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乐江乡中学2019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4210480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乐江乡中学2019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乐江乡中学2019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乐江乡中学2019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乐江乡中学2019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乐江乡中学2019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乐江乡中学2019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自然科学世界图像的统一性海森堡18世纪在理解电现象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它为今天的化学奠定了基础,并且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天文知识,它收集了并整理了动植物的许多经验事实。19世纪把热力学和关于电磁现象的学说提高到了牛顿力学的高度。在其他大部分自然科学领域里,这一研究也获得了无论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超过以往时期的巨大成就。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科学不可避免地要分裂成许多小的领域,这些小的领域本身又提出了如此多的问题,以致没有一个人能指望完全掌握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个。这种发

2、展导致了往往令人感到遗憾的专家路线。现在,真正的自然科学家引以自豪的,是深情地探索个别的事例,认识自然界在一个小领域里的最微小特征并对之作系统整理,轻视有关大范围内相互联系的知识的价值。在那时候,至少在内容上,根本谈不上什么统一的自然科学世界图像;因为每一个科学家的世界,正是他以毕生精力花费于其中的自然界的那个狭隘部分。也许最早在19世纪后半期,人们才能谈到自然科学的一种至少在方法论上的统一性。维勒曾发现,用无机物质可以合成有机物质。这个发现也使化学家确信有机体中的化学过程是按照无生命物质一样服从的规律进行的。从那时起,化学在方法论上也以牛顿力学作为它的先例。而原子假说的成功,为扩展这种学说,

3、即物质的行为可以建立在最小构造物的力学基础之上的思想愿望,提供了又一个范例。在生物学中,达尔文进化论把活力论的考察方法排挤了出去,而代之以一种根据因果概念的分析。甚至在医学方面,也由于试图把有机体中的过程同复杂机器中的过程作比较的这种想法而获得了很大成功。因而在那时候,在某种意义上就已拥有一个统一的自然科学世界图像,这就是,世界由存在于空间中的事物所组成,而这些事物则由于作用和反作用而在时间上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人们可以把这种世界图像称之为对实在的理想化。但是已有好些迹象表明,各种不同的科学正在其他新的观点下,开始密切地联结起来,而且毋庸置疑,19世纪末期的这种片面的自然科学世界图像,必将就此为

4、其他思想形式所代替。但是,这种把自然科学统一起来的新的过程,不是从方法论上而是从个别分支的内容上出发的。上世纪后半叶,在麦克斯韦的著名的电现象理论中,光的理论被归结到电磁过程上去。于是光被证明为是一种电磁波过程,光学就此完成了它作为物理学的一个独立部门的使命。原子的假说在19世纪由于化学的发展而获得了牢固的基础。普朗克1900年提出了量子假说。普朗克在研究热的物体的辐射时,首先发现了原子的能量具有一种奇特的不连续性。后来卢瑟福从自己的实验中得出这样一个设想,原子可以和一个小的行星系相比。原子核几乎把整个原子的质量集中于一身,而一些带负电的电子则在其周围旋转。几年以后波尔用普朗克的量子假说解释了

5、这种与行星系相似的原子结构的稳定性,而在普朗克的发现之后约25年,终于找到了支配原子结构的那些定律的准确数学形式。但是为了满足这些愿望,就必须作一个非常重大的放弃,必须放弃19世纪的自然科学世界图像,或者更准确地说,必须放弃牛顿力学所依据的那种关于实在的想象。这是因为量子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原子不像我们日常经验中的对象一样是我们所能直观想象得到的一种结构。根据这个理论,一个原子,或者更正确地说,一个目前原子物理学中最小的构造物,即一个电子,它“本身”就不再具有哪怕是最简单的一些几何的和力学的特性,而所谓它的特性,只是在它受到外界作用之后我们所能观察到的那些。这时,在所能观察到的原子的这些特性之

6、间,存在着一个互补性,它的意义是,知道了原子的一些特性,就排除了同时知道它的另一个特性。(节选自科学世界2009年第4期)6下列对“自然科学不可避免地要分裂成许多小的领域”的背景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A18世纪在理解电现象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它为今天的化学奠定了基础,并且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天文知识。B理解电现象取得重大成果,它收集并整理了动植物的许多经验事实。19世纪把热力学和关于电磁现象的学说提高到了牛顿力学的高度。C在其他大部分自然科学领域里,把热力学和关于电磁现象的学说提高到牛顿力学的高度的研究也获得了超过以往时期的巨大成就。D科学领域本身又提出了如此多的问题,以致没有一个人能指望完全

7、掌握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个。这种发展导致了小的领域专家路线。7“也许最早在19世纪后半期,人们才能谈到自然科学的一种至少在方法论上的统一性。”对句中“方法论上的统一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19世纪前半期,至少在内容上,根本谈不上什么统一的自然科学世界图像;因为每一个科学家的世界,正是他以毕生精力花费于其中的自然界的那个狭隘部分。因此,方法论上还谈不上有统一性。B现在,自然科学家真正引以自豪的,是深情地探索个别的事例,认识自然界在一个小领域里的最微小特征并对之作系统整理,可以认为这已经形成了方法论上的真正统一性。C也许最早在19世纪后半期,用无机物质可以合成有机物质的发现,也使化学家确信有机体中

