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龙岩市浦城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4203597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福建省龙岩市浦城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年福建省龙岩市浦城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年福建省龙岩市浦城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福建省龙岩市浦城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福建省龙岩市浦城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福建省龙岩市浦城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题目。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遂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圈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

2、筑四周,墙外低楼,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圆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圈”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科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光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高考资源网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圆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

3、“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徒刑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

4、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取材于杨辛天坛)1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热高耸、铺天盖地取胜。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相互融合,虚实相生。答:【】15.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高考资源网答:【】16.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

5、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答: , , 。17.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答: 参考答案:14C15D16雄伟(雄壮、雄浑威严(庄严、森严),厚重(凝重)17与“清”关系最大 大面积树木突出了天坛青色的整体色调,同时增加了空灵之类。14.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段的理解能力。A参考第九自然段 “铺天盖地” 不对 B参考第三段是永乐之前的最高建筑,不是明清两代D参考第八段 与蓝天对比,与轮廓虚实相生,选项与原文不符15.本题主要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答案参考第3、4段。“高”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

6、帝王的象征,一是敬天的思想。ABC是无中生有。16.本题考查对语段的提炼概括能力,根据第九自然段,从审美角度找出三个词,难度不大。例如:气势庞大 封闭凝重。17.本题主要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答案参考第7、8段,结合文中对“清”的解释,关键语句不难找出。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秋天的音乐 冯骥才 (1)你每次上路出远门千万别忘记带上音乐,只要耳朵里有音乐,你一路上对景物的感受就全然变了,在音乐撩拨你心灵的同时,也把窗外的景物调弄得易感而动情。你被种种旋律和音响唤起的丰富的内心情绪,景物也全部神会了,它还随着你的情绪奇妙地进行自我再造。你振作它雄浑,你宁静它温存,你伤感它忧患

7、,也许同时还给你加上一点人生甜蜜的慰藉它使你一下子看到了久藏心底那些朦胧模糊或被时间湮没了的感受,于是你更深深坠入被感动的漩涡里,享受这画面、音乐和自己灵魂三者融为一体的特殊感受。 (2)秋天十月,我去往东北最北部的大兴安岭。赶往火车站的路上,忽然发觉把音乐磁带忘记在家,恰巧路过一个朋友的住处,他是音乐迷,便跑进去向他借。他给我一盘说是新翻录的。我问他这是什么曲子,他看我一眼说:“ 秋天的音乐。”这曲名,也许是他看到我被秋风吹得松散飘扬的头发,灵机一动得来的。 (3)火车一出山海关,我便戴上耳机听起这秋天的音乐。开端的旋律似乎熟悉,没等我怀疑它是不是真正的描述秋天,整个身心就进入秋天才有的一种

8、异样的感受里了。 (4)我把脸颊贴在窗玻璃上,带着享受的渴望往车窗外望去,秋天的大自然展开一片辉煌灿烂的景象。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这收割过的田野上,整个大地像生过婴儿的母亲,幸福地舒展在开阔的晴空下,从麦茬里裸露出的浓厚的红褐色是大地母亲健壮的肤色;所有树林都在此刻自在自如地伸展它优美的枝条;所有金色的叶子都是它的果实,一任秋风翻动,煌煌夸耀着秋天的富有。真正的富有感,是属于创造者的;真正的创造者,才有这种潇洒而悠然的风度一只鸟儿随着一个轻扬的小提琴旋律腾空飞起,它把我引向无穷纯净的天空。任何情绪一入天空便化做一片博大的安寂。愈看愈大的天空有如伟大哲人恢宏的头颅,此时,哲人也累了,沉浸在秋

9、天的松弛里。它高远,平和,神秘无限。 (5)接下去的温情和弦,带来一片疏淡的田园风景。秋天消解了大地的绿,用它中性的调子,把一切色泽调匀。和谐又高贵,平稳又舒畅,只有收获过了的秋天才能这样静谧安详。几座闪闪发光的麦秸垛,一缕银蓝色半透明的炊烟,这儿一棵那儿一棵怡然自得站在平原上的树,这儿一只那儿一只慢吞吞吃草的杂色的牛近景从眼前疾掠而过,远景跟着我缓缓向前,大地像唱片慢慢旋转,耳朵里不绝地响着这曲人间牧歌。 (6)一株垂死的老树一点点走进这巨大唱片的中间来。它的根像唱针,在大自然深处划出一支忧伤的曲调。心中的光线和风景的光线一同转暗,一切阴影都化为行将垂暮的秋天的愁绪;萧疏的万物失去往日共荣的

