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建水县第六中学2018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4206430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建水县第六中学2018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云南省昆明市建水县第六中学2018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云南省昆明市建水县第六中学2018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建水县第六中学2018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建水县第六中学2018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昆明市建水县第六中学2018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方汉奇:新闻史是历史的科学方汉奇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新闻史学者,也是新中国新闻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新闻史学者,方先生的工作可谓筚路蓝缕,所涉研究方向要正确,框架体系要经得住实践检验,史料也要全面重新开拓。方先生在分析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新闻史的研究特点时说:“立场观点比较陈旧。多数著作以资产阶级报刊为正统,以无产阶级的革命报刊为异端,对后一部分报刊的介绍,既简单又有偏见。个别作者站在反动立场,为帝国主义和官僚军阀所做的报刊涂脂抹粉,发表过不少错误的言

2、论。”方先生新闻史研究所坚持的方法和立场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史料第一、多打深井、厚积薄发,这是先生研究新闻史的特色,也是特长。和许多研究者不同,方先生的研究之路始于高中时代的集报活动,到大学时,他已集有1400多种报刊,而且不少是“海内孤本”。他集报最多时有3000多种、5000余份(1947年10月)。正是利用如此丰富的一手史料,方先生大二时(1948年6月)就写出13600多字的新闻史文章中国早期的小报,在前线日报副刊上连载8期。由于一手史料丰富,方先生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很多,如第一次关于中国最早官报雏形“敦煌进奏院状”的研究,关于中国最早报纸文献记载开元杂报的研究,第一次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期

3、间新闻传播问题的研究,等等。“文革”期间,方先生下放到江西,出发时带去所有书籍,只要条件允许,他就会作学术积累。他曾写下10万张学术卡片,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各种报纸和书籍上搜集到的有关新闻学方面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初,方先生得知英国不列颠图书馆藏有中国珍贵的唐归义军“敦煌进奏院状”原件,便邀请驻英的新华社记者孙文方帮忙调阅誊录,开始对这份报纸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开元杂报等其他唐代文献记录,考证出“邸报”的出现不会晚于唐朝,中国官报雏形从唐朝就开始了,唐代是中国新闻事业的肇始。这一系列结论目前被大部分新闻史学者接受并认可。我曾经用三层境界来诠释方先生的史料解读功夫:史料文本本身的意义,史

4、料在所属专业领域的价值和意义,史料在整个社会历史层面的价值和意义。其中最难的是最后一部分。方先生对历史背景和文献勾连有着深厚的积淀。如果没有对汉以降“邸”制的清晰了解,对邸吏制度和地位的详细考察,如果没有对唐宋以降各种官职和机构的了然于胸,对宋以来各种文化活动、出版技术的熟知,甚至对文人在文字音形上的变通嗜好,想厘清各种正史中所忽略的新闻传播史,是不可能的。方先生曾说,“新闻史是历史的科学”,“属于文化史的部分”。后来,有人质疑,中国古代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是否应该对“报刊”先有清晰的概念界定后才能 进行研究,否则会影响中国新闻史的合法性。先生则表示,欢迎各种不同角度的研究,各有所长、各抒

5、己见,互相补充、彼此交流,共同提高。我曾跟方先生闲谈,如果各种研究流派都兴旺起来,或许先生的研 究也可以称为“方汉奇学派”?先生回答说:“我不喜欢标新立异,我就是老老实实的史学工作者。”我是在工作之后跟随方先生读博的,由于工作关系能常常陪伴在先生左右,耳提面命,而他的那种平和之力却无法言传。时间越久,就越品出学问之味。既然献身学术,就要好好做下去。学人安身立命之所在,就是学术,不在于教授几级,不在于头衔几何,甚至无论课题多少,也不在评奖高低,仅仅是一份执着和坚持,正如先生所言,不怕慢,不要停。钱穆先生曾总结过中西学术本质的不同,西学为学术之学,喜欢概念和理论的创立创新,而中学为“治平”之学,是

