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西吴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4954348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西吴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西吴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西吴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西吴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西吴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明朝开国、铸造铜钱、发行“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以金银货物交易;到洪武末年,南方经济发达的地区,皆以金银定价,禁而不止。政府也开始在一些地方“田赋折银”和“徭役折银”。这一-变化表明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B.民间推动朝廷政策调整C.政府降低赋役征收份额D.钱钞造成交易定价困难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可知,因为民间使用金银货物交易,促使政府由禁止民间金银货物交易到开始在一些地方出现“田赋折银”和“徭役折银”,反映了民间推动朝廷货币政策调整,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民间推动朝廷货币政策调整,而不是白

2、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故A项错误。“田赋折银”和“徭役折银”不是降低赋役征收份额,而是用银代替田赋和徭役,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钱钞造成交易定价困难,而是强调民间推动朝廷货币政策调整,故D项错误。2. 张海鹏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写道: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下列各项中洋务派为改良派、革命派提供的最关键的基础是()A.创办近代工业,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创办近代教育,培养新式人才C.翻译西方书籍,冲击了旧思想D.创建近代水师,编练新军参考答案:A3

3、.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表现有( )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翻了封建制度 A B C D参考答案:C4. 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 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 2%,利税改革初步取得成功。这主要得益于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C企业分配制度的不断改革 D企业所有制的重大调整参考答案:K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C解析:“农村经济体

4、制的推动”主要体现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时间是198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利改税核心内容是将所得税引入国营企业利润分配领域,把国营企业向国家上交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全部留归企业,所以材料所述现象出现是因为分配关系的改革,故C项正确;企业所有制改革是改变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式,故D项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国有企业的正确理解5. 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是( )A.俾斯麦 B.威廉一世 C.兴登堡 D.威廉二世参考答案:A6. “在紫禁城举行的这场阅兵式开始于七点三十分。走在最前面的是

5、伟大而强盛的俄国,在它之后是年轻的一跃而超过东方各国的日本,之后是一度在亚洲得逞的、现已退后的英国。随后是美国、法国和以其黩武政策在东亚初露头角的德国”“这场阅兵”发生于()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十九、二十世纪之交C一战前列强军备竞赛D20世纪30年代的东亚参考答案: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八国联军侵华B抓住题干信息“在紫禁城举行的这场阅兵式”“俄国、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结合所学可知“这场阅兵”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占领北京城之后,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7. 下表为中国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变化情况表(单位:个)。表格反映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因为()1952

6、年1957年1962年1965年47.626.413.29.5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束B.“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C.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停滞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图表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越来越少,这与计划经济有关,故C正确。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时间不符,故A错误;“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在1958年,时间不符,B排除。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开始,排除D。8. 从2006年起,我国将彻底免除农业税。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7、村的步伐,实现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些决策都为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参考答案:B9.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从秦始皇行郡县制的目的方面考虑,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分裂而实行的,不可能是强化地方的独立性。

8、10. 1877年,对西方持否定态度的刘锡鸿作为副使出使英国,抵达伦敦两个月后,他对英国政治评价道:“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応(应)之事。”据此分析,刘锡鸿A.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和儒家价值观B.肯定了英国政体中体现的民主和法治精神C.主张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进行全面批判D.从反对学习西方向支持学习西方制度转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据材料“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応(应)之事”得出刘锡鸿对自己所见到的英国政治风俗有值得称道之处。但他是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儒家的价值观来看待西方文明的成就,

9、故A项正确;据材料“无闲官,无游民,无残暴不仁之政”得不出民主和法治精神,故B项错误;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进行全面批判,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材料“刘锡鸿对西方持否定态度”表明他反对学习西方,而他支持学习西方制度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11.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诗人诉说了16世纪后西方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的屈辱历史。下面的历史要素组合中,反映第一块领土被侵占的是( )台湾 澳门 香港 英国 荷兰 葡萄牙 1624年 1840年 1553 年A、 B、 C、 D、 参考答案:C12. 1930年3月,斯大林批评集体化运动中违反农民自愿原则的过火行为,于是引

10、发了大规模退社的浪潮。到6月,集体农庄的比例已经由60%降到了234%,斯大林不得不在改变态度,再一次掀起了集体化运动的高潮。材料直接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A是违背农民意愿的强制行为 B服务于苏联国家工业化进程C是超越生产力水平的激进措施 D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理念不符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斯大林批评农业集体化违反农民自愿原则,导致了退社高潮,不得已再次实行农业集体化,直接体现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违背农民意愿的强制行为,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服务于国家工业化进程,故B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但并不是材料的直接反映,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到社会主义的经济理念

11、,故D项错误。13. 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种种提案。士人因而特别关心国运,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一起作了数十篇模拟策试,尔后果然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A.有匡时济世的功能B.有诗歌取士的特征C.有制约君权的职能D.有民主议政的特点参考答案:A科举制出题的方向集中于时政以及如何治理国家,体现出考试服务于政治以及匡时济世的功能,故A正确;材料说明是模拟考试题材,没有体现诗赋信息,故B错误;科举制是扩大统治基础,不会威胁皇权,故C错误;古代社会是专制社会,不是民主社会,故D错误。14. 对下列两幅作品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表现万物“瞬间”微妙

12、色彩变化 B文化交流促使绘画风格交融C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作品主题趋同 D注重对现实情境的自我感受参考答案:D15. 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出现在两河流域。以下图片代表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 )参考答案:B16. 1853年,马克思在国际述评中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材料中的“这次变革”是指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13、 D辛亥革命参考答案:B17. “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了五四运动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C弘扬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科学理性、自由、人权、法治、个人尊严”,这些西方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通过五四运动在中国传播,表明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A、B、D 三项虽然符合史实,但与题目中的材料没有关系。故选C。考点:五四运动点评: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

14、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18. 伦敦大学成立于1828年。与传统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相比,有诸多创新之举。它是英国最早给与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的高等学府。招生不分教派,神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教学语言是英语而非拉丁语,课程设置以实用而非以古典为导向,学科设置广泛且强调学以致用。伦敦大学不断创新的主要原因是A民主政治的完善 B工业革命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发展 D开拓世界市场参考答案:B19. “秋收暴动后长期在根据地指导实际斗争,使得毛泽东不象前几任中共领导人那样注重得理论的真传,而是更多着眼于现实。”这表明()A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毛泽东初步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C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D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参考答案:考点:国共的十年对峙解析: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考查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