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蓝天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4209879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蓝天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广东省汕头市蓝天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广东省汕头市蓝天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蓝天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蓝天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汕头市蓝天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乡野里的青蒿我家房前屋后,长满了青蒿。青蒿长得跟小树差不多,枝叶一层层往上长,绿绿的叶脉把地表遮蔽得密不透风。不过,我家门前的青蒿,基本上都长不高,母亲看着青蒿长高了,直接就拔掉了,要不就用刀子拦腰砍断。砍断的青蒿,沉静一段时间后,就开始生长侧枝。侧枝也是向上生长的,长出的侧枝,会把主干遮挡住,侧枝也能长成一株枝繁叶茂的小树模样,甚至更为稠密。有青蒿的地方,地上的土层都较为潮湿。每逢盛夏时节,酷暑难耐,我家那些鸡猫鸭的,就躲在青蒿下面小憩,长在青蒿下面的杂草,被践

2、踏得不堪入目。青蒿不是长青植物,叶片分好多细小的裂片。裂片具有多枚长三角形的栉齿,略呈线状披针形,幼时绿色,有纵纹,下部稍木质化,纤细,无毛。立秋过后,青蒿逐渐变黄,枝蔓上挂满了密密麻麻圆形的果实,秋风一吹,果实及细小的叶脉簌簌飘落一地。冬日里连续几个艳阳,枯萎的青蒿耗掉了藏在体内的水分,村里人会把青蒿一把火点燃,青蒿在烈日下燃烧着枯竭的生命。在村子的庄稼地里,青蒿长在玉米地和黄豆地较为常见,这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长在玉米地里的青蒿,玉米秆都比青蒿高。在玉米的幼苗期间,青蒿刚刚探出个头,就被锄掉了,所以,长在玉米地里的青蒿都长不大。那些没有被锄掉的青蒿,借着从玉米间隙筛下的阳光,屏住呼吸,

3、安静地耐心地生长。而长在黄豆地里的青蒿,就较为幸运,它可以一直待到黄豆收后,还能在山岗上摇摆来,摇摆去的。青蒿的长势跟黄豆不分伯仲,黄豆地也锄草,但黄豆没有玉米那么高,被锄掉的青蒿,阳光充沛时,又很快长出来了。黄豆灌浆后,村民也不怎么打理黄豆地了。这个时候,正是青蒿疯长的最佳时机,等到村民去地里抢收黄豆的时候,有的青蒿已盖过了黄豆。村子里的人对青蒿没有什么好感。那时也不知道青蒿的药用价值有那么大,总觉得它长在村子里比较碍眼。不过,烦人归烦人,不管村里的大人还是小孩,都知道青蒿有两种功效,止血与当旱烟抽。止血这种功效很简单,采撷几片翠绿的青蒿叶片,在一块石头上把青蒿捣碎,然后敷在伤口处。当青蒿的

4、汁液与血液混在一起时,血就会渐渐止住,也可以避免伤口感染,具有消毒功效。当旱烟抽的都是村里的老人。村里吸烟的老人,每人都有一个烟斗。有时去山里干农活,身上携带的烟丝不够了,就去抓一把青蒿或捡几片梧桐树的叶子。当旱烟抽的青蒿,是枯黄的。枯黄过后的青蒿,叶脉特别轻脆,轻轻在掌心一撮,叶脉就碎了。 然后把细碎的青蒿跟所剩无几的烟丝,充分搅拌均匀后,放进烟斗里来吸,浓烟滚滚。我爷爷在世的时候,也这样吸过烟,那时我还懵懂,没有问过爷爷,好吸不好吸。反正,爷爷吸着青蒿伴烟丝时的表情,跟吸纯烟丝的表情是一样的。青蒿的一绿一枯,都演绎了不同的价值: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有一年,我从新疆回到老家,正逢

5、母亲在屋前晒青蒿。我问母亲晒这个干嘛?母亲笑嘻嘻地跟我说卖钱。她还跟我说,对面住着的一个姑姑,一个夏天到山里砍苦药子(青蒿)卖,都卖了好几千块。那年青蒿的价格还不错,大概一斤十几块,母亲从山里砍回的青蒿,也卖了好几百块钱。母亲还跟父亲说,明年把房前屋后的青蒿都留起来,把地里的青蒿也留起来。我跟母亲说,这些青蒿就别弄了,卖不了几个钱。母亲说,长在屋前的青蒿,砍掉了也浪费,卖几个钱是几个钱。第二年,母亲老早就去山里砍青蒿了,一年下来,晒干后的青蒿差不多有好几百斤,结果没有收药材的人,一直堆放在房子里,一放就是两年,发霉后不得已扔掉了。母亲扔掉青蒿的那年,刚好是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前一年

