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中亚地区安全的热点问题与走势分析

151****51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79KB
约10页
文档ID:244157199
2022年中亚地区安全的热点问题与走势分析_第1页
1/10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摘要: 中亚地区地缘战略位置特殊,安全形势一直比较复杂未来该地区面临的安全热点包括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动荡、极端势力和跨国犯罪问题、中亚国家间的资源纠纷、费尔干纳地区的边界争端、错综复杂的大国竞争等尽管一些安全威胁具有地区性,但具体到中亚五国,每个国家安全上面临的风险各不相同,其应对危机的能力也有明显的差异在中亚出现地区性动荡的可能性不大,但一些领域的安全危机将是持续的、长期的中亚国家不会改变对中国以睦邻友好为基调的政策,中国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大,与此同时,面临的挑战也会逐步增多  关键词: 中亚地区安全;  热点问题;  走势  作者简介: 孙壮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独立19年来,中亚国家面临的安全形势一直比较复杂,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外部安全环境持续恶化,有的国家出现政局不稳、社会矛盾不断加深的趋势由于政治体制的不成熟和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对地区各国安全体系的构建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中亚国家间的历史积怨和政治、经济领域的矛盾重重,不仅使地区的一体化陷入困境,也使彼此发生对抗甚至冲突的风险增大  一、安全领域值得关注的地区性热点问题  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中亚地区,由于地缘战略位置特殊、民族宗教关系复杂,经常深陷大国纷争的漩涡,历史上曾饱经战乱。

进入21世纪,地区各国发展的差距拉大,矛盾增多,资源分布和财富分配的不平衡以及阿富汗战争的影响,使这个地区很容易发生新的冲突和动荡中亚的安全领域中向来不乏地区“热点”,从20世纪90年代的塔吉克斯坦内战、“三股恶势力”的蔓延与合流,到21世纪前10年的大国地缘政治“游戏”、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事件”、吉尔吉斯斯坦两次导致政权易主的大骚乱,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和深切担忧  要保持一个地区的稳定,既要防止受到外部的威胁与侵害,又要避免内部的动乱与冲突当前乃至未来若干年内,关系到中亚地区能否保持稳定的热点问题主要有:  (一)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动荡  经历了2010年4月的暴乱和6月的南部骚乱以后,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机器一度近乎瘫痪,中央政府的权威损失殆尽 10月10日 的议会选举虽然如期举行,但局面比较混乱,没有显示国家的政治生活开始走向健康化①选举的结果出人意料,以南方为根基的、具有浓厚民族主义色彩的“故乡”党得票率最高,成为议会第一大党,领先握有行政资源的社会民主党;  而在推翻巴基耶夫政权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极力推动向议会制转变的捷克巴耶夫所领导的“阿塔-梅肯”(祖国)党仅排名第五。

列第三、四位的是库洛夫领导的“尊严”党和巴巴诺夫领导的“共和国”党参加选举的29个政党中,只有上述5个党达到进入议会的门槛,其余未能达到5%的政党又联合起来,向当局施加压力,要求重新计票在这种情况下对选票进行了近1个月的“审核”,到11月初才公布选举的正式结果根据得票率,5个政党在议会中的席位分配为:故乡党—28席、社会民主党—26席、尊严党—25席、共和国党—23席、祖国党—18席  由于需要至少三党联合才能取得组阁权,吉新政府的产生一波三折吉尔吉斯斯坦过渡时期总统奥通巴耶娃先是授权社会民主党主席阿坦姆巴耶夫组织执政联盟,经过一个月的讨价还价才组成了社会民主党、祖国党和共和国党的联盟,结果因提名捷克巴耶夫任议长未能得到半数议员的支持,联盟解体奥通巴耶娃又授权巴巴诺夫组织执政联盟,结果是“故乡党”加入执政联盟并得到议长位置,阿塔姆巴耶夫如愿当上总理,而尊严党和祖国党成为反对派,说明过去反巴基耶夫的联合阵营再度破裂反对派和未进入议会的党派(背后是复杂的家族势力)对选举不满,可能采取过激行动;  执政的政治力量因权力划分也可能出现反目,各种政治力量的争斗会趋于白热化巴基耶夫出走,并没有缓解国内南北方的矛盾,在民族冲突也被某种势力激发起来以后,南方已经成为随时可能再度爆炸的火药桶。

