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林百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4210798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林百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林百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林百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林百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潮阳林百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汕头市潮阳林百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题。传统文化是中国教育的历史基础程方平(1)进入21世纪,在全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本土传统文化的价值进一步凸现,成为构建各国教育特色的重要基础。此时适逢中国近代教育走过百年历程,如何传承与发展本土文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相关的理论争鸣与各类尝试风起云涌,故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来规范和引领未来的教育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教育体系,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奠定重要的历史基础。(2)中国教育尊重传统,不仅在思想和精神领域重视“道统”,各行备业的人才培

2、养和标准规范都非常关注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然而,自百年前开始,在西方模式和标准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缺少自信,我们以往用于反思和自省的自我批评变成了盲目和全盘自我否定的依据,例如,历经1300年探索实践的科举制度,就有许多可资借鉴的遗产。国外的研究与实践非常认同中国的科举对文官制度的影响,认为此是中国在制度文明上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体现了人才评价选拔方面最公平合理的实践探索。从相关研究可以看出,科举时代鉴别和选拔人才绝非仅有死记硬背一途,还包括自荐、特举、名家推荐、技能考试、机构寻访和延请等多途,而深入人心的“行行出状元”思想也是常规科举的重要补充。再从中小学的语文、数学教学来看,中国的传统在形式

3、,内容、方法、观念和评价等方面,相对于源自西方的各类教学法,许多方面更适合于中国学生及中国知识的具体情况,百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中国的传统教育绝非可以简单地用机械灌输来概括,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亦是与中国教育的传统息息相关。近一二十年,中国学术界陆续推出一批中国学科史及学科教育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教育界借鉴本国的教育遗产提供丰富资源。(3)在中国教育传统的思想与实践中,不仅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知行合一”、“格物明辨”、“慎思笃行”、“活到老,学到老”等与西方教育源流和现代教育理念相似、相通的原创教育思想,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学、书院、师徒制,耕读

4、习俗、学术争鸣、标新立异、兼收并蓄、树立思想流派的传统等。中国的教育传统既崇尚权威,又不迷信权威,主体精神是提倡独立思考、注重实践和勇于创新。如孔子的启发式与柏拉图的“助产术”几乎于同一时间(孔子早约50年)诞生,且形式、内涵基本相同;中国的算学与阿拉伯即欧洲的数学在概念条形式上虽有不同,但都为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贡献;中国书院的起源和实践与西方大学几乎同步,且传统精神高度一致,而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也是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未来改革的重要借鉴。中国教育传统中永恒的、富有创新潜力的价值早已受到国外思想家、教育家的深切关注,不仅数百车前影响了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近年来创立“多元智能”理论的哈佛教授加

5、德纳也多次强调他的思想曾借鉴了中国的教育传统。可见,中国教育传统的精髓需要国人认真反思、汲取和弘扬,全面否定和浅尝辄止均是对历史、民族与未来不负责任、缺乏基本文化素养的表现。需要铭记的是,一个不知道尊重自己传统的民族难以受到其他民族尊重,也难以真正自信、自强。(4)在西方以牺牲资源、环境和其他民族国家利益为代价走过工业化、商业化历程之后,中国天人合一和尊重自然等传统经验将成为反思与回归的重要参照;中国在自身发展的进程中,不仅看到了各大文明古国的传统,看到了文艺复兴运动对传统的再造,也看到了西方社会工业、商业文明及其科学精神、实用哲学、社会管理和契约制度等的文化价值,认识到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也有需

6、要重点学习或补课的地方。(5)传承和弘扬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非机械地重复和照搬,更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经典的死记硬背。容纳、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仅在其“形”,更重要的是其“神”,即中国传统的内在精神、思维方式和笃行实践。清代学者赵翼曾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所强调的是,任何时代都会为与时俱进的发展提供无限开拓进取的空间,而基于文明历史的发展才能真正推进社会、引领思想。每个时代都应有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认真审视和深远思考,并以此来指引实践,找到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选自新华文摘2011年笫17期)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A因为中国教育重视尊重传

7、统,所以本土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凸现。B国外的研究与实践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在制度文明上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体现了人才评价选拔方面最公平合理的实践探索。C由于西方模式和标准的影响,使我们的教育缺少自信,因而,中国教育要回归传统。D科举时代鉴别和选拔人才绝非仅有死记硬背一途,“行行出状元”思想就是常规科举的重要补充。E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得益于传统教育,近一二十年中国对传统教育史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本国的传统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13.下列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的传统教育绝非可以简单地用机械灌输来概括,当中有不少与西方教育源流和现代教育理念相似、

8、相通的原创教育思想。B家学、书院、师徒制、耕读习俗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形式,现在已消失,因为这些方式不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C中国传统教育在形式、内容、方法、观念和评价,许多方面更适合于中国学生及中国知识的具体情况。D中国的教育传统主体精神是提倡独立思考、注重实践和勇于创新,而“知行合一”、“格物明辨”、“慎思笃行”等教育思想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在重视智育的同时也重视德育。14.第三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论据来论证中国传统教育的具体成就与影响的?请分条归纳(4分) 15.根据文意,作者认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该抱着怎样的态度?(4分)参考答案:12 AC (A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凸现是因为全球教育

