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及说课稿-《绿》第一课时教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244094318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及说课稿-《绿》第一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案及说课稿-《绿》第一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案及说课稿-《绿》第一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案及说课稿-《绿》第一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案及说课稿-《绿》第一课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及说课稿-《绿》第一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及说课稿-《绿》第一课时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苏教版初中九上绿第一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散文教学的特点散文和其它文章不同,用分析法教学散文,会破坏文章的整体韵味和优美意境。而鉴赏散文就避免了上述缺点,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美感,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本文特点这篇散文精巧缜密的构思、优美明快的语言极具典型性,很值得欣赏;同时它又篇幅短小、内容浅易,适合鉴赏。教学目的:1、领略朱自清笔下的梅雨潭充满生命力、洋溢着勃勃生机的自然美,感受作者真挚充沛的情感。2、学习作者是如何选用恰当的动词来点染感情的波澜,从而达到情随景生,移情于景的。3、情感教育:感受绿色之美。培养热

2、爱大自然,珍惜绿色,珍惜环境的美好情怀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1、学会以段落阅读训练带动全文的阅读鉴赏的阅读方法。2、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教师导读、学生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曾学过朱自清先生的叙事散文背影,见过那饱含深情的父亲的背影;也曾学过他的写景散文春,领略到那五彩斑斓的美丽的春光。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著名游记散文绿,体会那绿意盎然、充满活力的秋水之美。好,让我们再次走近朱自清。二、作者简介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3、、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收在朱自清文集里。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继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教师的时期。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次年回国,仍担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该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

4、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字。散文代表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三、写作背景绿,写于1924年。朱自清在浙江温州省立第十中学教书,他写了一组总题为温州的踪迹的散文,绿是其中富有特色的一篇。当时,南方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在酝酿之中。尽管朱自清没有投身到革命激流中,但他对于中国社会的前途,刻刻都在关心着;对于以统一为大业的北伐,无疑也是抱支持态度的。他这一时期的思想,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反映在散文作品里,则表现为格调的明朗,节奏的明快和昂扬向上的生命活力。绿虽然只是写景文,但只要仔细品味,我们便能感受到作者的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

5、赤子之心。文章的题目“绿”,是指梅雨潭的绿,作者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四、朗读欣赏欣赏朗读,初步感知课文。五、字词处理GingjbliqingshGiz镶踞薄阴几绺穹倏皱缬尘滓yjshchynlngmuli挹掬什刹蕴蓄棱角明眸善睐惊诧:惊讶诧异。镶:把东西嵌进去或在外围加边。踞:蹲。绺(li):量词。复:再。格外:特别。倏:极快地,忽然。离合的神光:形容水光一闪一闪的,神奇莫测。妄:想不能实现的打算。着(zhu)实:确实。皱缬(Gi):潭水泛起波纹,好像有花纹的绸缎(微微)皱褶着。缬,有花纹的丝织品。尘滓(z):这里是指杂质

6、。蕴蓄:积累或包含在里面而未表露出来。挹:舀,把液体盛出来。明眸(mu)善睐:出自洛神赋。意思是指明亮的眼珠善于左顾右盼。眸,本指瞳人,泛指眼睛。睐,看,向旁边看。掬:两手捧(东西)。六、结构分析全文四段:第一段:开门见山,一语点题。第二段:从几个不同的观察点写梅雨瀑。第三段:从多个角度描写梅雨潭的绿。第四段: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旨。七、课文讲解:1作者写景的立足点有哪几个?每个立足点的观察角度是什么,分别写了什么景物?讨论明确第一个观察点:山边观察角度:仰视观察的景致:梅雨瀑听花花花花的声音看一带白而发亮的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第二个观察点:亭边观察角度:平视观察的景致: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从

