委会管理范畴  走进今年52岁的碧溪园社区居民王旭强的家,宽敞明亮的大厅让人似乎进入了公寓式酒店他告诉记者:“农村城市化让我们全家离开原先居住的村庄和平房,搬进了新楼房我家分到补偿的4套单元房,总面积达到290平方米每套住房都有燃气、暖气、热水器,连3岁的小孙子也有结婚用房了他笑着拉开抽屉给记者展示刚刚领到手崭新的户口本在户别一栏写着“非农业家庭户口”以前这里写着‘农业家庭户口’,别看就差这一个字,差别可很大啊,60岁以后,领取的养老金也长了一大截  按照相关规定,非农业户口男年满50周岁以上可参加公益性岗位工作,他自己也即将在节日后在社区找到一份公益性岗位工作下朱庄街办事处负责人沈海军介绍,村民户口转非后,在原有待遇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市民待遇截至目前,全街1.3万农民全部领取了非农业户口本  沈海军介绍,“三改一化”的第三项内容是集体经济改股份制经济全街13个村的原有集体经济资产已经全部经过严格评估,并发放给村民兴办包括股份制在内的各种形式的企业。

今年42岁的郑家顺目前经营着一个印刷厂,年收益超过10万元他告诉记者,原来自己在村里的企业拆迁了,得益于集体经济改股份制经济这项惠民政策,得以翻建新厂,企业非但没有倒闭反而得到振兴  下朱庄街党委副书记金兆星告诉记者,为全面搞好“三改一化”、推进城镇化建设,他们兴建了5000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标准养老服务中心、两个大型菜市场,并建成了静湖初级中学、小学和幼儿园下一步将继续做好“三改一化”各项工作,把下朱庄街建成环境更加优美、更加富裕文明的新市镇,让这里的所有居民都过上跟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美好生活  数字看成就  从2005年开始,天津市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新路:在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减少耕地面积的前提下,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这一措施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列为全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及时总结经验,推出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园区、农民居住社区一起联动发展的战略截至目前,天津市已启动四批共43个试点示范小城镇建设,涉及100万农民,已有40万农民迁入新居,全市城镇化率达到80.5%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原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原有的村委会管理体制,原有的农民户籍身份,都难以适应新的形势。

为此,市委、市政府又在农村探索开展了“三改一化”的改革2011年7月,经市政府批准,天津市在东丽区、武清区的43个村正式启动实施“三改一化”试点工作,让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将有43个示范小城镇实施“三改一化”工作,将使上百万农民享受到“三改一化”带来的好处,约占全市农村人口的四分之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