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十月初一寒衣节是什么意思含义介绍

上传人:1779****392 文档编号:244690607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十月初一寒衣节是什么意思含义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年十月初一寒衣节是什么意思含义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1年十月初一寒衣节是什么意思含义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十月初一寒衣节是什么意思含义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十月初一寒衣节是什么意思含义介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1年十月初一寒衣节是什么意思含义介绍 寒衣节,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中国四大鬼节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那么你知道关于十月初一寒衣节是什么意思吗?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十月初一寒衣节是什么意思含义介绍,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十月初一寒衣节是什么意思 寒衣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古代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祭祀活动。这一天也象征着冬天的来临,所以一般妇女会给丈夫、孩子、父母穿上棉衣,预备过冬,所以称寒衣节。 寒衣节这一天,部分地区会兴吃面条,在冬天吃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不仅是可以给人体带来更多的热量,同时还能够起到养胃补身的效果,面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初的面条

2、大多为阳春面,后来面条这一文化也得到了进展,各种口味的面条深受人们的宠爱。 除此之外红豆饭,也是民间宠爱的食物,豆羹御寒,养分美味。在江苏一带,寒衣节的时候就兴吃红豆饭。其中肯定少不了红豆跟大米,口味甚好。 另外饺子应当最受欢迎,民间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来源于医圣张仲景,他看到寒冷中百姓耳朵被冻坏,故用面包了驱寒药材,煮熟做成“娇耳汤”治好了百姓的耳朵。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饺子,除了纪念张仲景,另一方面也为了自己在冬天耳朵不受冻,预防寒病所吃的食物。如今的馅料多种多样,北方地区人们吃饺子,已经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 寒衣节的意义是什么 人类的文明最早是从敬重生与死开头的,送寒衣的习俗

3、,就是始于这种理念。送寒衣这种祭祀方式,集中体现和表达了炎黄子孙人文道德价值观血缘纽带的宗族观念、寻根问祖的孝道理念、敬重生死关爱生命的宇宙观。 在祭祀与追思中,孕育和引发其感恩之心和道德意识。因此不管在寒衣节还是在其它节日,不管详细用什么方式祭祀,每个人都应当放弃浊思尘念,清净身心,正心诚意,专心灵与天地自然沟通融合,这是寒衣节的精神与灵魂,也是寒衣节值得发扬的意义。 寒衣节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祭祀的传统节日。也称为“十月朝”、“祭祖节”。寒衣节也意味严冬的到来。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

4、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 寒衣节的传奇 关于寒衣节的来历,主要有以下传奇。 1、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给死人送衣服这一习俗,据说是由孟姜女首开先河。 据传奇,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累死在工地上,并被埋在城墙之内。孟姜女哀思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长城40里。她最终用咬破手指“点血入骨”的方式找到了丈夫尸体,并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寒衣节”。 2、蔡伦大嫂的促销手段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十月一,烧寒衣”起源于商人的促销伎俩。而这个精明的东汉商人,乃造纸术的创造人蔡伦的大嫂。 蔡伦造纸

5、出名后,其兄蔡莫仿造之,因质量不及蔡伦所造之纸,故经常积压。为将积压的纸销出去,蔡莫之妻慧娘想出一个方法:一天,她佯装死去,躺在棺材里,蔡莫哀思欲绝,大放悲声:“慧娘啊,都是我害的你呀,因为我造的纸卖不出去,把你害成这样,我真该死,我要把全部的纸都烧掉”!一边哭,一边把纸抱到慧娘棺材前烧,烧一阵,哭一阵,哭一阵,喊一阵。 突然,棺材内的慧娘有了声音,围观的人特别惊异,这是怎么回事呢?慧娘一边从棺材里走出来,一边装腔作势地唱:“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钱能做买卖,不是丈夫把钱送,谁肯放我还阳来”。唱了很多遍又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我到了阴间地府,阎王让我推磨受苦,丈夫向阎王送了钱,阎王就派好

6、多小鬼帮我推磨,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给了他,他就打开地府的后门,放我回来了”。 蔡莫装模作样地说:“我并未给妻子送钱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慧娘这样一说,蔡莫又抱了几捆纸到他父母坟上去烧。在场的人认为烧纸能让死人还阳或在阴间少受罪,都来向蔡莫买纸烧。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蔡莫的纸销了个精光,因此转变了逆境。由于慧娘还阳的日子正好是十月初一,因而每到十月初一,人们就要给死去的人烧纸。 3、朱元璋“授衣”传奇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时正是稻谷收获进仓之际,“是月也,天子始裘”(礼记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 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他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时,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曰:“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人们在加衣避寒的同时,还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