7、亭,山,云,岩,草,瀑布,水花等方面勾勒出梅雨潭雄奇,幽峭的环境。第三个观察点:潭边观察角度:俯视观察的景致:梅雨潭的绿2问题探究一:这篇散文的文眼是什么?讨论明确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3问题探究二:文章开头就直抒胸臆:“我惊诧于梅雨潭之绿了”,但却没有直接写梅雨潭之绿,而是先写了梅雨瀑等梅雨潭周围的环境,到了第三段才浓墨重彩的写梅雨潭的绿,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讨论明确衬托,这是一种烘云托月的写法。作者以梅雨潭周围的亭、山、云、岩、草的美来衬托梅雨瀑的美,再以梅雨瀑的美。(描写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的绿的成因;描写“梅雨瀑”是用来作陪衬,以显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这种衬托手法我们

8、以前还在不少课文中学过,比较典型的是爱莲说中,用菊、牡丹从正反两方面来衬托莲。4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作者对绿的总的感受是什么?(提示从第三段中找出两个形容词)讨论明确醉人、奇异5作者怎样对“奇异”“醉人”的绿展开描写的?讨论明确多方设喻精雕细刻运用对比突出表现大胆联想升华意境比喻: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厚积着的绿;形状、深度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涟漪(静态)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微波荡漾(动态)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亮度、质地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色彩(纯净)6自由朗读这些比喻句,假如让我们来赏

9、析这些比喻句,你如何回答?试举例说明。讨论明确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梅雨潭水绿的波光的明亮和质地的柔软的特征,也写出了梅雨潭水绿的醉人的美,寄寓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7作者把梅雨潭的绿与哪些景物进行对比来突出表现梅雨潭的绿的招人喜爱的?对比的作用是什么?讨论明确通过对比,把梅雨潭的绿与北京的绿杨、杭州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波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梅雨潭之绿的浓淡相宜、明暗适度。8作者由梅雨潭的绿联想到了什么,找出相关语句。讨论明确我若能裁你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为眼,我将赠给那善

10、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了。作者由“绿”的轻盈、妩媚联想到轻盈、妩媚的舞女,如果轻盈的舞女再配上“绿”裁制的带子,便会“临风飘举”了。由“绿”的明澈,更想象出这明彻回使盲妹的眼睛复明,“明眸善睐”了。这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又使“绿”展现出新的意境。9请以“我若能”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能想象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讨论明确我若能取你为料,我将赠给那失意的画家,她必能妙手丹青了我若能编你为曲,我将赠给那美丽的哑女,她必能高歌欢唱了舞女翩翩起舞,绿带随风飘动;盲妹双目复明,顾盼神采飞扬。这绿真是太神奇了。10文中作者还联想到了什么?什么特点?讨论明确作者还想到了一个十二三

11、岁的小姑娘。活泼可爱。11作者满怀深情地为潭水起了一个名字女儿绿,是仿造玉石祖母绿而成的一个名字,将女儿绿换成祖母绿,如何?讨论明确“祖母绿”给人一种老气横秋的感觉,如同一个历经沧桑、面目枯槁的老夫人;而“女儿绿”清纯、鲜活、灵动,美貌可人,神韵悠长,充分的表达出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炽热而奔放的爱恋之情。12同学们再看看课文这里和前面在人称上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讨论明确因为一开始作者的感情还是比较收敛的,是站在旁观的角度,用相对冷静的笔调在描绘梅雨潭的“绿”,随着感情的迸发和投入,作者已失去了原有的冷静,而把自己完全融进了文章之中,完全融进了梅雨潭的“绿”之中。强烈的抒情需要使作者不自觉的改变了人称(因为这样更能表达自己对“绿”的爱恋)。13“绿”一般是什么的颜色?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讨论明确绿是生命的色彩,是大自然的色彩。由此可见这篇短小的游记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八、主题归纳:这篇短小的游记散文,通过热情地写梅雨潭的绿,抒发了作者对生机勃勃的绿的倾慕和向往,表现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九、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2.理解文章的比喻等修辞。8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