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百汇学校高中部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4882056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百汇学校高中部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百汇学校高中部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百汇学校高中部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百汇学校高中部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百汇学校高中部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2-23题。于是我就说:“你好吗,格斯拉先生?你可以给我做一双俄国皮靴吗?” 他会一声不响地离开我,退回到原来的地方去,或者到店堂的另一边去;这时,我就继续坐在木椅上休息,欣赏皮革的香味。不久后,他回来了,细瘦多筋的手里拿着一张黄褐色皮革。他眼睛盯着皮革对我说:“多么美的一张皮啊!”等我也赞美一番以后,他就继续说:“你什么时候要?”我回答说:“啊!你什么时候方便,我就什么时候要。”于是他就说:“半个月以后,好不好?”如果答话的是他的哥哥,他就说:“我要问问我的弟弟。”然后,我会

2、含糊地说:“谢谢你,再见吧,格斯拉先生。”他一边说“再见”,一边继续注视手里的皮革。我向门口走去的时候,就又听到他的趿拉着木皮拖鞋的踢踏声把他送回到楼上做他的靴子的梦了。但是假如我要定做的事他还没有替我做过的新式样靴子,那他一定要照手续办事了叫我脱下靴子,把靴子老拿在手里,以立刻变得又批评又爱抚的眼光注视着靴子,好像在回想他创造这双靴子时所付出的热情,好像在责备我竟这样穿坏了他的杰作。以后,他就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22.选文用第几人称讲述故事?简要分析运用这一写法的好处。 (3分)23.文中划线句运用什么描写

3、手法?这些描写表现了格斯拉什么品质?(4分)参考答案:22.第一人称 作用:增强文章的真实性;便于抒情。23.细节刻画(或白描) 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恪守职业道德,力求尽善尽美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共20分)一个新文明时代的崛起前不久,有朋友来盐场钓鱼,我在作陪的路上,偶遇一只野鸡从路边的草丛里冷不丁飞起来,受惊的野鸡,同时也给了我们一次不小的惊吓。惊吓之余,我们不免就讲些往日盐场滩涂上几番热闹几多原生的事物。从随季节来来去去、性情各自不同的飞鸟,说到沟沟洼洼里成群结队的鱼虾;从冬季随处可拣的盐碱草,说到被盐人一度采摘揉成钱币的海英草;也从祖辈手里曾经辉煌一时的八卦滩和那时

4、滩头的戽水斗、风车,说到几经革命而来现如今也在行将消亡的对口滩,以及滩前的运盐河、河面上诸多细长的木板艞和滩头推拉塑布的木制绞关;还从自己儿时滩里赤脚逮鱼钩蟹、下扣捕鸟以及常常容易一爬就爬到顶的芦苇席苫的盐廪,说到自己子女怎么也提不起结伴戏耍盐廪上下、用盐竹签推玩铁丝环的兴趣。说到底,我们再也很难从这一片广袤几千年,现在却渐行渐远的滩涂,拾掇一些可以肆意结伴讲起的记忆。成群的高腿鸟在哪?滩涂扣鸟的扣呢?盐田埂上隐藏鸟蛋的窝呢?还有那些四纵八横河沟边上密密麻麻的黄眼蟹爬过的爪印、跳虎鱼拱起的巢穴呢?而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已经被耳畔渐行渐近的一片抢占发展先机与时代繁华的喧嚣,淹没去最初鲜亮的色彩。

5、在我们身后,沿海开发规划里敲定建路区域那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标志性红旗,旗面不大,却红得耀眼,秋风里路线沿着水滩的腹地延伸出去很远。几个钓鱼的朋友正儿八经带来些新时代高科技钓鱼用具,在老的沟洼、新的池塘旁,带着乘兴而来的一腔热情满水滩转悠,寻一个可以固定的点,可以尽情炫耀自己垂钓的技艺,把玩一下鱼儿上钩脱水那一刻的愉悦之举。谁曾想满滩的水仅是满滩的水,曾经蜂拥的鱼儿不知在几时已经零落得所剩无几。忽然我就这样感念一个生态时代的伤逝,越是走进这一片滩涂的腹地,就越听不见亘古久远的弦音。这是否在慢慢形成一种遗忘的暗示,暗示我们今天这群新晒盐人越是处于兴奋之余振臂一呼的潮头,就越会容易忘却滩涂曾经养育的文

6、明呢?这是一片咸涩的土地,曾经依山傍海生息几千年的滩涂,养育过一辈又一辈与天抗争、延续生命的制盐人,历经沧桑。而今天,它却不得不因为一个时代的发展,隐退去一个千年的沉寂,在漫天沸扬的尘土中慢慢收拢脚步,以海洋作为归宿。而那些滩涂上曾经驱动人类文明一度辉煌的人和事,由于盐的故事,也不得不被今人演说成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盐文化,收进历史的记录,供后人查阅。也正因为如此,才促使我们诸多文化名流、社会政客竭力通过合法程序建议,为淮盐文化构建天然博物馆,为淮盐工艺进行申遗保护。甚至有朋友写诗感慨:“当季风掠过一这片咸土/如海浪连天/如风卷大野/盐池涌起一道道不舍的情波/喧嚣中隐退去最后一抹卤红”历经沧

