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士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4764286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天士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津天士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津天士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天士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天士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柴门小院王本道记忆的底片中,似有幅图画,那是一棵老树掩映下的一个方方正正的小院。院墙底部砌有尺把高的青石,上部多由稀疏的树木枝条拼凑而成,高不盈米。院门十分简陋,由薄薄的木板条钉制而成,门上无锁,通常是四敞八开的,夜间也只是虚掩着。透过院墙和院门的缝隙,清晰可见院中栽种的瓜果菜蔬、欢蹦乱跳的鸡鸭猫狗、墙上挂着的农具、墙角立着的磨盘,还有那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和红艳艳的辣椒。有时候,能看到院里老人拉着幼小的孩子蹒跚学步,系着围裙的女人安静地择菜,“咯咯咯”地召唤着鸡鸭吃食这是

2、当年我在辽南山区插队时,每天都司空见惯的柴门小院。这样的柴门小院,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计其数,千百年来,它们供一代代子民繁衍生息。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到十年寒窗、面壁苦读,一个个孩子在柴门的进进出出中长大成人,而后告别小院,走上各自的人生舞台。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柴门小院怀有厚重的情感,寄托了无限情思,无论走到哪里,无一不葆有质朴的家国情怀,涌动着割舍不断的乡愁。那一幢幢质朴无华的柴门小院,演绎着许多动人的故事,续写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风雪交加的夜晚,出门在外的游子归心似箭,远远看见柴门内微弱的灯光,听到门前的犬吠,那是何等温暖与亲

3、切。“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诗圣杜甫在饱受安史之乱的磨难之后,与家人久别重逢时发出这样的感慨。柴门虽然简陋,然而它淡泊宁静,里里外外的人和事都清晰可见。“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当年那位风流倜傥的才子崔护,若不是透过柴门的缝隙,一睹那位面若桃花的姑娘的风采,如何能最终成就一段佳话?在中国,由于“门第”观念,“门”有着诸多讲究,历来颇受重视。旧时男女谈婚论嫁,首先想到的是“门当户对”,女孩子出嫁被称作“出门子”,迎娶新媳妇称为“过门”。而“门”的种类更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所有的门中,柴门当属造型与材质最为简陋、价值最为低

4、廉的,却也是数千年来中国老百姓用得最多的门。近30多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华夏大地随处可见“向阳门第春长在”。然而有一段时间,一些“先富”起来的人们对于“门”的内涵有过误解。他们过分注重装点“门面”,门楼越砌越高,金碧辉煌,且户户朱红的大门终日紧锁,只留一个“猫眼”用以察看外面的动静。一幢幢封闭的宅院如同一座座戒备森严的堡垒,让人望而生忧,望而生畏,寄托着游子乡愁的那一个个小院已无从可寻。一个秋日,在从红海滩归来的途中,我顺路去了盘锦市大洼区石庙子村。距村口不远处,就看到几户乌瓦白墙的民居,透过柴门和院墙的缝隙,清晰可见院中栽种的五彩斑斓的鲜花,以及几株硕果盈枝的苹果树、梨

5、树、枣树。我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插队的村庄,见到了那一个个修缮一新的柴门小院。在那里,我与知青同学们交谈、嬉戏,周遭树上是熟透的苹果、红枣、香梨,秋意正浓。朦胧之中,辽南山区的那些柴门小院,与如今我生活的辽东湾的乡村小院连成了一片,与祖国江南塞北广袤土地上所有的柴门小院连成了一片华夏大地上,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柴门小院,蜿蜒曲折,一直通向遥远的地平线,如同古老的大河、大江,绵延不绝。(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中引用杜甫、崔护等人写到柴门的四篇,不仅丰富了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而且也从艺术作品塑造形象的角度展现了柴门小院另一番风采。B作者当年作为知青来到聊南山区

6、插队,每天住在柴门小院之中,生活虽艰辛苦闷但也不乏乐趣,故能将记忆中普通的小院写得生动形象,别有趣味。C受“门第”观念影响,中国人对“门”很重视,由此衍生出“门当户对”“出门子”等熟语。与其他种类的门相比,中国农村的老百姓用得最多的就是柴门。D“门上无锁,通常是四敞八开的”与“朱红的大门终日紧锁,只留一个猫眼”,表面上说两种不同形式的门,背后却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心态。E文章善用虚实描写,记忆中柴门小院为虚,现实中朱门大户为实,诗词中的柴门为虚,辽东湾的乡村校园为实,虚实交替融合,使柴门小院富有神秘色彩。8文章开头不惜笔墨重点描绘了记忆中柴门校园,作者笔下的柴门小院有何特点?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7、?请减压概括。9柴门小院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更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和精神,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文中的柴门小院具有那些内涵。参考答案:7BE 8特点:院墙古朴低矮,院门简陋敞开,院内生活气息浓厚。作用:表达作者对乡村朴素生活的怀念留恋。与下文柴门小院近年的逐渐消失形成对比,引起人们思索,有提示主旨的作用。用精细的笔触描绘出了柴门小院的温馨,既开篇点题,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学%9千百年来,柴门小院遍布于古老的中华大地,寄托着人们的家国情怀,寄托着人们的家国情怀,饱含着浓浓的乡愁。柴门小院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演绎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流传给后代,已成为文化、精神的符号。柴门小院代表