10、激情,各自挽着生命的孤单;篱笆后一朵迟开的小葵花,像你告别时在人群中伸出的最后一次招手,跟着被轰隆隆前奔的列车甩到后边春的萌动、颤栗、骚乱,夏的喧闹、蓬勃、繁华,全都销匿而去,无可挽回。不管它曾经怎样光芒四射,怎样自豪地挥霍自己的精力与才华,毕竟过往不复。人生是一次性的,生命以时间为载体,这就决定人类以死亡为结局的必然悲剧。谁能把昨天和前天追回来,哪怕再经受一次痛苦的诀别也是幸福。一种浓重的忧伤混同音乐漫无边际地散开,渲染着满目风光。我忽然想喊,想叫这列车停住,倒回去! (7)突然,一条大道纵向冲出去,黄昏中它闪闪发光,如同一支号角嘹亮吹响,声音唤来一大片拔地而起的森林,像一支金灿灿的铜管乐队

11、,奏着庄严的乐曲走进视野。来不及分清这是音乐还是画面变换的缘故,心境陡然一变,刚才的忧愁一扫而光。当浓林深处一棵棵依然葱绿的幼树晃过,我忽然醒悟,秋天的凋谢全是假象! (8)它不过在寒飚来临之前把生命掩藏起来,把绿意埋在地下,在冬日的雪被下积蓄与浓缩,等待下一个春天里,再一次加倍地挥洒与铺张!远远山坡上,坟茔,在夕照里像一堆火,神奇又神秘,它哪里是埋葬的一具尸体或一个孤魂?既然每个生命都在创造了另一个生命后离去,什么叫做死亡?死亡,不就是一种生命的转换,旋律的变化,画面的更迭吗?那么世间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庄严、更神圣、更迷人?为了再生而奉献自己的伟大的死亡啊 (9)秋天的音乐已如圣殿的声音,把我

12、全部身心都裹住、都净化了。我惊奇地感觉自己像玻璃一样透明。 16“秋天的音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秋天”给了作者哪些生命的感悟?结合全文概括作答。(8分)答:含义:_感悟:_17结合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1)作者为什么说 “我忽然想喊,想叫这列车停住,倒回去” ?(3分)答:_(2)理解“秋天的凋谢全是假象!”一句的含意。(3分) 答:_18根据你的理解,分析第七自然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答:_19文中描写秋景把音乐的旋律作为背景,用意是什么?(4分)答:_参考答案:16(8分)含义:既指磁带音乐,又指作者在音乐中感受到秋天的景色(2分)。感悟:富有和博大(或“潇洒悠然

13、”)属于真正的创造者;只有收获过的人生,才能拥有生命的静谧和安祥;生命的流逝充满了悲哀和忧伤;死亡是生命庄严的再生与转换。(每点2分,答对三点计6分)17(6分)(1)(3分)因为列车的前行暗喻着时光的流逝(1分),让人产生浓重的忧伤(1分),进而使作者产生了让生命留驻、时光倒转的强烈愿望。(1分)(2)(3分)秋天仍然蕴育着生命,死亡不是结局(1分),而是生命的转换与再生(2分)18(4分))渲染秋天里生命的美好和庄严;结构上承上启下与上文凋谢秋天的景色形成对比;为下文对生命和死亡的讴歌作铺垫。19(4分)答案要点:作为行文的一条线索;营造一种奇妙独特的氛围;将视觉与听觉沟通,赋予秋景一种更为灵动的气质。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不值一文的老奶奶德国布莱希特我爷爷去世时,奶奶已七十二岁了。爷爷在巴登的一个小城里开一家小小印刷厂,专营石版印刷,死前和两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