6、人性和学问的统一,因此中学学术之最高境界为“至善”,是道德文章的高度统一。在方先生这里,我看到了这样的统一,他树立了学者的“标杆”。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方汉奇是中国新闻史学界的泰斗,是新中国第一代新闻史学者,也是新中国新闻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先后在圣约翰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B. 方汉奇对新闻史研究所坚持的方法和立场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他从高 中时就开始收集报刊,到大学时就达1400多种,截止1947年10月就收集了3000多种报刊。C. “文革”期间,方汉奇被下放到江西,临行时他不忘带去所有书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制作了10万张学术卡片做学术积累

7、,以期“文革”之后继续进行研究。D. 方汉奇有时说话风趣幽默,在他九十岁寿辰期间,不少媒体以不同方式向他表示祝贺,他在感激之余,并自喻为屠呦呦手里的青蒿素、显微镜下的小动物。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方汉奇对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新闻史的研究成果并不满意,认为立场观点陈 旧,对报刊的介绍有失公允,带有偏见,甚至有站在反动立场上的错误言论。B. 方汉奇对新闻史的研究情有独钟,源于高中时期收集报刊的习惯一直未变,大学期间还收藏了不少“海内孤本”,并公开发表了长篇新闻史研究文章。C. 方汉奇开放性的研究成果非常多,如对中国最早官报雏形的研究,对中国最早报纸文献记载的研究,对

8、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新闻传播问题的研究等等。D. 方汉奇对史料的解读功夫有三层境界,即史料文本本身的意义、史料在所属专业领域的价值和意义、史料在整个社会历史层面的价值和意义,但最重要的是最后一个部分。E. 正文作者是方汉奇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形影不离的陪伴,使作者感受到方先生的平和之力,同时也感受到方先生对于学问、对于做人的观点以及态度。9. 作为中国新闻史学界研究的泰斗级人物,作者称其为学者的“标杆”。从他治学与做人方面,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7. C 8. AC 9. (1)做学问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研究要深入、细致,要做到厚积薄发。(2)做学问方向 要坚持正

9、确的方法和立场。(3)做学问要允许研究角度的不同,要互相补充交流,共同提高。(4)做学问要老老实实,不要标新立异。(5)做人要学人安身立命之所在,不追求虚名。(6)治学要达到人性和学问的统一。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以期文革之后继续进行研究”在文中没有依据。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B项,“收集报刊的习惯一直未变”于文无据。D项,“最重要”的分析不合原文意思,原文表述为“最难的”。E 项,“形影不离的陪伴”无中生有。点睛:在传记类文本阅读题中,常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多方面,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

10、、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等。答题时应仔细注意题干内容,再回到原文中,与原文内容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并分析判断。分析判断时,要注意选项中那些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的方面。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应当从原文本中提取信息并恰当概括,如抓住文中的方汉奇治学与做人方面的优秀品质,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提取信息并恰当概括即可。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陈景润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陈景润轻易不掉眼泪。少年时,他内向而倔强,身体弱小,每逢在学校中受人欺侮,甚至,被打得鼻青脸肿,他从不掉泪,更不卑膝地向人讨饶。青年就读厦大,生活拮据,患了肺结核,面对繁重

11、的功课,他自尊自强,坚韧地挺了过来。饱经忧患的岁月里,他被错误地拔了“白旗”,无端地下放到外地去洗瓶子,受尽冷眼,他没有掉泪;“文革”中惨遭迫害、侮辱、批斗,甚至被逼跳楼,他也没掉泪。人,贵在有一点精神,陈景润的血液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不甘屈服铁骨铮铮的气质。他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有了盛名的陈景润,却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哭了,而且哭得那么伤心。从70年代初期开始,陈景润就横下一条心,要尽全力拼搏,争取为这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跨世纪之战,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转眼十年过去了,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无声地消融在杳无踪迹的跋涉之中。路,在何方?“梯子”在哪里?回首往昔,莫名的惆怅和感伤,情不自禁地浮上

