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西省上饶市中山农业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4202824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江西省上饶市中山农业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年江西省上饶市中山农业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年江西省上饶市中山农业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江西省上饶市中山农业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江西省上饶市中山农业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江西省上饶市中山农业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追寻那遥远的美丽梁衡快二十年了,总有一个强烈的向往,到青海去一趟,这不只是因为小学地理上就学到的柴达木、青海湖的神秘,也不只是因为近年来西北开发的热闹。另有一个埋藏于心底的秘密,是因为一首歌,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有它的作者,像一个幽灵似的王洛宾。大概是上天有意折磨,直到今年夏末,才有缘去朝圣。当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瞬间,我就像一个千磨万难之后到达西天的唐僧。日月山口是当年藏王亲迎文成公主的地方。山下是一马平川,绿草如茵,起起伏伏地一直漫到天边。远处有一汪明亮的水,那就是青海

2、湖,是配来映照这蓝天白云的镜子。我们的车像撒欢的马驹,追着天边的云朵,路边闪过金色的彩带,那是一片片正在开花的油菜。微风掠过草面,送来一阵远古的苍茫。那首歌就诞生在这里,青海湖边这片被称为金银滩的草原。这里的草不像新疆的草场那样高大茂密,也不像内蒙古的草场那样在风沙中透出顽强,它细密而柔软,蜷伏在地上,如毯如毡,将大地包裹得密密实实,不见黄沙不见土,除了水就是浓浓的绿。草地上虫草、人参果、秦艽等中药材随处可见。牛羊漫过天边,帐篷旁闪过姑娘的彩裙,牧人悠然挥鞭带着他的歌声翻过山梁。老鹰发现了什么,在低空一圈圈地盘旋。这真是金银一般的草场。当年二十六岁的王洛宾采风到这里,十七岁的卓玛姑娘用鞭子轻轻

3、地抽了他一下,含羞拍马远去。这倩影绕心三日,挥之不去,终于幻化为一首美丽的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永远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卓玛一辈子也没有想到她那轻轻的一鞭会抽出一首世界名曲。当后人听着这首歌时,总想为它注释一个具体的爱情故事,殊不知这里不但没有具体的爱,就是在作者的实际生活中也没有找到过歌唱着的甜蜜。王洛宾好像生来就负有一种使命,总是去追寻美丽,美丽的旋律,美丽的情感。王洛宾是美令智昏,乐令智昏,他认为生活甚至生命就是美丽的音乐。他一入社会就直取美的内核,而不知这核外还有许多坚硬的甚至丑陋的外壳。他一生屡屡受挫,他活了八十多岁,有三年是坐国民党的监狱,有十五年坐共产党的监狱,又有十五年的时间是

4、被控制使用,直到1982年六十九岁时,才正式平反,恢复正常人的生活,1992年七十九岁时,中央电视台首次向社会介绍他的作品。这时,全社会才知道那许多传唱了半个世纪的名曲原来都是出自这个白胡子老头儿。这时,离他的生命终点只剩下两三年的时间。王洛宾的生命是以歌为主线的,信仰、工作,甚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成了歌的附属,就像一棵树干上的柔枝绿叶。1937年,他到西北,这本是一次采风,但他被那里的民歌所迷,就留下不走了。他在马步芳和共产党的军队里都服过役,为马步芳写过歌,也为王震将军的词配过曲,他只知音乐而不知其余。他像草原上一只渴急的黄羊,见到一点水光,就拼命地向这唯一的目标冲去,至于路边的石块荆棘,

5、他全没有看见。在音乐的感召下,他是一个勇敢的先锋,而对音乐之外的一切,他却是不屑一顾。在劳改服刑时他宁可用维持生命的一个小窝头,去换取人家唱一曲民间小调。他也曾灰心过,有一次他仰望厚墙上的铁窗,抛上一根绳,挽成一个黑洞似的套圈,就要通向另一个世界时,一声悠扬的牧歌,轻轻地飘过铁窗。他分明看到了铁窗外的白云红日,嗅到了原野上湿润的草香。他终于没有舍得钻进那个死亡隧道,三两下扯掉了死神递过来的接引之绳。我们至今不知道这是哪一位牧人的哪一首无名的歌,这也是一根“卓玛的鞭子”,又一回轻轻地抽在了王洛宾的心上。这一鞭,为我们抽回来一只会唱歌的老山羊,一个伟大的音乐家。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

6、项是()A. 文章第二、三自然段的描写,表现了草原的美丽,回应文题,暗示清爽纯净的自然美、悠悠清静的人性美是王洛宾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B. 王洛宾热爱音乐,成就巨大,是一位音乐奇才,背负美的情感使命,信仰、工作、生活都是歌的附属。C. 王洛宾为了音乐,不屑世俗,只认音乐,不管对象,他为王震将军写过歌,也为马步芳的词配过曲。D. 王洛宾与音乐有割不断的情缘,音乐成就了王洛宾,音乐救过王洛宾的命,他也曾用救命的窝头换一曲民间小调。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当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霎间,我就像一个千磨万难之后到达西天的唐僧”一句表明作者既有实现夙愿的喜悦,又有历经艰辛