6、。后来,母亲又跟我说,今年的苦药子(青蒿)要涨价了。住在对面的姑姑说,苦药子(青蒿)都上新闻了。我没有问过母亲,青蒿的价格怎么样,也不晓得母亲砍了多少青蒿,但我还是想,青蒿如从前一样,站在山岗上,很自然地为所需的人所用。(选自 2016年第9期散文选刊,有改动)4.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散文开头写到,我家门前的青蒿,基本上都长不高,母亲看着青蒿长高了,不是直接拔掉就是拦腰砍断。这是为了表现母亲的勤劳和爱整洁。B. 第二段写青蒿,盛夏,鸡猫鸭躲在下面小憩,立秋,枝蔓上挂满了果实,冬日,却被村里人一把火点燃,表达了作者对青蒿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C. 文章第三

7、段,作者运用了比喻、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长在玉米地的青蒿和长在黄豆地的青蒿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D. 文章成功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前三段写了青蒿被砍、被烧、被锄的情形,是抑;从第四段开始写了青蒿的功效和价值,是扬。5. 母亲扔青蒿和屠呦呦获诺奖之间本来没什么必然联系,但作者将二者并提就产生了丰富的思想内涵,请紧扣“青蒿”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 作者借“乡野里的青蒿”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4. D 5. 命运的戏剧性变化。青蒿因无人问津而被扔掉,又因被人发现而名扬世界,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价值的巨大差异。女科学家在它身上发现的是

8、拯救人类生命的无限的医学价值,农村妇女在它身上看到的只不过是一斤十几块钱的微不足道的经济价值,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人那里价值差距巨大。揭示的哲理。现实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被发现之前,往往会遭遇被忽视、被埋没、被误解甚至被遗弃的不幸。给人的启迪。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怕遭遇被忽视、被埋没、被误解甚至被遗弃的不幸,只要真正有价值,终究会被发现,终究会造福人类。 6. 坚韧不拔,不负生命。 平凡朴实,有益众生。坚守本色,豁达淡泊。【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几个选项分别考查了人物性格、小说主旨、写作特点等,考点较全。选项中A.“这是为了表现母亲的勤劳和爱整洁”不妥,侧面体现青蒿生命力的顽强。B. “表达

9、了作者对青蒿不幸命运深切同情”不妥,没有体现出“深切同情”的意思。C.“作者运用了比喻、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有误,没有比喻。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小说的内容、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读全文;抓标题;辨文体;找线索;理层次。解答本题,考生要紧密结合文本,抓住文章中细节,判断选项对错。【5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母亲扔青蒿和屠呦呦获诺奖之间本来没什么必然联系,但作者将二者并提就产生了丰富的思想内涵,请紧扣青蒿结合原文简要分析”本题答题关键词“青蒿思想内涵”“ 结合原文简要分析”,答题时从命运的戏剧性变化、价值的巨大差异、揭示的哲

10、理、给人的启迪,几个角度答题。【6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作者借乡野里的青蒿 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题关键词“人生价值的思考”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时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经历答题,言之成理即可。点睛:探讨文本反映得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价值影响,并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艺术处理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讨类似问题时,一方面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一方面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

11、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具体步骤: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 3”,把理由分点罗列。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修建军“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辩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辩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的历史体现。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的文化理想。但是孔子并未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在对三代文化的“损益”、“因革”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战国中后期以来,儒家所谓的“驳杂不纯”

13、的特征就日渐明显,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实质上,自汉代开始,阳儒阴法或者说儒显道隐,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而其他诸子学说,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脉脉潜流,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不竭源泉。文化心态体现为一种社会心态,“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汉代以来,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采,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乃至三教融合的局面。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后来伊斯兰以及基督教的传入也属于这种情形。自从16世纪末叶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得以在与异域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交融,从而使得中华文化更加

14、丰富并发展。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全球化使今天的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一方面,积极寻找各种文明间深层对话、沟通与理解的文化路径;另一方面,民族性的存在和坚持也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起到怎样的作用?“和而不同”就是我们的哲学依据,“寻找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和中华文化的契合点”、高扬“文化自觉”、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应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理性而现实的态度。“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既不可避免地要

15、面对数千年形成的传统文明,又要面对高新科技浪潮的冲击和急剧动荡的世界局势。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从“文化自觉”到实现“和而不同”,必须处理好几个“要”和“不要”的问题:诸如: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敢于正视中华文化中一些糟粕成分;要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而不能全盘西化等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新文化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高度的智慧性。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6下列有关“和”与“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作为哲学概念的“和”与“同”早在先秦时期就被提出。其概念之辩在西周末年的书籍中早有记载。B“和”与“同”在争论之初两者是相对立的,是孔子将其继承和

16、发展,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 C“和而不同”这一观点的提出本身就遵循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在争辩中的进步发展。 D.“和”就是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统一;“同”就是不顾事物之间的差异而一刀切要求统一。7下列不属于“和而不同”文化现象的一项是A孔子复周礼,并不是一味的照搬“周礼”,而是对“礼”的内涵不断的充实发展。B战国中后期以来的儒家学说存在着“驳杂不纯”的特征,时隐时现的有着其他诸子学说的影子。C中国的儒、道文化之外,吸收了印度佛教的思想,形成三教鼎立乃至融合的局面。D伊斯兰教及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也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在交锋中实现交融,内容更加丰富。8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