7、桑终其身,辗转千年抹记忆。当海面的潮涌的伴着季风自然到来,行将变换时空时,我们首先忘却的不是一段历史,一片滩涂隐退的光影,而是一段留在光影里守穷的难堪。而随着这片滩涂彻底的“变脸”,我们能否让一段文明的记忆,延续些支撑生命的精神,乃至支撑起一个新文明时代的崛起?15.第段为什么浓墨重彩地写儿时的记忆?(3分) 16.简要分析第段中引用朋友的诗的作用。(4分) 17.文末“我们能否让一段文明的记忆,延续些支撑生命的精神,乃至支撑起一个新文明时代的崛起”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分) 18.如果把标题换成“一个旧文明的隐退”,你认为好不好?请阐述理由。(4分) 19.从遣词用句和作者感情的角度赏析文中

8、画线句子。(5分) 参考答案:15.这是儿时最深刻的记忆,同时可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与可读性。这是盐场旧时代文明的表现,写它们能表现自己的眷恋之情。(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16.表现了对盐场滩涂隐退的不舍是当地人的一种普遍情绪。借朋友之诗表明自己对旧文明的难舍的态度。增强文章的文学底蕴。(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4分)17.表达了作者对旧文明的不舍之情,希望它们延续它们的生命力。希望旧文明能对新文明起一定的支撑作用。也是作者的一种呼吁,呼吁当地有关部门能对旧文明进行有效保护。(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4分)18.(一)可以,从全文主要内容来看,讲述的是对旧文明的回忆,

9、对旧文明消失的难舍之情,所以用“一个旧文明的隐退”切合文章内容;用这一标题更能表达无奈、难舍之情。(二)不可以,“新文明时代的崛起”是旧文明隐退的原因,用这一标题使文章显得因果关系明显,重点突出。用这一题目,能引发人思考。(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19.“咸涩”一词,语义双关,既写出了这片滩涂的味道,又写出了制盐人的艰辛的命运。(2分)“慢慢收拢脚步”一句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这片滩涂渐渐结束它的历史使命的真实状况,并赋予它以人的感情。(1分)从全段来看,特别是 “不得不”等字眼表现了作者对这片滩涂无法摆脱历史命运的慨叹与无奈之情。(2分)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题。 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根源中国疆土辽阔,地域相连,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一般地说,中原民族地区气候湿润,宜于农业精耕;北方民族居住区域气候恶劣,植被差,只能发展放牧业;南方民族居住区多高山、丘陵,虽从事农耕业,但交通阻隔,古代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这种民族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不平衡和地理上的互相连结交错杂居,为它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提供了天然条件。经济生活的本质决定,任何一个民族,出于生计和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扩大经济往来。北方游牧民族单一的经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为了获取生活上不可缺少的农副产品,如谷物、布帛等,不得不依赖于中原

11、的农业民族。南方、北方各民族我们称之为边疆民族。中原地区常常经济富庶、文化繁荣,对周边民族有极大的吸引力。边疆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向中原靠拢,或掠夺、战争,或贸易、和亲,或入主中原。秦始皇修长城,并没有堵住匈奴的不断掠迫。汉时,冒顿入寇,网开一面使汉高祖得以脱险,其目的是以此为条件向汉朝换取大量的物资。契丹、女真、党项等族虽然对北方农业进行了大规模开发,但经济发展的程度仍远不如中原内地,他们仍然不断地逼近中原,要求南方朝廷供应物资甚至要求给予土地。中原经济对北方民族不断吸引,使他们步步南下,留在汉地的就融合于汉族之中。当北方民族弱小,不敌中原朝廷时,有时也会以主动“入贡”的方式来谋求经济利益,换得

12、中原天子的“赏赐”。边疆民族潮流般地一次次向中原靠拢、合聚的历史现象一直不断。同时,中原民族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畜牧业经济的补充和支持。中原朝廷在与少数民族地区交界处开设互市场所,开展贸易,达到双方经济互惠之目的。这种经济上互相联系和交往的形式,历时久远,难以中断,且逐步完善。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间的关系变化虽然曲折复杂,形式多样,但无论是以战争掠夺的形式,还是以和平交往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质都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相互需要和满足,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成为边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部分,边疆地区的畜牧业也成为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各自都不能相互缺少,这种民族间经济的联

13、系和依赖,将各个民族社会生活内在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历史上各民族有过分裂,也有过统一,但分裂是短期的,而统一是长期的。经过分裂,总是走向统一。各民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彼此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在历史的长河中汇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潮流、力量,最终结合成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 (选自当代中国凝聚力大典,有删节)1下列关于中华各民族在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原的农业民族,一般来说居住地区气候湿润、宜于农业精耕,有大量农副产品,如谷物、布帛等,通常经济富庶、文化繁荣。B北方民族居住区域多高山、丘陵

14、,交通不便,古代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南方民族居住区域气候恶劣,经济形式单一。C南北方民族地理上的互相连结与交错杂居,中原民族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不平衡,为它们之间联系提供了天然条件。D中华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联系密切,彼此间相互依存,有过分裂,但分裂是长期的,统一则是短期的。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由中华大地各民族间经济相互独立、依赖,将各民族社会生活中内在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B中国的大多数民族,考虑经济生活,出于民族的生计和民族的长远发展,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扩大经济往来。C秦始皇修长城并没有堵住匈奴的不断掠边,契丹、女真、党项等族不断逼近中原,都表明边疆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向中原靠拢。D中原朝廷在与少数民族地区交界处开设贸易互市场所,是为了达到双方经济互惠之目的,而中原农业生产力则可独立地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疆土辽阔,地域相连,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这些从地理上说明中华各民族交往和联系有相当大的困难。B北方弱小民族主动“入贡”以谋求经济利益,北方民族留在汉地融合于汉族,这说明汉族强大,北方民族委屈靠拢甚至合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