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芳兰学校2019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4210563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市芳兰学校2019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西省忻州市芳兰学校2019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西省忻州市芳兰学校2019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市芳兰学校2019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市芳兰学校2019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忻州市芳兰学校2019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邱长海三叔从老家来省城帮儿子筹备国庆节举行的婚礼,看着儿子为找不到加长林肯或凯迪拉克作婚车而唉声叹气,他一次次欲言又止。这一晚,皓月当空,父子对饮。1981年,鲁南山区,大豆高梁在田野里飘香。三叔的爹,我的爷爷忙着张罗第三个儿子的婚事。那时候,爷爷当了村主任,最后一个儿子的婚礼当然要办得风风光光。这天一擦黑儿,爷爷就提着两瓶兰陵大曲,揣着两盒孔府烟跑了十多里的山路,摸到前进村村主任何大把式家里。前进村原来叫水洼洼庄,改革开放后

2、靠养鱼致了富,改名前进村,去年买了台手扶拖拉机,更是闻名方圆几十里。爷爷刚开口,就被对方堵了回来。国庆节日子旺,拖拉机早被乡长的公子结婚定下了。“要不,你把它推走?”何大把式指着墙根的一辆独轮车说,“咱也就配这档次。”爷爷脸一红,二话没说,拎起桌上的两瓶酒抬腿就走。爷爷到家时,两瓶酒只剩下半瓶。老人家把三儿子招呼过来父子对饮,那晚,皓月当空。1953年秋天,爷爷娶奶奶的时候,换了身干净衣服空着手就进了岳母家的门,回来时,他手里就多了新媳妇的一只手。三十多里山路,奶奶的小脚实在走不动了,爷爷就向路边收庄稼的老乡借了辆独轮车,一边是黄澄澄的玉米,一边是腮上红扑扑的奶奶。车子“吱呀吱呀”唱了一路,像

3、是最浪漫的婚礼进行曲,引着他们踏上了幸福生活之旅。爷爷说这些时,一脸的甜蜜,听得三叔眼里潮潮的。第二天的正午时分,爷爷满身大汗进了家门。院子里多了一辆崭新的大金鹿自行车。那时候,大金鹿还是个稀罕东西,不亚于今天谁家买了辆小轿车。全村人都羡慕得不行,就连母亲、二婶也看得眼睛放光,据说回家后闹了好几天。眼看婚期将近,三叔抓紧时间练车。于是,早晨下地前或者傍晚回家后,村里人就看见三叔在村西的麦场里卖力地演练对他来说,将要驮回的岂止是新媳妇,更是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啊!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像一桌酒席上有了鲍鱼,一家人顿时多了底气;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似一场演出来了名角儿,全村的人们都盼着好戏开演。万众瞩目

4、的日子终于来了。大金鹿前把上的大红花与三叔年轻的笑脸相映生辉。三叔潇洒地跨上自行车,昂首挺胸上了路。身后是一支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三叔第一次看到属于自己的新媳妇他们是媒妁之言,这之前,两人只在邻村的露天电影场见过一面,却从来没有说过话。三婶在村里小姐妹们羡慕的目光中坐上三叔的自行车后座,一时间,唢呐叫得欢。在我们鲁南老家,新郎接新娘有很多规矩,其中一条就是:新娘不说话,新郎不回头。人逢喜事精神爽,秋风得意车轮急,三叔脚底生风,很快就把送亲的队伍甩在后边,三婶也不能说话。三婶娘家到三叔家的路上有一段上坡路,三婶心疼累得满头大汗的三叔,就跳下了自行车,帮忙推了一把。上了坡,三叔不能回头看,根本不知

5、道三婶下了车,也不知道她还没坐上来,就骑着空车走了。直到进了村,才发现坏了,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掉头回去找新媳妇。新媳妇根本没有回娘家她哪里丢得起这个人哪!大家找来找去,终于在那段上坡路边还没收割的玉米地里找到了正生闷气的三婶。当然,婚礼照常举行,乡亲们喜酒照喝,只不过留下了一段有趣的佳话。三叔说这些时,一脸的幸福,听得儿子心里酸酸的。三叔的儿子把父母的故事说给未婚妻听,她听得泪光闪烁,一脸的神往。恰好他们看到报纸上登着一家婚庆公司推出了自行车婚礼的消息。两人眼前一亮,手牵手走进那家婚庆公司,就像父辈一样,他们打算在这座城市里,举行一个万众瞩目的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独轮车、

6、自行车上的婚礼带给我们的幸福感,是林肯、凯迪拉克带不来的。(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 小说题目“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指的是两场婚礼,含蓄地概括了小说的主要事件,又暗示这两场不同的婚礼同样万众瞩目。B. “听得三叔眼里潮潮的”和“听得儿子心里酸酸的”前后照应,前者写出“三叔”的感动,后者暗示了“儿子”情感和想法的变化。C. 末段的议论不仅呼应了首段的议论,使小说结构显得紧凑自然,而且包含了小说主旨,既含启发性的生活哲理,又引人深思。D. 在“三叔”的叙述中巧妙插入“我的爷爷”的故事,使小说的情节新颖独特,不仅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而且强化了主旨。E

