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历史教研工作计划安排

上传人:欣*** 文档编号:244772612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第一学期历史教研工作计划安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历史教研工作计划安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历史教研工作计划安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历史教研工作计划安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历史教研工作计划安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年度第一学期历史教研工作计划安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第一学期历史教研工作计划安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学年度第一学期历史教研工作计划安排 以加强常规管理为重点,以促进同学的进展为教学理念,以校本研修为抓手,发挥骨干老师的引领作用,培育青年老师,促进老师的专业化成长,立足课堂教学,加强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管理,以“高效课堂”为主题,培育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努力创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和谐环境,全面提升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强化教研组的指导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提升工作的力度和效率。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教研导向作用,加强老师的学习,通过自主学习、集中培训,强化老师的业务素养和综合技能,培育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勤于思索、擅长创新的老师队伍

2、;强化以校为本的科研力度,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老师的名师意识。继续抓好学业水平考试,确保历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详细措施: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加大教学常规检查的力度。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考评制度,增加对教学实施过程掌握的介入点,加强介入的深度。保证教研组、备课组,确立听课预设和预先通知制度,确保每课都着眼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依据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严谨性,努力使评估制度科学化、规范化;老师在教学常规中需要做到:教学工作程序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语言艺术化、板书结构条理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进一步推行同学、家长评教制度. 2努力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上下苦功夫。老师应当确定教学过程中的宏观的包括

3、学期、学年教学与辅导等等和微观的包括课堂教学、练习与测试、讲评与调整等等目标要求;强力推动当堂作业当堂完成。老师把设计作业与设计过关试题写入导学案,做为日常教学常规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来做。 3、加强老师工作绩效评价,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对“备讲批辅研考做”等常规工作进行项目式、过程式管理与评价. 4、强化教学过程管理,重视教学时间管理,教研组把课堂有效时间的讨论立为重要课题,组织讨论实施,确保老师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备课继续推行超周备课,备课可以采用电子备课的形式,但需要要结合同学特点、教学实际,对电子教案进行仔细的修改,否那么视为无备课上课。 6、继续推行导学案,保证作业设计质量,

4、要从题型、难度、掩盖面等不同角度评价。 7、加强对随堂练习运用的讨论,确保用好用透,坚决杜绝撒手不管或把难题留下的弊病,确保通过有限的资源提高同学成果。 2、加强老师学习,切实将老师培训纳入到常规管理与常规考核中来,使老师在学习上成为同学的表率。采用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集中学习,规定每周周二下午,由备课组组织老师进行观摩学习,备课组负责管理、考核。 3、加强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建设,确保教研活动常态化进行。以“有效教研”为主题,开展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方面,要规定出详细的时间,由备课组长组织本组老师进行集体备课。课例研讨方面,要以高效课堂为主题,落实课例研讨;主题讨论要以解

5、决实际问题为宗旨,以中心议题为主线;课题讨论,要重点讨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有效利用课堂的有用性,从问题入手、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着重小课题讨论的实效性,本学期申报结题的课题需要结题,形成科研成果,真正使校本教研成为老师专业进展的内在需求。确保每周二的.教研活动,真实、有效的开展。 4、加大听课力度,老师的听课每学期不得少于20节.通过此活动,全面提高老师的授课水平和业务水平,而且每周需要开展1-2次大型的观摩课、示范课、或研讨课,真正把教研活动落到实处。通过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验收课、展示课等形式,力促老师本学期课堂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5、培优、补差工作真抓实干。

6、 1、老师都要做到思想重视,情感投入,时间落实,辅导要活。重视检测、反馈,不断改进方法。 2、培优工作除了平常的分层教学讨论与实施外,备课组要统筹安排,责任到人,确保效果。尤其是毕业班级,要确保优生无差科,做好跟踪辅导。 3、补差工作除了上好补差课外,老师更要重视个别辅导,分类评价,实时激励。对培优补差工作要继续有计划地进行质量测评,实时通报,实时调整改进。做好分层教学方式的讨论与试点工作。 6、结业班工作要加强针对性、着重实效性。毕业班的教学工作要继续贯彻落实“起点低、底面宽、要求严、训练实”的十二字方针,要突出强调目标的达成训练和思维训练。要对过去毕业班工作中的成果和不足进行反思,从中吸取

7、阅历和教训,要抓好优生,确保中考完成指标。 7、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深入开展校本教研,以集体备课为依托的课前教材讨论,并强调备课之前的同学状况讨论;以关注同学成长全面提高效率为目标的课例讨论,课例讨论应以重点解决同学难学的问题为主;以解决问题为宗旨的课后主题讨论,主题讨论要突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8、做好本组名师培育工作,发挥名师带动作用,彻底转变教学管理穷于应付的状态,培育一批本组的名师,必保每个学科都有叫得响的人和课。加强老师自我学习和同伴互助,继续推动互听互评课。 四、发挥骨干老师的引领作用,培育青年老师。 五教研:小组有效合作学习。 六本学期的活动安排 周次 活动安排

8、 1 第1.学习各级文件精神. 第2 .制定各种计划(教研组,备课组) 2 第1.通研教材分组备课. 第2.学习教育教学先进阅历. 3 第1.案例研讨和主题研讨. 第2.组长展示课. 4 第1.推广小组合作学习课. 第2.推门听课。 5 第1.单元测试 第2.合作展示课 6 第1.初三历史结业研讨. 第2.课堂教学达标验收 7 第1.分组集体备课. 第2.初一小组合作公开课. 8 第1落实“青蓝计划”。 第2.单元测试总结讲评,复习。 9 第1期中复习 第2.初二集体备课展示. 10 第1优秀教学设计评比. 第2.期中考试及成果分析 11 第1.青年老师竞赛课。 第2.初三复习课展示. 12 第1.分组备导学案. 第2.优质课说、讲评比. 13 第1.同学作业展评. 第2.导学案展览. 14 第1.爱好小组辅导. 第2.论文参评. 15 第1.学习外地阅历. 第2.分组备课. 16 单元测试. 17 参与学校观摩课. 18 优秀老师选修课。期末复习. 19 期末复习. 20 期末考试.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