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大课间活动与中考体育的有效结合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244686391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大课间活动与中考体育的有效结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生大课间活动与中考体育的有效结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生大课间活动与中考体育的有效结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生大课间活动与中考体育的有效结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生大课间活动与中考体育的有效结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大课间活动与中考体育的有效结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大课间活动与中考体育的有效结合摘要:初中体育是加强学生的身体机能,树立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学科,在新课程不断深化改革中,体育众多工程也成了中考中的重要组成,学生个人体育成绩纳入中考考试,中考体育成绩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升学考试使得教育界投入更多的关注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紧张的初中生备考中考的阶段,时间和压力并行,如何能在最大化地针对学生中考体育工程实施有效的训练,也成了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而这也让教育者想到利用初中生大课间活动与中考体育相互结合的模式。关键词:初中体育;中考;大课间活动;结合;措施一、引言初中生大课间活动与中考体育相互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是自中考

2、体育政策实施以来开展而成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传统的大课间活动只是带着学生做播送体操等运动,而结合中考体育之后,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学生的锻炼兴趣增加,体能有所增强,中考体育工程成绩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愈来愈好。基于此,下面就中考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及如何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实施有效的中考体育工程訓练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带给局部教育者一些启示。二、中考体育教学的现状一学生的学习任务重,体育训练时间少初中生所学的课程增多,学业压力增加,每一门可能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记忆背诵和练习,学生因此也忽略了体育锻炼。而在中考体育工程列入中考成绩之后,为了在短时间加强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教育者不得不利用体育课

3、堂进行强化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有些类似“拔苗助长的过程,虽然短时间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但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还会给学生的心理上带来更大的负担,甚至影响到学生的正常的文化课学习。这并不符合中考体育改革的目标要求,也不能表达素质教育的实效性。而利用初中生大课间活动这类碎片化的时间也可以缓解体育训练时间不够的问题,让学生的锻炼更加具有效果。二中考体育工程的训练形式过于单一自从中考体育工程被列入中考体育成绩之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偏重各类中考工程的机械化锻炼,常常是一个工程接着一个工程地训练,比方训练队完田径跑步之后,便开始跳远、跳绳等体能测试,这种机械化的训练让学生几乎整节课都在进行中考体育工程

4、的训练,使得学生自由活动和锻炼的空间被占用,没有喘息的空间,学生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失去体育锻炼的兴趣,不愿意再上体育课堂,或是不好好完成整个训练,使得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降低,也不利于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交际关系,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三学生体育素质的差异性明显在初中阶段,由于每个学生的体育天赋、身体机能等各方面体育素质的不同,在中考体育工程中表现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如一些学生本身的体育弹跳天赋较好,在跳远的过程中几乎不用训练便可以拥有较好的成绩,但一些学生那么相反,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加强,一点一点地提高跳远成绩,而初中生正处在敏感、多思的生理及心理

5、发育阶段,这中间时间的差距可能又将影响到学生的文化课的训练,造成成绩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心理,成绩强学生存在一些沾沾自喜的心理等。所以如何减小中考体育工程训练中学生的体育素质的差异化,针对性地进行中考体育工程训练也是不容无视的问题。三、初中生大课间活动与中考体育结合的优势一最大化地利用碎片化时间促进学生的中考体育训练在以往大课间活动中,主要安排学生进行眼保健操、体操运动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而结合中考体育工程,进行有效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最大化地将大课间活动这一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充分利用,进而提升学生的中考体育工程的身体素质。学生日常的学业繁重,学生自己也常常表现出学习时间不够的问题,

6、而利用大课间活动进行中考体育工程防止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及一些类似“音乐、计算机等不参与中考的学习课程,节省学生的各方面学习时间,促进学生中考体育工程成绩的提升。二利于学生形成集体观念,便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中考体育工程成绩将影响到学生中考的整体成绩,学生在进行中考体育工程的训练时难免会在学生之间进行比较,学生的个人得失心重,竞争意识强烈。存在一定的竞争意识是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但初中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叛逆和缺乏区分意识,将这种竞争意识放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将大课间活动改为全体学生的集体性体育运动,学生以一个班级进行训练,会促进学生的集体概念加强,帮助学生在训练中注重集

7、体性,树立集体荣誉感,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三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校的教育者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犯困、精力不够的现象,所以局部学生便会利用大课间时间进行活动,局部学生组织学生进行体操等,但这种形式过于单一,枯燥,缺乏创意,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锻炼兴趣不高,局部学生可能会在体操运动中偷懒,使得体操动作不标准,经历过大课间返回文化课的学习时,在课堂中仍旧出现犯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而结合中考体育那么可以改善这一现象,将中考体育工程的各类训练、体育活动等融入大课间活动中,丰富大课间的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四、初中生大课间活动与中考体育的结合措施

