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诗]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上传人:鑫** 文档编号:244680317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庭坚的诗]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黄庭坚的诗]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黄庭坚的诗]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庭坚的诗]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庭坚的诗]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庭坚的诗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黄庭坚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注:1当时诗人在平舆,其地属蔡州,汝河流过其境。友人李子先在并州任吏曹一类的小官。“青袍”是低级官吏的服饰。(1)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析。(3分)(2)尾联写渔船载酒、水涨花落,有什么作用?(3分)(3)结合全诗,说说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4分)(1)虚实结合(1分)。前句实写,汝水流动,诗人的心也随

2、波起伏,思念着远方的友人(1分)。后句虚写,想象朋友在并州赏月,兴致与皓月争高(1分,想象朋友在并州赏月怀我,亦可)。这一联前实后虚,抒写对友人的怀念。(如果答“借景抒情”并作解析给2分)(2)渔船载酒,水涨花落,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闲居生活图(1分),以景作结,寓情于景(1分),含蓄蕴藉地表现出诗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1分)。(3)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前四句,写朋友前不久在并州做了吏曹一类的小官,诗人见到河堤上的青草,想起了身着青袍的友人,他思友心切,心潮起伏。)知音难遇,怀才不遇的感慨。(“世上”一联借九方皋的典故,既是自叹,也是为友人不得重用而惋惜。)归隐之思。(尾联描绘隐逸生活的美好,表达

3、退隐的心愿。)(写出一点1分,2点2分,3点4分。)作品赏析黄庭坚在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登进士第后,被任命为叶县(今属河南)尉。因为到官误期,受到上级官吏的谴责;县尉职位低,俸禄也少,不足以养家,心中总是闷闷不乐。这首诗是他在1071年(熙宁四年)春天,辞去叶县尉职务时所作,表达的便是得不到赏识欲归湖山的心情。一二句主客并提,以彼此远居又各不得意为“怀”字提供丰富的内容。“幽人”指李子先,他在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作小官。“青袍”是下级官员的服装。历代文人常用青草比青袍,如庾信哀江南赋:“青袍如草。”杜甫诗:“汀草乱青袍。”含有不被见用的意思。这里作者说“堤草”认出自己的青袍来,不光

4、属思奇巧,而且以草为有情物来反衬人的情怀难禁,效果极好。三四句承首联中“各在异地”的含义,叙遥相思念之情这两句借景抒情,情景互生。作者时在平舆,地近汝水。前句写自己,后句写朋友,但同第一二句一样都用实写法。仿佛友人也在目前,诗人颇觉亲切。五六句承首联中“各不得志”的含义,写无人理解的愤懑。这两句诗措辞自然,对仗工稳而又意在言外,显示出诗人锤炼语言的深厚功力。黄庭坚曾以此联示人,并说读这两句可以得律诗之法。观林诗话对这两句诗从形式上加以评论,说:“杜牧之云:杜若芳州翠,严光钓濑喧。此以杜与严为人姓相对也。又有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名白日悬此乃以朱云对白日,皆为假对,虽以人姓名偶物,不为偏枯,反为

5、工也。如涪翁(黄庭坚号)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持(当为“得”)九方皋,尤为工致。”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二)从内容上着眼加以评论,说:“鲁直(黄庭坚字)过平舆怀李子先诗: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题徐孺子祠堂诗: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二诗命意绝相似,盖叹知音者难得耳。”足见这两句诗受到人们的推重。末二句写出全诗的主旨,劝李子先也解官归故里,与诗人同游。其中“归来”二字明言作者用心,紧接着又下一个很有分量的“是”字,但诗人犹嫌不足,同时还用水涨花落、渔船载酒构成一幅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图画,劝归之意发挥得淋漓尽致。黄庭坚作诗,最讲章法。昭昧詹言卷十二说:“山谷之妙,起无端,接无端,

6、大笔如椽,转折如龙虎,扫弃一切,独提精要之语。每每承接处,中亘万里,不相联属,非寻常意计所及。”这首诗用“幽人佐吏”开篇,以“故溪篙深”作结,很像是无首无尾,然而横空出语,收束有力。各联之间,首联说官卑,颔联写春兴,颈联叹九方皋之罕见,尾联叙故溪之可游,每联下语也如同不知其所从来。但细味诗意,脉理仍然是清晰可辨的。因为从内容上讲,诗人和朋友之所以“心动”、“兴高”,并不仅仅是感觉到“春波”、“夜月”的缘故,更重要的是他感慨于自己“佐吏曹“、“青袍”这样的低下地位,因此也就极容易作千里马、九方皋之叹,慨叹之余,希望能退隐于酒船渔网之间,也就是顺理成章了。从结构上看,首联总提,中间两联分议,末联收拢,也分得巧妙,合得有力,既富变化,又做到了天衣无缝。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