针对乌兹别克人的血腥冲突让邻近的乌兹别克斯坦难以置身事外,如果打出“保护”乌兹别克居民的旗号进行干涉,可能造成可怕的连锁反应另外,官员的腐败和民生的凋敝,让吉尔吉斯斯坦很难走出旷日持久的政治危机  (二)极端势力和跨国犯罪  宗教极端势力和毒品走私等跨国犯罪活动这两大威胁实际上已经困扰了中亚国家不止10年,与阿富汗的局势密切相关之所以合而为一,主要是二者已经很难分开,极端势力和恐怖分子利用毒品贩运筹措资金,国际犯罪集团利用极端势力和恐怖活动搅乱中亚的边境防卫,保证“毒品运输走廊”的畅通中亚的极端势力经过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膨胀和本世纪初年的蛰伏以后,目前有了再度兴风作浪的良机以“伊斯兰解放党”为代表的宗教极端势力已经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站稳脚跟,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使宗教极端组织如鱼得水  美国和北约为如期撤军,2010年开始向阿富汗增兵,加大军事打击力度,一些活跃在境外的中亚恐怖分子开始“回流”,躲到中亚的山区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简称“乌伊运”)和其他一些恐怖组织不仅延续过去的活动方式②,而且进一步国际化同时,阿富汗大量生产的毒品需要经中亚走私贩运出去,国际犯罪集团要与极端组织联手破坏塔吉克斯坦与阿富汗边境的稳定。

由于阿富汗的形势短期内不可能好转,对中亚安全的消极影响也会持续多年2010年下半年塔吉克斯坦安全形势的恶化,第二大城市甘贾发生自杀式恐怖袭击,政府军在东部山区遇到武装团伙的袭击,原因是塔利班在阿富汗北部扩大影响并支持“乌伊运”向中亚渗透在吉尔吉斯斯坦的骚乱中,也有贩毒集团的积极参与  (三)中亚国家之间的“资源战”  中亚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分布非常不平衡,造成了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潜力的巨大差异,也是引发国家间矛盾和冲突的隐患近些年来“能源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③,作为油气输出国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不愿意向邻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提供能源,因为吉、塔两国没有足够的外汇来支付进口油气的高昂费用,致使吉、塔经常发生能源危机,以至于影响了国家关系目前的矛盾焦点更多地集中在水资源的利用问题上上游的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坚持建设大型水电站,要多截水以谋取经济利益,下游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国力相对较强,立场强硬,特别是乌兹别克斯坦不断向塔、吉发出警告,甚至采取经济封锁等手段进行威胁,导致矛盾升级历史上乌兹别克人和吉尔吉斯人为争水发生过械斗,如果上下游国家不能达成协议,更大规模的冲突有可能在未来出现。

  (四)费尔干纳地区的边界争端  中亚国家独立后一直致力于通过谈判解决彼此的边界划分问题,除了费尔干纳盆地以外,其他地区的划界相对容易,没有太多的争议费尔干纳为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三国交界地区,人口稠密,有1000多万人口,主要是乌兹别克人由于不少“飞地”的存在和灌溉水源的不足,让乌、吉、塔至今无法划定边界,已经在边境地区发生过小规模的流血冲突猖獗的走私活动和宗教极端组织的巨大影响,也给边界稳定带来很大压力,中亚国家因此经常相互封锁边界,甚至挖壕埋雷随着中亚国家内部民族主义情绪的上升,边界问题越来越敏感,可能导致中亚国家间更大规模的对抗  (五)错综复杂的大国关系  中亚地区与中国、俄罗斯、伊朗相邻,扼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冲”,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对世界上的主要国家来说,这里都具有不同寻常的经济和安全价值俄罗斯和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博弈持续了十几年,在能源和军事领域针锋相对,从输油管道的“西线”和“北线”之争到在吉尔吉斯斯坦“抢”建军事基地未来随着从阿富汗撤军提上日程和伊朗问题不断升温,中亚的地缘战略地位再次凸显中国对中亚的经济投入规模越来越大,欧盟的中亚新战略也不断注入实质内容,日本不放弃“日本+中亚”外长会晤机制的建设,土耳其成了2010年“亚信会议”峰会的东道国,印度积极寻求“北上”的立足点。

