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开智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4861461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开智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开智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开智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开智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开智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开智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古来就十分重视天人关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关注天人关系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广泛深刻的影响。汉初名臣晁错在一篇上奏皇帝的文书中发表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其中说:让德政普及,使得天上的飞鸟、地下的水虫草木等都为其蒙被,然后才能使得“阴阳调”“风雨时”,维持良好的生态秩序。这种试图以人为因素影响“天”的意志的主张,其实体现了比较开明的生态意识。汉宣帝时,御史大夫魏相上书引述明堂月令的内容,主张顺应阴阳四时执政。他说:执政者的行为“奉顺阴阳”,则“风雨

2、时节,寒暑调和”,五谷丰登。所谓“风雨时节”,是汉代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风雨时节五谷熟”“风雨时节五谷成”等文句,都表达了同样的社会愿望。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较早成熟,正与农耕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高度依赖有关。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本身就具有科学意义。中国早期的农学和医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得以发达的。在反映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的种种文化遗存中,如果剥去神秘主义的外壳,可以发现其科学思想的内核。孟子告子上说,齐国都城临淄附近的牛山曾经草木茂美,但因为位于都市的近郊,人们随意砍伐,还能够茂美吗?当得到雨露的润泽,又会生长新芽嫩枝,然而在这里放牧牛羊,就又变

3、得光秃秃的了。所以说,得到滋养,万物都会生长;失去滋养,万物都会消亡。孟子富有哲理的名言“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包含着生态平衡的思想。古人认为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如果斩伐林木没有“时禁”的话,是会导致水旱之灾的。可见古人很早就已经发现山林植被有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的作用。古代护林的礼俗制度还包括定时采伐,以保护山林的再生能力;禁止野焚,以保护山林以及鸟兽昆虫;禁止砍伐幼树,以保护山林的天然更新。成书于东汉的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了“自粪”的概念,应与人工施肥不同,是指动植物死亡之后重新返回土壤,为新的生命提供养分。这样的认识,类似今天循环经济的思想。中国

4、古代的劳动者还创造了充分利用生态条件的经营形式。农政全书记载,人们在塘岸上设置羊圈,每天扫羊粪于塘中,以为草鱼的饲料,而草鱼的排泄物又可以饲养鲢鱼。广东新语湖雅等著作也记述了水塘上中下层鱼混养的方式,有的学者指出这是对水体的一种立体开发,对自然资源的一种综合利用。总之,我们在总结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化宝库的贡献,不应当遗忘有关生态保护的思想和礼俗构成,因为这些文化遗产的存在,不仅标志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成就,而且对于增强今天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启示与借鉴价值。(节选自王子今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意识)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汉代魏相提出的顺应阴阳四

5、时的执政主张与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的文句,是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B. 汉初晁错发表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主张用人为因素影响“天”的意志,体现了较开明的生态意识。C. 古人很早就发现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因而认为山林植被可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D. 东汉初期提出了类似今天循环经济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劳动者还创造了充分利用生态条件的经营形式。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主要从执政观念、山林保护、农业生产等方面阐述了天人和谐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B. 第二段引用晁错、魏相的奏章内容和汉代铜镜铭文内容,旨在阐述我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成熟

6、的根源。C. 文章围绕天人关系,引用了较为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材料典型,很有说服力。D. “自粪”及分层混养的生产方式是天人关系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是对古代生态保护意识认识的深化。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农耕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依赖不强,我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的成熟就可能晚些。B. 古代护林的礼俗制度,保护的不仅是山林,还有山林中鸟兽昆虫,体现出生态平衡的思想。C. 在我国的各种文化遗存中,科学的生态保护思想意识都包裹着一层神秘主义的外壳。D. 当前“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对我国古代生态保护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参考答案:1.

7、B 2. B 3. C1. 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错误,“风雨时节”,是汉代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而非“汉魏相提出的顺应阴阳四时的执政主张”;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的文句,可看作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C项逻辑关系颠倒,原文说“古人认为山林可

8、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可见古人很早就已经发现山林植被有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的作用”。D项错误,原文是说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经典,而不是“东汉初期”。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

9、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B项晁错、魏相的奏章内容和汉代铜镜铭文内容不是来论证生态保护意识成熟的原因,而是用以阐述天人和谐的观念在朝廷施政方面的影响。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C项根据原文,“各种文化遗存”有误,“都包裹一层神秘主义的外壳”说法绝对化。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士”和“民”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

10、和清楚了,彼此开始流通。虽说士人流落民间的是少数,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这些新晋的士人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人既然很多,大家都这样,也就不觉其寒碜;不但不觉其寒碜,还要重新估定价值,“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早在中唐,禅宗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原本为的是化俗,也就是争取群众。“语录”就成为一种文体了。这之后就是唐朝的“传奇”。照陈寅恪先生的意见,这种“传奇”大概起于民间,文士是仿作,文字里多口语化的地方。陈先生并且说唐朝的古文运动就是从这儿开始。他指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的毛颖传,正是仿“传奇”而作。到了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

11、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仍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以上说的种种,都是安史乱后几百年间自然的趋势,就是那雅俗共赏的趋势。虽然俗雅并存,但古人心中的“雅俗共赏”其实仍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拥

12、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

13、谓人情不相远。以西厢记和水浒传为例,这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压迫反抗”,也是人之常情。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是俗人和雅人在人情上的交点。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新的知识阶级。这知识阶级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运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

14、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有删节)1、下列关于“雅俗共赏”的相关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安史之乱”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学向“雅俗共赏”转变的起点,因为战乱打破了“士”与“民”的界限,越来越多的“民”进入到上层社会。B、从唐宋的诗文演变情况看,“雅俗共赏”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语言的变化,白话文进入文学领域,并且逐渐取代了文言文的地位。C、雅人和俗人能对同一对象“共赏”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作为人的共有的相通的快感或趣味。D、到了作者所处的时代,中国文学出现了不分雅俗,只谈共赏的局面,在作者看来这是由于知识阶层融入了更多的来自民间的分子。2、下列各项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语录体

15、这种文体来自于中唐时期的禅宗,和尚在传道的过程中把大师的话用口语记录下来,其目的是为了让普通人看懂,便于传道。B、宋代的词被称为“诗余”,后来的曲又被称为“词余”,大抵是因为二者做到了“俗不伤雅”,仍是“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C、“雅俗共赏”其实是“士”与“民”的文化的磨合,是“雅”对俗的迁就,也是“俗”对雅的学习和效仿。D、作者引用孟子的话,是想证明,有一些美是被人们共同承认并欣赏的,而这些美主要集中在共通的人之常情上。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雅文学和俗文学交融的一个前提就是社会阶层的融合,剧烈的社会动荡,如战乱就成为新文学产生的必要条件。B、孟子认为口耳目感受的

16、美是人类共同的感受,文学作品雅俗共赏的基础也是共同的人情,因此描写感官的体验,就能做到雅俗共赏。C、作者认为新旧调整,传统就会变质,这变质的传统就会一直传递下去,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学传统丧失的无奈。D、苏轼的词流传千古,不仅仅有其语言接近白话,明白通畅的原因,还有其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人们心中郁结却不能言的感受。参考答案:1B(第三段表明虽然白话进入文学,但是仍以雅言为主)2B(第二段,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3D(A第一段只表明战乱是分界线,但并没有说是必要条件;B描写体验就能共赏过于绝对;C对作者的情感倾向理解有误)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袁行霈中华文明的历史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