8、一制定有关中考体育工程训练的大课间活动内容大课间活动与中考体育的结合,需要学校领导组织、教研教师、学生的多方面的配合,先制定出合理的中考体育训练内容安排,尽量将中考体育工程的训练能够轮流在大课间活动中展开,尤其是九年级的学生,尤其要加强中考体育工程训练的比重。九年级的初中生即将面临中考,利用大课间加强中考体育工程训练的内容,既能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又能促进学生强身健体,提高个人的身体机能,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完善学校的中考体育教学。例如学校安排七年级、八年级的大课间活动时,按照周一到周五的时间大课间分别安排“体操、跳绳、眼保健操、跑操、跳远内容,而在九年级的大课间活动时,那么加重了中

9、考体育工程内容,从周一到周五实施“立定跳远、跑操、仰卧起坐/俯卧撑/50米跑等选考工程、跑操、球类工程,让每一个中考体育工程训练内容能够在大课间活动中表达。其中为了针对每位学生的中考的选考工程时实施有效训练,学校可以划分不同的场地,实施差异化训练,如选择球类工程作为中考体育工程的在篮球场,选择俯卧撑、仰卧起坐、50米跑、跳绳等中考体育工程的学生在体育操场练习,每个工程均分配的体育教师进行训练指导,实施针对性的措施,做到初中生大课间活动与中考体育有效融合安排,提升中考体育工程训练的实效性。二加强必考工程耐力跑的集體训练耐力跑是中考体育的必考工程,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的耐力跑能够增强学生的

10、有氧代谢能力,促进学生心肺功能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的呼吸调节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但耐力跑需要讲究方法和持之以恒的耐力训练,学生自己进行单独的耐力跑步练习是一件的极其考验学生意志力的事情,根据初中生的随众心理,利用大课间活动结合中考体育教学,加强耐力跑的集体训练那么可以增强学生的恒心,一旦局部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产生“不想跑、坚持不住的想法时,由于集体活动的整体性及同伴之间的鼓舞,便会选择坚持下去。同时耐力跑在大课间活动中更注重学生进行匀速的“有氧呼吸的训练,适合学生的开展特点。例如前文中安排的大课间活动内容中,在九年级加重“跑操环节,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让全年级学生在大课件活动时

11、间快速地集合,按照身高从高到低进行四列纵队列队,让每个班级的体育委员带着班级学生绕着操场进行耐力跑,体育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跑步情况,随时进行指导指正,如发现学生张嘴跑步导致呼吸急促,跟不上班级队伍,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跑步习惯,让学生利用鼻子呼吸,呼吸之间调整个人的跑步节奏。跑操是一项以班级集体耐力跑的活动,由于是全年级的活动,学生之间的集体感更加强烈。期间,学校可以进行跑步的评分,将班级的实到跑步人数、跑步队伍的整体度进行打分,每次大课间活动评选一个“优秀班级的荣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逐渐掌握个人的耐力跑的技巧,养成良好的耐力跑习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精神品

12、质。三实施多样化、趣味性的大课间体育训练方式大课间活动与中考体育的结合,除了合理地安排中考工程训练,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加重必考工程耐力跑的训练之外,还需针对选考中考体育工程进行多样化的训练。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游戏活动、竞争比赛等形式训练。多样化训练方式可以增加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中考体育工程锻炼气氛,促进学生更好地投入中考体育工程的训练中,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例如在大课间活动中,进行中考选考工程立定跳远的训练时,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立定跳远版本“你有我没有的游戏,教师设置在跑道上划分50米,让学生站在起跑线上,一组学生说出一件只有自己“有的事情,比方“我今天穿了

13、白色的衣服,那么所有穿了白色衣服的学生均可以向前立定跳远一步,而没有穿白色衣服的那么要停留原地。当全部学生轮流说完之后,直到有学生到达终点线,游戏结束,学生的小组取得胜利。在游戏中,学生均想跳得更远赢得游戏,能充分带动学生的立定跳远的训练热情,增加训练的趣味性。五、结语通过分析当前中考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及大课间活动与中考体育教学结合的优势,制定有关中考体育工程训练的大课间活动内容、加强必考工程耐力跑的集体训练、实施多样化、趣味性的大课间的中考体育工程的训练方式可以有效整合大课间活动时间,强化学生的中考体育工程的训练,提高中考体育教育的实效性。参考文献:【1】薛铭,崔性赫,汪作朋,等.中考体育改革背景下体能进校园的路径研究J.经济师,20218:218-219.【2】李存杰.浅谈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改善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137:36.【3】刘中俊.简析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施策略J.青少年体育,202110:43-44.桂国儒,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