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系统规划设计讲课教案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244864688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8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讲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讲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讲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讲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讲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讲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系统规划设计讲课教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一、对外交通规划l小城镇对外交通是指小城镇与周围城市、城镇、乡村间的交通。它的主要形式有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和水运交通。l (一)公路交通l 1公路位置l 规划时,应选择适当的方式处理好公路与城镇内部道路的连接问题、把公路与城镇道路区分开来。常见的公路市置方式有:l (1)将过境公路移至小城镇外围,与小城镇外围干道相切,使过境交通终止于此,不再进入镇区。l(2)将过境公路迁离小城镇,与小城镇保持一定的距离,公路与小城镇的联系采用引进镇道路的布置方式。这种布置方式适宜于公路等级较高且经过的小城镇规模又较小的情况。l(3)当小城镇集多条过境公路时

2、可把各过境公路的汇集点从小城镇镇区移到小城镇边缘,采用过境公路绕小城镇边绕组成小城镇外环道路的布置方式。l(4)高速公路经过小城镇,应采用立体交叉与城镇路网相连、由一处以上的立体交叉牵出联络交通干道连接城镇外围交通干道。l 2公路汽车站布置l 公路汽车站又称长途汽车站。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和客货混合站等几种。l (1)客运站l 小城镇镇区面积不大,客运人数和客车流量都较少,大都设1个客运站在城镇边缘 二、小城镇道路系统规划l (一)小城镇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l 1满足组织城镇各部分用地布局“骨架”要求。l (1)城镇各级道路应成为划分城镇各分区、组团、各类城镇用地的分界线。l(2

3、)城镇各级道路应成为联系城镇各分区、组团、各类城镇用地的分界线。l(3)城镇各级道路应成为布置各种工程管线和防灾疏散的通道。l(4)城镇道路的选线应有利于组织城镇的景观,并与城镇绿地系统和主体建筑相配合形成城镇的“景观骨架”。l(5)城镇道路的选线应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工程量,尽量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古迹。l 2满足城镇交通运输的要求l(1)要有适当的道路网密度和道路用地面积率l不同类型小城镇、城镇中不同区位、不同性质地段的道路网密度应有所不同。l(2)要为交通组织和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l小城镇道路系统应尽可能规整、醒目,并便于组织交叉的交通。一个交叉口交汇的道路不宜超过45条,交叉角不

4、宜小于60度或不宜大于120度。l(二)小城镇道路的分级l小城镇道路的分级,应根据城镇规模大小而定。县城镇、较大的小城镇镇区道路可分为四级,即主干道、次干道、一般道和巷道;一般小城镇镇区道路分为三级。l1主干道或一级道路:用于小城镇对外联系或小城镇内生活区、生产区与公共活动中心之间联系,是小城镇道路网中的中枢。l2次干道或二级干道:通常与主干道平行或垂直,与主干道一起,构成小城镇道路骨架,主要解决小城镇内生活、生产地段的交通。l3一般道路或三级道路:是小城镇道路的辅助道路。l4巷道或四级道路:是小城镇内各建筑之间联系的通道,主要解决人行、住宅区的消防等。l(三)小城镇道路系统的空间布局l1方格

5、网式道路系统l其特点是道路呈直线,道路交叉点多为直角,适用于地形平坦地区的小城镇。其缺点是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够方便,布局较呆板。l2环行放射式道路系统l一般由小城镇的公共中心或车站、码头作为放射道路的中心,向四周引出若干条放射性道路。l缺点是在中心地区易引起机动车交通堵塞,交通的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好。l另外,道路的交叉形式很多钝角与锐角,街坊用地不整不利于建筑物的布置。又由于小城镇规模不大,从中心到各地段的距离较小,一般说来,没有必要采取纯放射式道路系统。l 3自由式道路系统l这种形式多用于山区、丘陵地带或地形多变的地区,道路为结合地形变化而布置成路线曲折的几何图形。它的优点是充分结合自然地形,

6、节省道路建设投资,布置比较灵活。l缺点:但道路弯曲不易识别方向,不规则形状的地块较多。l 4混合式道路系统l(五)小城镇道路断面设计l1道路横断面设计l(1)道路红线宽度l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设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l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即为建筑不可逾越线。但有些城镇在道路红线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增加绿化用地,并为将来道路红线向外扩展的可能留有余地。l道路红线宽度是道路断面设计的范围。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四部分。l (2)道路横断面组成l 1)车行道l车行道包括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l机动车道宽度以“车道”为单位

7、来确定,“车道”宽按3.54m计算。单车道的混合机动通行能力一般取每小时400辆计,根据对高峰小时交通量的预测,可通过计算得出机动车道宽度。l非机动车道是供自行车、三轮车、兽力车和架子等车辆行驶的车道。小城镇中非机动车道单向行驶宽度一般可采用35m。l 2)人行道l 人行道还要种植绿化带(或行道树)、立灯杆或架空线杆、埋设地下工程管线。l步行区宽度以“步行带”为单位来确定,步行带宽以0.75m计根据行人的步行速度不同,其每小时通行能力为600一1000人。道路等级跟步行带条数成正比,主干道设46条步行带,次干道设24条步行带,则人行道宽度一般在35m间。l3)分隔带l 分隔带又称分车带或分流带