9、的改革与发展:C前后没有因果关系。)13B“因为这些方式不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文中并无此意。14. 孔子的启发式与柏拉图的“助产术”形式、内涵基本相同; 中国的算学为世界数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书院的起源和实践与两方大学几乎同步,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是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未来改革的重要借鉴,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为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及近年来创立“多元智能”理论的哈佛教授加德纳借鉴(答对一点得一分,如果没有概括,答对四点得3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四君子”与“四小人”战国时期的风诡云谲之中,士争雄、国争霸的社会场景在历史上留下的画卷之繁复、之错综、之精彩、

10、之生动,的确是罕见的。而提及战国,自然要提及名噪一时的乱世枭雄“四君子”:齐之孟尝、赵之平原、魏之信陵、楚之春申。他们广养门客,苦心经营,倡合纵,拒强秦,确是做了不少事情,或亦不愧“君子”之称。但是,较之隐没在这“四君子”之后的“四小人”冯谖、毛遂、侯生、朱英,则“四君子”的名望与声威就过于显赫了些。据战国策等典籍载,冯谖初投田文时并未受到重视,被冷落在“传舍”,他之所以未被赶走,恐怕只是因为孟尝君不愿损害自己那“好客”之英名。之后,冯每提一点改善生活待遇的要求,便会引来田文的不快;而当冯在薛地烧券书“市义”,使田文小小地受了点暂时的损失时,后者更是勃然大怒,连忙派人将冯找回来:由此可见,孟尝

11、君既乏见识,更少涵养,他之所以失位后能复位,祸乱中能全身,在一定程度上说,正是靠了冯的相助。再像平原君的杰作与楚合纵而解邯郸之围,借重的也是自荐的毛遂。临行前,赵胜不仅对处其门下三年之久的毛遂一无所知,还臆断毛“无所用”;殊不料,毛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促成了楚赵的结盟,歃血堂下。没有毛,此行或难有此功,至于窃符救赵的信陵君无忌,尽管为后世传为美谈,但他的窃符之计,夺兵之招却均出自大梁夷门的监者侯嬴。若仅就窃符救赵一节而言,无忌不过是个无所顾忌的村夫莽汉而已。要不是得到过他的一点“感情投资”的侯生全身心报恩。那么“君子”之名是断然落不到信陵君头上去的。同样的。春申君黄歇的门下观津人朱

12、英,也为这位楚相出过不少颇有远见的主意。比如,在“魏旦暮亡”的形势下,他建议黄歇重新部署国家的防卫系统,“去陈徙寿春”就是一着高棋。还值得一提的是,当春申君以“已有身(孕)”之妻进于楚王(考烈王)而该妾被立为王后之日,朱英便敏锐地预见了春申君的“毋望之祸”,多次提醒黄歇提防“毋望之人”李团(该妾之兄),但黄歇不以为意,以致受挫。由此看来,舍“四小人”则无“四君子”,这应当不是牵强之说。事实上“四君子”之成为“君子”,主要是靠了天生的门第、财富和权势,以及一点点“投资意识”;而“四小人”得以名垂青史,则完全是靠其自身的胼手胝足,殚精竭虑,历死地,处险境。每每把命攥在手心,把“运”系于口舌,靠大智

13、、大勇的拼搏,所以,在看了“四君子”们的脸面之后,还要再看一看他们的身边、身后的。1.以下不是作者认为战国“四君子”能成为乱世枭雄的原因的一项是( )A“四君子”倡导合纵,共拒强秦。B“四君子”广揽人才,为这些“士”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环境。C“四君子”确实做了许多“益国利君”之事。D. “四君子”仗恃先天的权财和众多的门客,成就了美名。2.“四小人”青史留名,靠的是什么? 下列分析正确的项是( )A靠的是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B靠的是他们“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念。C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和大智大勇的拼搏。 D靠的是他们不甘埋没于众生的自信。3.作者在该文中指山:“舍四小人则无四君子”。下列不是该结论的

14、根据的一项是( )A靠冯谖的帮助使孟尝君得以复位,在祸乱中全身。B靠毛遂帮助,促成楚赵结盟,解邯郸之围。C靠侯嬴的帮助,信陵君得以窃符救赵。D靠朱英的帮助,春申君得以避免“毋望之祸”。参考答案:1.B(从第段中“他们广养门客,苦心经营,倡合纵、拒强秦,确是做了不少事情,或亦不愧君子之称”,第段中叶“四君子之成为君子,主要靠了天生的门第、财富和权势”等内容可看出A、C、D正确,而B项中“为这些士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环境”不合原文意思。)2.C(从第段末尾的内容可看出:其他几项问答不全或不合文意。)3.D(从第段知道,在“毋望之祸”中,黄歇没有听取朱英的建议,以致受挫,因此D项不能作为根据。A、B、C

15、三项从第段中可得知。)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很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真书(又叫做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形。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