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新蕴才中学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4769858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宿州市新蕴才中学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宿州市新蕴才中学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新蕴才中学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市新蕴才中学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宿州市新蕴才中学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罗马法中所蕴含的某种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这个“法律观念”是 A.抽签选举、轮流坐庄 B.自由、平等、博爱C.人人平等、公正之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参考答案:C2. 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因此他A.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B.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C.在无锡创办保兴面粉厂D.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参考答案:D【详解】创办发昌机器厂的是方举赞和孙英

2、德,故排除A项;创办继昌隆缫丝厂的是陈启沅,故排除B项;创办保兴面粉厂的是荣氏兄弟,故排除C项;张謇创办的实业是南通大生纱厂,故选D项。3. 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A.财产平均分配B.禁止土地买卖C.实行土地国有化D.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宋代土地流转状况。题干说“田宅无定主”,反映出土地买卖普遍,所有权流转频繁。但不能体现分配情况,也无法说明土地所有权是在国家手中。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ABC与题意无关,也不符合宋代的史实,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宋代土地制度4. 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

3、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 )A夏朝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C汉朝时期 D唐朝时期参考答案:B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出现是促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此后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主要的耕作方式,答案选B,A夏朝商朝时期是奴隶社会盛行青铜器,C D两项是我国的铁犁牛耕技术进一步发展时期,汉代已经出现了一牛一人的耕作模式,唐代北方出现了曲辕犁。5.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

4、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参考答案:D6. 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A明朝的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B江西是当时全国的制瓷业中心C瓷器销售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D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参考答案:D7.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

5、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A. 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 B. 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C. 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D.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参考答案:A8. 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此“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

6、展而来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以民族工业的兴起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归纳能力。关键信息: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由关键信息分析可知,作者认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故B项正确;由题干中的“过于微弱”、“大多凋零”等信息分析可知,A项“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说法错误;C项“同样重要”说法错误;D项“无关”说法错误。考点:

7、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9. 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安全受到挑战C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对立的 D与知识经济相互推动参考答案:C略10. 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这些政策变化表明美国()A积极传递与中国接近的信息 B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C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D落实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参考答案:A11. 刘邦时颁布“民产子”诏令:多生孩子可以

8、免除两年赋税。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普及铁犁牛耕B.瓦解血缘宗法关系C.发展小农经济D.减轻农民负担参考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刘邦时颁布民产子诏令:多生孩子可以免除两年赋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邦试图通过制定诏令,鼓励民间多生子,并辅之以分家制度,确保国家拥有更多的自耕农同时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故本题答案选C项。A、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只是材料简单复述,不符合题干设问要求,排除。12. 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

9、试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根据所学,世袭制下官员世代相沿,有利于地方势力或大臣权力的膨胀,而不利于君主集权。君主“天下为私”,用人权等大权在握,即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这是实行封建官制的政治前提。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封建官制13. 澳大利亚向英国输送羊毛和矿石、加拿大向其输送木材、开普敦向其提供钻石和驼毛、印度为其种植棉花。英国则向这些国家输送工业制成品。“以上现象说明了A英国资源很匮乏B英国与其他各国平等贸C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D英国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C14. 据明崇祯松江府志记载:“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

10、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记载的这一现象客观上A.使明政府由抑商转向重商B.促进了松江棉织业发展C.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参考答案:B“见今征粮折棉布”说明政府鼓励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这客观上促进了松江棉织业发展,故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古代封建政府的基本国策,材料不涉及重视商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雇佣关系的信息,故C项错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是主观目的,不是客观效果,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设问“客观上”,解题时注意“客观”和“主观”的区别,“客观”指的是外在效果,“主观”指的是内在目的,由此判定答案。15. 20世纪90年代,“

11、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年代,敢下海就能淘来第一桶金。”大量公务员“下海”经商,社会上出现了“下海潮”。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正式确立B.国内供需矛盾较为突出C.政治体制剧变引发经济变革D.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变革参考答案:B16. 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参考答案:答案: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均田制和租调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12、问题的能力。考察古代中国经济均田制。唐初沿用均田制和租调制,材料中可以交纳绢或布代替服役,由此可促进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故选D。A项中的商品经济材料无法体现;B项官营手工业是有官府开办,材料无法体现;C项主要是面向市场,也不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均田制【名师点睛】均田制是封建国家把无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耕种,让他们承担徭役和赋税。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通过实行均田制,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同时增加了政府的收入。随着土地兼并的盛行,均田制走向瓦解。1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人民币于20

13、16年10月1日正式加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IMF建立的依据是A.雅尔塔协议B.布雷顿森林协议C.关贸总协定D.多哈会议决议参考答案: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故B项正确;A项规定了二战结束后的国际方针,故排除;C项是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故排除;D项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需要的文件,排除。18. 在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上,士大夫群体始终反对神宗将个人意愿(不立长子)凌驾于礼法之上,为此与神宗争吵长达15年。期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但最后还是以立长子为太子而告终,史称“国本之争”。这表明A.专制皇权日益膨胀B.

14、群臣思想保守顽固C.传统文化力量强大D.改革面临政治风险参考答案:C“国本之争”中明神宗最终妥协主要还是因为受到传统嫡长子继承制及宗法关系的影响,故C项符合题意。根据“国本之争”的最终结局可以得知,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与A项不符。大臣的思想是否保守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改革的问题,故排除D项。19. “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A. 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参考答案: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农民取得经营和生产自主权的改革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是在1961年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之后出现的农村基本核算单位。八字方针以“调整”为主,将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相当于原来初级社规模的生产队。由此排除A、C。打破大锅饭,鼓励多劳多得,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情,排除D,B符合题意。20.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C.投笔从戎戍边D.投作官吏幕僚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体现的是知识分子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