大国在中亚的利益犬牙交错,回旋余地越来越有限,出现碰撞的几率增加  上述问题成因复杂,牵连较广,每个问题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性的除以上问题以外,中亚安全形势还受到其他因素,特别是国际环境变化,包括西亚和南亚未来局势的影响有的政治、经济或社会问题,如政权的新老交替、国际市场和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和原料危机、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也可能引起安全领域的强烈震动,体现出中亚地区安全体系的脆弱性  二、中亚国家安全形势的基本走向  经过19年的发展变化,中亚地区已经不是一个整体,各国不仅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拉开了距离,在制度建设甚至价值取向上都出现明显的差异中亚国家独立后曾经尝试加强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构建地区性的安全框架,通过与一些大国和国际组织开展安全合作来弥补自身军事实力的不足俄罗斯、美国、北约等等都不断借用援助来换取影响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是目前维护中亚安全的最稳定的两大机制,但行动能力上都有缺陷,前者属于军事政治同盟,有互助性质和快速反应部队,但基本上由俄罗斯一国掌控;  后者有完备的打击“三股势力”构想和常设的地区反恐怖机构,多次举行联合反恐演习,但受限于不想承担军事干预的责任。

在地区性安全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未来中亚国家还要靠自己的努力来保障本国的稳定尽管一些安全威胁具有地区性,如极端势力、毒品泛滥、生态灾难和资源争夺等等,但具体到中亚五国,每个国家安全上面临的风险是各不相同的,其应对危机的能力也有明显的差异  (一)哈萨克斯坦有望保持政治和经济的稳定  根据2007年新修改的宪法,哈萨克斯坦的政治体制将转向总统议会制,要为“后纳扎尔巴耶夫时代”做政治上的准备,但这一进程被不断推迟,原因是纳扎尔巴耶夫的威望很高,他在世期间无人敢问津总统宝座部分议员已经倡议在2011年进行全民公决,把纳扎尔巴耶夫的任期延长到2020年12月支持纳扎尔巴耶夫的政治力量“祖国之光”党占据全部下院议席,已经在宪法中被赋予“民族领袖”称号的纳扎尔巴耶夫获得土耳其凯末尔式的“国父”地位只是时间问题,其在哈萨克斯坦政治生活中将长期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纳扎尔巴耶夫确定的内外政策会影响哈萨克斯坦今后很多年与俄罗斯的特殊“盟友”关系和吸纳了中国、美国的巨额投资也让哈在面临内外安全威胁时进退自如哈萨克斯坦的外部环境相对较好,与长期战乱的阿富汗不直接接壤,国内的宗教极端势力也相对容易控制。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哈萨克斯坦较深地卷入了吉尔吉斯斯坦的内政,与中亚另外一个大国乌兹别克斯坦的明争暗斗很可能会升级,在哈、乌矛盾的背后,是俄罗斯和美国的较量,这将对整个中亚地区的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二)乌兹别克斯坦内部的问题大于外部的威胁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的人口大国,拥有比较完整的经济体系和相对强大的军事实力与邻国相比,乌兹别克斯坦的防御能力目前来说占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不担心会遇到外来入侵的威胁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问题是国内尖锐的社会矛盾,强有力的控制方式不仅使经济的改革开放受到限制,也使政治领域的风险增大总统卡里莫夫依靠独特的治国理念,强调“稳定优先”,保证了政局长时间的基本稳定,但国内大量的失业人口和宗教极端势力的蔓延有可能一夜之间毁掉安定的局面卡里莫夫的强人政治使得其身后可能出现巨大的统治真空,来自不同地区的政治集团将为了权力归属展开明争暗斗,极端势力也会借机发难,进而导致整个国家甚至是中亚南部的动荡不安乌兹别克斯坦与阿富汗相邻,与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关系也不和睦,对俄罗斯缺乏信任以及亲近西方的政策特立独行,都使乌兹别克斯坦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充满现实的挑战  (三)塔吉克斯坦要警惕伊斯兰“革命”的危险  塔吉克斯坦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吉尔吉斯比较近似,在独立初年爆发过内战,尽管人心思定和总统拉赫蒙年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