7、. 这篇小说的语言朴实而生动,极具鲁南山区的地方生活色彩,让读者备感自然和亲切,并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般产生情感共鸣。(2)小说两次写到“皓月当空”,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3)小说中的“三叔”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略2.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

8、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俪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1、这一段里几次写到风雪,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写风雪为后文草厅倒塌,林冲只得去住古庙的情节做了铺垫。B、因风雪而寒冷而沽酒,情节发展顺理成章。C、风雪的环境描写激发了英雄的壮志豪情,林冲义无返顾地走上了反叛之路。D、古人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大风大雪正为坏人作恶陷害林冲提供了客观条件。2、对这段文字中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林冲还想在草料场过一冬,表明林冲屡遭磨难,此时却并无反心,一心只想逆来顺受,以待出

9、头之日。B、林冲雪夜沽酒不忘带上花枪,说明他对奸人陷害已有防范。C、盖火的细节暗示草料场失火并无林冲半点责任。D、拽门、锁门、带钥匙的细节描写,说明林冲办事精细,小心谨慎。3、林冲夜宿山神庙,听得门外有三人在说话,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陆虞候的随从),试指出下面这段文字中分别是谁。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林冲这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

10、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参考答案:1.C 2、B 3、差拨陆虞候富安陆虞候差拨富安差拨富安陆虞候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如今正与令人咋舌的老龄化现象相伴而来。过快的老龄化速度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挑战。目前,中国有13.5亿人口,并

11、在继续保持增长,但中国人口总数预计到2030年左右将开始缓慢减少。要认识到老龄化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先看看劳动人口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人口的比例。1979年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时,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约为71,目前这一比例约为5.51。到了2035年,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将骤降至2.51。此外,劳动人口的年龄分布也很重要。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30岁到40岁的工作人口最有生产力和创新力,而这正是所谓的“中国人口红利”的基础。1979年改革以后,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人口老化的速度,但从2015年开始,这一趋势将发生逆转。到2035年将有1.5个年纪较大的工人(50到64岁)对一个年轻

12、工人(15到29岁)。这一趋势在低龄人口中也是如此,中国小学新生从1995年的2500万下降到了2008年的1670万。这表明,中国正面临着与韩国、澳大利亚和西欧其他国家一样的老龄化处境。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是因为人均寿命的显著增加和生育率的急速下降。1980年中国的人均寿命不到65岁,目前是75岁;1980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2.63个孩子,2011年这个数字只有1.5。在中国的发达城市上海,生育率只有0.6,这很可能是全世界所有大城市中最低的。这表明,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与他们的西方同伴一样,比起家庭更看重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现在,中国正在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这是建国初期人口大

13、爆炸和过去30年预期寿命急速上升的共同结果。但我们不能将这样的困境完全归咎于持续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施行的经济政策虽然帮助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却忘记了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实际上,只以快速增长的人均GDP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指标是有很大误导性的。首先,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主导的经济中,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以平均每年20%至30%的速度上升,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国内储蓄约有一半来自国有企业。相比之下,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同期年均增长速度只有2%3%。此外,虽然中国居民的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全世界里都是很高的,但存下来的钱对绝大多数指望靠这个养老的

14、人来说基本是不够用的。其次,人均GDP并不能体现实际的财富分配情况。现实中,需要考虑到财富分配指数,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已经从全亚洲收入最平均的国家成了最不平均的国家。很明显,收入增长不平均和羸弱的家庭储备意味着中国普通居民对人口老龄化准备不足。没能从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获益的居民,在退休后将处于一个非常糟糕的财务困境中。长期的偏袒国有企业和在金融上的有失公平,导致中国家庭收入严重滞后于GDP增长速度。还有一个事实加剧了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即只有大约15%的退休工人在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行业中工作,他们享有某种形式的养老金。拥有退休金的人里只有大约10%至15%的人仍然依靠子女养老,但对于那些没

15、有退休金的人,这个数字跃升至超过50%。(摘自未富先老的中国,有删改) 1下列关于老龄化对中国影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总人口目前已有13.5亿,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保持增长,可老龄化将会促使经济增长不平均和羸弱家庭储备不足。B“中国人口红利”的基础将会动摇,30岁到40岁的最有生产力和创新力的工作人口所占的比例将会下降。C退休金的多寡以及退休工人所处的企业性质的不同,造成养老方式的不同,使得老龄化后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养老问题。D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相对于家庭来说,更看重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这是富裕群体人均寿命增加和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原因。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居民的储蓄是不够用来养老的。 B中国过去30年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也带来了令人咋舌的老龄化问题,这一问题反过来又在影响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C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这与人口和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