8、的化学过程是按照无生命物质也一样服从的规律进行的。从此,化学在方法论上也以牛顿力学作为它的先例,已具方法论上的统一性。D也许最早在19世纪后半期,在某种意义上已拥有一个统一的自然科学世界图像,这就是,世界由存在于空间中的事物所组成,而这些事物则由于作用和反作用而在时间上发生规律性的变化。由此才开始形成方法论上的统一性。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把自然科学统一起来的新的过程,不是从方法论上而是从个别分支的内容上出发的。例如上世纪后半叶,在麦克斯韦的电现象理论中,光的理论被归结到电磁过程上去。B普朗克1900年提出了量子假说。后来卢瑟福从自己的实验中得出了一个设想,原子可以和一个小的行星

9、系相比,从而否定了普朗克量子假说。C为了满足某些愿望,就必须作一个非常重大的放弃,必须放弃19世纪的自然科学世界图像,因为牛顿力学所依据的那种关于实在的想象不具统一性。D在所能观察到的原子的一些特性之间,存在着一个互补性,它的意义是,知道了原子的一些特性,就同时知道它的另一个特性。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19世纪末期的对实在的理想化的这种片面的自然科学世界图像,必将为其他思想形式所代替。B光学完成了它作为物理学的一个独立部门的使命,是因为光被证明是一种电磁波过程,光的理论被归结到其中。C原子不像我们日常经验中的对象一样是我们所能直观想象得到的一种结构,这是量子导致的结果。

10、D作者认为,自然科学分裂成许多小的领域,但产生了许多问题,导致了令人感到遗憾的专家路线。由此可知,今后再不会出现小领域的专家路线。参考答案:6. D(在说明小领域本身的问题,而不是陈述小领域形成的背景。)7. B(这只是证明“令人感到遗憾的专家路线”的存在)8. A(B卢瑟福的设想,是进一步证实普朗克量子假说成立;C要放弃牛顿力学所依据的那种关于实在的想象,是因为原子不像我们日常经验中的对象一样是我们所能直观想象得到的一种结构;D它的意义是,知道了原子的一些特性,就“排除了”同时知道它的另一个特性。)9. D(A.依第4段可推知;B.依第5段可推知;C.依最后一段可推知;D.文中是客观情况的介

11、绍,不是作者的主观意见,这种说法文中无据。)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什么总是离不开诗呢?那是因为诗和我们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这个民族把诗意看作自己民族文化的本质。说到底,西方人是用科学的方式来理解世界,而我们中国人则是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这是我们特有的思维方式。譬如说,苏东坡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提到了一个典故:尧统治天下时,手下的法官皋陶要杀犯人,但尧反对了三次,主张不杀。主考官欧阳修特地问苏东坡这个典故的出处,苏东坡坦然回答:“何需出处!”他是根据策论的需要,自己编造出来的。还有个例子是史记。史记是司马迁写的史书,但鲁迅对它有这样的评价:“史家之绝唱,

12、无韵之离骚”,这里鲁迅非常含蓄地指出,史记其实不是真实的史书,它是散文、是诗。譬如“鸿门宴”,写得如此精彩,所有的细节都栩栩如生,但鸿门宴在历史上有没有如此真切地出现过呢?其实司马迁只是非常合理地写了一段可能是真实的历史。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那么重要的一位史学家,也是用一种诗意的方式,在为我们民族留下那样一段可能存在的历史。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

13、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坡为诗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

14、、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摘编自陈鹏举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思维方式看,西方人理解世界偏于理性,而中国人理解世界则偏于感性。B. 根据鲁迅的观点,史记其实是散文,甚至可以说是诗,而不

15、是真正的史书。C. 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D. 中国文学史本身就是一部诗歌发展的历史,红楼梦的伟大就在于其富有诗意。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通过中西方思维不同思维方式特点的对比,引出本文所需展开阐述的问题。B. 文章从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入手提出观点,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C. 文章以苏轼的策论,史记和红楼梦为例,摆出事实,具体分析,具有说服力。D. 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中国历史学,中国文化史与中国文学史三个角度展开论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文章的需要可

16、以编造一些典故,这属于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的一种形式。B. 史学家可以通过一种诗意的方式,即合理的想象描写一些历史的细节来完成史书。C. 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的文学史,作者认为是值得商榷的。D. 晚清诗人在诗歌理论上已经有了自觉的选择,即诗歌要含蓄,要多用典故。参考答案:1. B 2. D 3. D【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词语的解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浏览原文,再观察四个选项,需要找准答题区间,搜索与选项相关的语句,与选项的表述进行比对。本题B项“根据鲁迅的观点,史记其实是散文,甚至可以说是诗,而不是真正的史书。”不合文意,原文表述为“史记其实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