8、,是分隔车道的隔离物,由绿化或档墩、栅栏等组成。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分隔带,都不应遮挡驾驶员的视线。l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除交叉口和较多机动车出人口处,分隔带应是连续的。l (3)道路横断面类型l人们通常依据车行道的布置命名横断面的类型。l不用分隔带划分车行道的道路,横断面称为一块板断面。l用分隔带划分车行道为两部分的道路横断面称为两块板断面;l用分隔带将车行道划分为三部分的道路横断面称为三块板断面。小城镇道路横断面常见的类型有这三种。l当道路设计车速v50km/h时,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l一般三块板横断面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十分大而又有一定的车速和车流畅通要求不适用于机动车和自行车流量都很大的交

9、通性干道和要求机动车车速快而顺畅的快速路。l (4) 道路横坡l 道路横坡是指道路路面在横向单位长度内升高或降低的数值,一般用百分率()表示。l 为了使道路的雨水通畅地流人边沟,必须使路面具有一定的横坡,横坡的大小取决于路面材料、路面宽度和当地气候条件的影响。l 2道路纵断面设计l 沿道路中心线的纵剖面称为道路纵断面。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道路中心线的设计标高和原地面标高、纵坡度、总坡长度。小城镇道路的纵断面设计一般是在平面线l型确定以后进行,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应综合考虑。v(1)道路纵坡v道路纵坡是指道路纵向的坡度。v若纵坡值过大,上下坡行车不方便,容易发生事故;若纵坡值过

10、小,又不利于路面水的排除和地下各种工程管线的埋设。v对道路的最大纵坡不大于6,丘陵地区与山区纵坡不大于7,特殊情况可达8一9,考虑到小城镇非机动车较多,在确定纵坡时不宜过大,一般以不大于3为宜。v(2) 道路纵坡长度v 道路的纵坡长度与纵坡坡度有直接关系,道路纵坡在2以下时,其坡长不受限制;如果道路纵坡坡度大,坡长就不宜太长,太长则会增加机动车上坡时的燃料消耗和机件磨损;下坡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v但纵坡坡长也不宜过短,过短则路线起伏,行车容易颠簸于容货均不利。v在道路纵坡值发生变化的地方,即转坡点处,一般需要设置竖曲线。当相邻的两个纵坡差在主要道路上大于0.5或在次要道路上大于1时,应设置竖曲

11、线,其半径可参考下表。v(六)小城镇道路平面线型v 道路平面线型是以道路中心线为准,按照行车技术要求和两旁用地条件,确定道路在平面上的直、曲线路段及其衔接。v道路在平面上的弯道采用圆曲线,一般称为平曲线,平曲线的半径称为曲线半径。v汽车在转弯时产生的离心力与车速成正比,与曲线半径成反比。为了保持车速和行车安全,在道路曲线段上应尽量采用大半径的平曲线,只有在条件不允许时,才选用最小曲线半径。v(七)小城镇道路交叉口v 1平面交叉口的类型v 道路交叉口是道路与道路相交的部位,可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种类型,其中平面交叉在小城镇道路中最为常见,是指各相交道路中心线在同一高程相交,其常见形式有下列几

12、种类型。v (1)十字交叉口v两条道路相交,互相垂直或近于垂直,这是最基本的交叉口形式,便于交通组织,适用范围广。v(2)X形交叉口:两条道路以锐角或钝角斜交。对交通不利,建筑也难处理,应尽量避免这种形式的交叉口。v(3)T型、Y型交叉口:一般用于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相交的交叉口。为保证干道上的车辆行驶通畅,主要通路应设在交叉口的顺直方向。v(4)复合交叉口:用于多条道路交叉,这种交叉口用地较大,交通组织复杂,应尽量避免。v2交叉口的视距v保证司机在进入交叉口之前的一段距离内,能看清相交道路驶来的车辆,以便安全通过或及时停车,这段距离应不小于车辆行驶时的停车视距。v当设计行车速度为15-25km

13、/h时,停车视距一般为25一30m:当设计行车速度为30-40km/h时,停车视距一般为40-60m。v由两条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在交叉口所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v在视距三角形以内不得有任何阻碍驾驶入员视线的建筑构筑物和其他障碍物,此范围内如有绿化,应控制其高度不大于0.7m。视距三角形是设计道路交叉口的必要条件,应从最不利的情况考虑,一般为最靠右的第一条直行车道与相交道路中最靠中的一条车道所构成的三角形。v3交叉口的转弯缘石半径v 为了保证各个方向的右转弯车辆以一定的速度顺利地转弯,交叉口转角处的缘石应做成圆曲线,其半径为缘石半径。v缘石半径过小,则要求转弯时行驶车辆降低速度,否则右转

14、弯车辆会侵占相邻车道,影响其他车道上车辆正常行驶。v道路等级不同,交叉口的缘石半径也不一样,缘石半径的取值为:主要交通干道R15-20m,次要干道及居住区道路R9-15m,支路R6-9m。小城镇交通运输尽量考虑大的缘石半径。v(八)回车场设计v回车场面积应不小于12m12m。v (九)小城镇道路的改建v调整旧通路的各个组成都分,拓宽旧道路宽度;v缓和旧道路的过大纵坡;v加大旧道路平曲线转弯半径,道路局部改线或裁弯取直;v加大路口缘石半径,改善交叉口视距条件,拓宽邻近交叉口的道路宽度;v提高路面强度。v三、小城镇道路绿化v 道路绿地指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在小城镇中分为道路绿带、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v道路绿带指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v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并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高度。v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主干道上约分车绿带宽覆不宜小于2.5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道路绿地率为15-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