7、到达目的地的欣慰。B. 王洛宾能写出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的作品,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实际生活中没有找到的“歌唱中的甜蜜”。C. 作者写王洛宾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其实道出了现在的人们不能创作出伟大音乐作品的原因。D. 文章以“追寻”为明暗两条线索,明写了作者对遥远的青海湖金银滩美景的追寻,暗写了作者对王洛宾歌中美好生活的憧憬。E. 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往往都是甜蜜的,美好的。作者远赴青海湖,是因为现实中找不到美丽的草原、动人的风情。6. 题目是“追寻那遥远的美丽”,请你根据全文内容,探究题目的意蕴。参考答案:4. C 5. AB 6. 作者追寻的是美丽,这美丽包括了纯净的自然美,悠然的人性美,灵动的艺

8、术美,表现了作者对美的热切向往。那美丽又是遥远的:地域的遥远(千磨万难的路途),时间的久远(二十年的企盼、渴望)。既是作者对人物命运的探寻过程,探寻主人公的追梦人生,也是人物追求艺术的艰辛坎坷的人生过程。【4题详解】试题分析:C项,王洛宾为马步芳写过歌,为王震将军的词配过曲。【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现在的人们不能创作出伟大音乐作品”有误;D项,重点表明了王洛宾对音乐的追寻;E项,对“原因”的解释有误。【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尊重文本,对文本内容全面准确地把握,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忌空发议论。2. 阅读文字,完成5

9、-7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月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路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

10、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 封锁长江。我军前锋,

11、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5. 对本文导语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B.本文导语是开头第一、二句话,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D.导语中的“冲破敌阵”表明解放军攻势之利。6.对文中“至发电时止”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明确具体地交代时间。 B.体现新闻的真实性。C.显示新闻的思想性与可读性。 D.体现新闻的及时性。7.本文在记叙过程中穿插的议论句子是(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B.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 、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

12、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C.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D.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参考答案:5.C 6.C 7.D3. 请阅读以下短文,并回答下列小题:从建安时期开始,文人多数是在朝做侍从供奉,或在外作一薄宦,或靠府主为生。这个情形,到了唐代更甚。唐代的社会是贵族的社会,唐代的政治掌握在门阀手中。中唐以来,地方割据的势力瓜分朝廷的政权,各节度使又每成一个小朝廷,能养清客。这时候的书生多出身于清门,他们却多在华贵的社会中作客,譬如:李白只是朝中权贵

13、的客,杜甫只是地方节度使的客。中、晚唐诗人的作客生活尤其表显这情形,直至五代不曾改。经五代之乱,世族社会式微,到了北宋以后,文人每以射策登朝,致身将相,所以文风从此一变,直陈其事,求以理胜者多。诗风从此一变,以作散文的手段作诗,而直说自己的话。以前读书人和统治者并非一事,现在差不多是一类了;以前的诗人寄居在别人的社会中,现在可以过自己的生活了;以前诗人说话要投别人的兴趣,现在可以直说自己的话了。总而言之,以前的诗多是文饰其外,现在的诗可以发挥其中了。以前是客,现在是主了。社会组织之变迁影响及于文人的生活,文人的生活影响及于文章之风气。改写自傅斯年文人的职业注:建安:东汉献帝的年号。射策:宋代科

14、举时,考生针对皇帝的策问,提出应对之方略35. 根据本文,读书人与统治者的关系,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 建安文人多数成为有权的府主 B. 中唐文人多在华贵阶级中作客C. 五代文人以文章推翻世族社会 D. 北宋文人以写诗晋身统治阶层36. 关于本文的写作手法,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 以唐和五代文人做对比,凸显唐代文人的风骨B. 透过细腻的空间描写,以呈现社会组织的变迁C. 援引李白、杜甫为例,说明科举与文人的关系D. 按历史朝代先后次序进行论述,铺陈文章主旨参考答案:35. B 36. D【3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

15、根据本文,读书人与统治者的关系,下列叙述何者正确”,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内容,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建安文人多数成为有权的府主”错误,文章开头说的是“从建安时期开始,文人多数是在朝做侍从供奉,或在外作一薄宦,或靠府主为生”,文中说的是“靠府主为生”。C项,“五代文人以文章推翻世族社会”错误,文中说的是“经五代之乱,世族社会式微”,且指明“他们却多在华贵的社会中作客,譬如:李白只是朝中权贵的客,杜甫只是地方节度使的客。中、晚唐诗人的作客生活尤其表显这情形,直至五代不曾改”,他们在“华贵的社会中作客”,如何能以文章推翻“世族社会”,况且文中说的是“经五代之乱,世族社会式微”。D项,“北宋文人以写诗晋身统治阶层”错误,文中说的是“到了北宋以后,文人每以射策登朝”,“射策”是指科举时,考生针对皇帝的策问,提出应对之方略。B项,文中说“中唐以来,地方割据的势力瓜分朝廷的政权,各节度使又每成一个小朝廷,能养清客。这时候的书生多出身于清门,他们却多在华贵的社会中作客”,选项信息与此一致,故选B项。【36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关于本文的写作手法,下列叙述何者正确”,这是针对写作手法设题,考生应先浏览选项,然后与文本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以唐和五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