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共11页)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44516608 上传时间:2022-0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共1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共1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共1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共1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共1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共1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共11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一、课程标准整体结构的变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内容结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内容结构第一部分 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 二、具体目标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一、必修课程二、选修课程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二).基本理念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二).课程目标三、课程结构(一).设计依据(二).结构 (三).学分与选课四、课程内容(一).必修课程(二).选择性必修

2、课程(三).选择课程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二).学业质量水平(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与学习评价建议(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设计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附录附录1: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附录2:教学与评价案例从课程标准的结构来看,2017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学业质量三个重要的部分,同时课程标准还围绕核心素养和教学评价给予了相关案例,帮助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变与不变(一)课程性质在2017年课程性质中明确了数学课程的社

3、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强调了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二)课程基本理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4、9.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1.学生发展为本,立德树人,提升素养。2.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主线,精选内容。3.把握数学本质,启发思考,改进教学。 4.重视过程评价,聚焦素养,提高质量。两版课程标准的核心指导思想均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相较于实验版课标着重强调教师注重学生能力发展转变为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倡导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并在教育过程中强调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三、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变与不变(一)学科核心素养与实验版课程标准相对比,可以发现,2017年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数学区别与其它学科的核心素

5、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并强调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些数学核心素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课程目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课程目标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 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

6、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

7、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提高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 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 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认识

8、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1).由原来是“双基”转变为“四基”与“四能”。提出通过高中数学课程学习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由提高数学能力转变为发展数学素养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四、课程结构的变与不变(一)设计依据首次提出课程结构的设计依据,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1)依据高中数学课程理念,“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

9、展”,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2)依据高中课程方案,借鉴国际经验,体现课程改革成果,调整课程结构,改进学业质量评价。(3)依据高中数学课程性质,体现课程的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为全体学生提供共同基础,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志趣和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4)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关注数学逻辑体系,内容主线、知识之间的关联,重视数学实践和数学文化。(二)结构由旧版本的必修和选修内容,修改为新版本的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首次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突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必修课程:由旧版本的5个模块,数学1-5,变为新版本中的预备知识

10、、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五个模块。选择性必修课程:新提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个模块为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由旧版本的4个系列,变为新版本中的 A:数理类课程 B:经济、社会、部分理工类课程 C:人文类课程D:体育、艺术类课程 E:拓展、生活、地方、大学先修类课程,五大系列。首次提出数学文化的概念,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三)学分与选课首次提出学分与选课的教学方式:必修课程的学分由旧版本的10学分

11、变为新版本的8学分,添加选择性必修课程6学分,选修课程6学分。新版本对选修课程的分类、内容及学分做了具体阐述如下:A类课程包括微积分、空间向量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三个专题,其中微积分2.5学分,空间向量与代数2学分,概率与统计1.5学分。供有志于学习数理类专业的学生选择。B类课程包括微积分、空间向量与代数、应用统计、模型四个专题,其中微积分2学分,空间向量与代数1学分,应用统计2学分,模型1学分。供有志于学习经济、社会类和部分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选择。C类课程包括逻辑推理初步、数学模型、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三个专题,每个专题2学分。供有志于学习人文类专业的学生选择。D类课程包括美与数学,音乐中的数学、

12、美术中的数学、体育运动中的数学四个专题,每个专题1学分。供有志于学习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选择。E类课程包括扩展视野、日常生活、地方特色的数学课程,还包括大学数学先修课程等。五、课程内容变与不变(一)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共8学分,144课时。新版本主题一为预备知识,与旧版本数学1相比少了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1,添加了选修1-1中的常用逻辑用语,另外新版本还添加了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从函数观点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两个单元。新版本主题二为函数,主要是旧版本中数学1中的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1部分和数学4中的基本初等函数2两部分的内容,新加入了函数应用这一单元。新版本主题三为几何与代数,主要为

13、旧版本数学2中的立体几何初步和数学4中的平面上的向量以及选修2-2中的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三部分的内容。新版本主题四为概率与统计,主要为数学3中的概率与统计两部分内容。新版本主题五为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为新提出章节。专题变化主题一预备知识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为载体,结合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内容的学习,为高中数学课程做好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内容与要求变化一:集合1.新版本中加入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指出集合是刻画一类事物的语言和工具2.新版本中添加了在具体情景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新版本删除了在

14、具体情景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变化二:常用逻辑用语1.新版本指出明确指出常用逻辑用语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语言。2.新版本中删除了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删除了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的相关知识,加入了理解性质定理与各条件间的关系。3.新版本删除了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部分的内容。 4.新版本中将旧版中的分条,单独拿出作为一个大点。变化三: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1.新版本指出相等关系、不等关系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构建方程、不等式的基础。2.新版本中单独加入梳理等式的性质,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性质。3.新版本删除了探索并了解基本不

15、等式的证明过程,删除了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变化四: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1.用函数理解方程和不等式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2.新版本中删除了关于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3.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不等式主题二函数变化一:函数概念与性质 旧版中对于函数部分的知识点要求按必修1和必修4中学习的函数相关知识点为主。 新版中:主题二的(3)函数的形成与发展为新加的内容,且打有“*”号,为选学内容,不作考试要求,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 变化二: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对旧版中“对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和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这部分内容在新版中删除了,新版中:只是注重对指数函数实际意义的理解和概念的理解,降低的要求。2对数函数新增对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资料等。变化三:函数应用对于函数应用中的函数与数学模型增加了去收集阅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学模型,要求学生感悟数学模型的现实意义更加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或者经济领域的联系,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用处,增强应用意识。变化四:教学提示1.旧版中的说明与建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