8、着宁静,质朴温馨安全的生活,中国大地上的一座座柴门小院,是中华文化和历史发展、延续的象征。当;“每天住在柴门小院之中”有误,文章第一段只是说“这是当年我在辽南山区插队时,每天都司空见惯的柴门小院”。E项,“辽东湾的乡村小院为实”有误。8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开头不惜笔墨重点描绘了记忆中柴门小院,作者笔下的柴门小院有何特点?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本题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压缩概括,先找到题干涉及的内容,然后就其描写进行概括,“院墙底部砌有尺把高的青石,上部多由稀疏的树木枝条拼凑而成,高不盈米。院门十分简陋,由薄薄的木板条钉制而成,门上无锁,通常是四敞八开的,夜间也只是虚掩着。透过院墙和院门

9、的缝隙,清晰可见院中栽种的瓜果菜蔬、欢蹦乱跳的鸡鸭猫狗、墙上挂着的农具、墙角立着的磨盘,还有那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和红艳艳的辣椒。有时候,能看到院里老人拉着幼小的孩子蹒跚学步,系着围裙的女人安静地择菜,咯咯咯地召唤着鸡鸭吃食”,从这些文字可以知道,第一段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小院进行介绍,一是“院墙”,低矮而又古朴;二是院门,敞开而简陋;三是院内的景象,富有生活气息。第二个问题是作用题,先从内容上回答,即写了,表现了;再看这一内容与文章标题和下文的关系。点睛:对于句段的作用题,考生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一是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二是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

10、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四是掌握常见答题模式。答题方向如下: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感情,进一步写出了(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作为开头与标题的关系点题(照应标题),与下文的关系为下文写埋下伏笔(张本、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照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本题中,第一小问的答案属于首段作用的一部分,故回答第二小问的时候,内容上的作用只需回答表现了什么即可,然后再从结构上分析第一段所写内容与标题和下文的关系即可。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3题。这则记载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

11、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但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胡文英这样

12、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此时的庄子,徘徊两端,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斗。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纠缠而无计脱身,自己对自己无所适从无可奈何。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

13、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11下列对“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这句话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句中“黑夜”指庄子面对的人世,象征一个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的社会,一个“荒唐”“罪恶”“污浊”“无赖”“无情”“无理”的社会。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社会。B句

14、中的“月亮”用以比喻纯洁的心灵,不为尘世纷扰所乱的晶莹宁静的心灵。一种不为权势富贵所惑的清新澄澈的生命。C句中的“树”象征庄子独立孤傲的生活态度和追求生命自由,坚持生命理想的精神,一种独立的文化精神。D作者认为正因为有庄子等人具有超凡脱俗的清洁精神,坚守了独立的文化品格,决不屈从权势,这种文化精神才没有彻底失落。12对文中引用胡文英的一段话分析错别的一项是A庄子的“眼冷”表现为内心的冷酷犀利,拒绝与统治者合流的清高孤傲,满纸荒唐中透出的怪诞与偏激。B庄子的“心热”表现为内心的温柔宽仁,对众生的怜悯牵挂,对社会的关注,对正义的捍卫,对文化精神的坚守。C庄子的“眼冷”与“心热”是矛盾对立的,他对人

15、类充满热情,而对社会的荒唐与罪恶又无可奈何,只好冷眼相看。因而庄子的笔锋荒唐,态度偏激,性格行为怪诞孤傲。D庄子的“眼冷”与“心热”表面看似矛盾,实际上二者能融为一体。一“冷”一“热”相反相成,从两个不同角度展示庄子的心灵世界。1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A庄子代表了人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的一种意识表态。本文文题含蓄地告诉人们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应该看看庄子,学学庄子。B作者认为庄子是一个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自由、品行高洁的人,是一个有大智慧、强内力且能与时俱进的人。C作者认为庄子的怪诞与孤傲是可以理解的,庄子的清洁精神是他拒绝诱惑、决不同流合污的表现,是“无路可走”时的最后的坚守。D本文解读秋水中的一个故事,赞颂了庄子蔑视权贵名利,向往精神自由的“清洁精神”,最后从庄子心发的冷热无常和庄子面临的世界的残酷黑暗的角度,为我们解读庄子提供了一种方法。参考答案:11A(“一个权抛屈从文化的社会”分析错误,应为“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社会”)12C(“矛盾对立”分析错误,应为“矛盾统一”)13B(“与时俱进”推断错误)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 作者:袁行霈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