12、心头。播种,耕耘,收获,遵循劳作的常规法则,能够在付出艰辛之后,得到应有的成果,自然是一种幸运和安慰。这场攻克(1+1)的世纪之战,其深刻和悲壮之处在于,它超越了一般劳作的常规法则,并不以艰难竭蹶的付出,作为衡量收获的标准。科学的严酷在这里表现得如此的冷峻无情,百分之百的付出,而收获往往是苍白无奈的零。能出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么?陈景润曾无数次期盼过,从冬盼到春,从黑夜盼到天明,当失望如日复一日的平庸,几乎把心灵磨出老茧的时候,最刚强的汉子也会为蹉跎岁月而感到深深的忧伤。陈景润十分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他不是那种急流勇退的人,他在取得辉煌之后,不像那些在体坛上荣获世界

13、冠军奖牌的选手,有资格从容而体面地举行告别体坛的盛宴,然后去开拓另一片崭新的天地。他给自己定的人生座标,是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1),这才是真正的“世界冠军”,为此,他自觉地破釜沉舟,断了退路。只要生命还存在一天,他就要不懈地走下去。这种“傻”劲,与生俱来,不可移易。1984年的夏天,一位德国的数学家访问中国,他慕名找到陈景润。皆是行家里手,他们谈得很投机。陈景润的英语水平不错,不必借助翻译,双方可以坦然相谈,他们一起讨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问题,说着说着,陈景润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来访的外国朋友并不感到突然和意外,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仿佛,在细细体味这位东方数学奇人的心境;仿佛,在默默分担这位

14、数学同行的焦急和忧虑。陈景润的助手李小凝也端坐一旁,他没有劝解,也不知道怎样劝解这位老师辈的数学巨匠。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陈景润流眼泪,听到陈景润那令人心碎的哭声。是痛感自己经过十年苦斗,毫无进展而悲伤,还是有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厚望,而心存愧疚呢?事后,人们没有去问陈景润,也觉得没有必要去探问这一事情。人们只是发现,陈景润仍是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进数学所那被称为“二层半”的资料室,他坐的位置是固定的,靠窗桌子前的第一个位子,即使他没有来,人们也很少去坐它。长期苦战,他已经在疲惫之余,感到身体的不适。一到冬天,特别怕冷,从脊梁骨中感到透心的冰凉,视力也开始下降,只有那颗不泯的心,还是炽热的。人们万万没有

15、预料到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在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酿成意外的重伤。他从医院里出来,苍白的脸上,有时泛着让人忧郁的青灰色,不久,终于诱发了帕金森氏综合症。令人惊叹的是,得了绝症之后的陈景润,却极少流眼泪,也没有听到他痛哭过。男儿的眼泪是金,偶尔夺眶而出,才让人惊心动魄。“发事牵情不自由,偶然惆怅即难收。”泪洒战地,一倾真情。科学攻关的征途,悲壮而苍凉。23. 给下列加字注音。跋涉( ) 杳无踪迹( ) 不懈( )24. 根据下列意思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远得不见踪影,连一点踪迹都没有。比喻不知去向,下落不明。( )(2)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25. 文章开头写了陈景润不掉眼泪的几件事,请将这些事简要概括出来。26. 请找出描写“陈景润哭了”的语句。27. 陈景润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阐述28. 在攀登科学高峰过程中陈景润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请分条表述。29. 文章只有很少文字写到“陈景润哭了”的情节,从全文看,这样写是否文不对题?为什么?参考答案:23. (1). b (2). y?o (3). xi 24. (1). 杳无踪迹 (2). 破釜沉舟 25. (1)少年受人欺侮,不掉泪。(2)厦大读书,生活拮据,患了重病,功课繁重,不掉泪。(3)被错误地拔了“白旗”,下放到外地去洗瓶子,受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