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市长顺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4014992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恩施市长顺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北省恩施市长顺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恩施市长顺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恩施市长顺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恩施市长顺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区别CH4和C2H4的方法最好是A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 B嗅闻它们的气味C通入溴水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点燃它们后,观察火焰参考答案:C2. 现由含硫酸镁和泥沙的粗食盐提纯氯化钠,可将粗食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过滤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加适量盐酸加过量Na2CO3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参考答案:B考点: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的分离、

2、提纯和除杂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含硫酸镁和泥沙的粗食盐提纯氯化钠,溶解后加NaOH除去镁离子,加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加碳酸钠除去钡离子,最后加盐酸,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含硫酸镁和泥沙的粗食盐提纯氯化钠,溶于水后,加NaOH除去镁离子,加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加碳酸钠除去钡离子,过滤除去钡离子,最后加盐酸,但碳酸钠一定在氯化钡之后,则合理的顺序为或,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分离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离子的性质及除杂的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碳酸钠在氯化钡之后,题目难度不大3.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3、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逆反应速率等于0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参考答案:D略4. X与X的两种微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B、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C、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相同D、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参考答案:C略5. 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将光亮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双氧水 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实验中铁钉做氧化剂 B. 实验中Fe2+具有还原性C. 实验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 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

4、+Cu2+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铁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铁是还原剂,A错误;B、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氯水,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铁离子,体现亚铁离子的还原性,B正确;C、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不是置换反应,C错误;D、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氧化性是Fe3+Cu2+Fe2+,D错误,答案选B。【名师点晴】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思路:判价态、找变价、双线桥、分升降、写得失、算电子、定其他。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们的变化情况。6.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X(气)b Y(气) c

5、W(气)d Z(气),若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1/2体积,再次达到平衡时,Z的浓度是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abcdCW的体积分数增大 DX的转化率降低参考答案:D略7. 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A2L CO和2LCO2B9g 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 CO2C标准状况下1mol O2和22.4L H2OD0.2mol H2和4.48L HCl气参考答案:B【分析】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Vm=22.4L/mol,根据气体含有的分子数N=nNA=NA=NA来计算【解答】解:A、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

6、同的分子数,故A错误;B、9gH2O的分子数N=NA=NA=0.5NA,标准状况下11.2LCO2的分子数N=NA=NA=0.5NA,即9g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CO2中分子数相同,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1molO2的分子数为NA,22.4LH2O的分子数不是NA,因为标况下的水不是气态,故C错误;D、0.2molH2的分子数为0.2NA,4.48LHCl气体在标况下的分子数才是0.2NA,题干没指名状态,所以4.48LHCl气体的分子数不一定是0.2NA,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摩尔体积的相关计算,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8. 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短

7、周期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1430.1120.1040.066主要化合价2326、22A. 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T H2RB. 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L QC. M与T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D. 离子半径:R2 H2S,即H2T H2R,错误;B、金属性Mg比Be强,则Mg与酸反应越剧烈,则相同条件下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为L Q,错误;C、.M与T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正确;D、镁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0,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离子半径: R2 L2,错误;故选C。.9.

8、 已知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5e?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15D、被氧化的氯原子数与被还原的氯原子数之比是15参考答案:C10. 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ANa2SO4溶液 B浓硫酸 C甲醛溶液 DCuSO4溶液参考答案:A11. 将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不能发生化学反应,静置后混合液分成两层,溴水层几乎无色的是A酒精 B己烯 C苯 D碘化钾溶液参考答案:C略12. 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周期1234567元素种数288

9、18183232请分析周期表与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预言第8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A18 B32 C50 D64参考答案:C略13. 下列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的是 ( ) A5Cl2I26H2O=10HCl2HIO3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MnO24HCl=MnCl22H2OCl2D2NaCl2H2O2NaOHCl2H2参考答案:B略14.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KNO3B. 该反应中C被还

10、原C. 若消耗32g S,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NAD. 若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则有0.75 mol物质被还原参考答案:D15.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了镅的一种新同位素 它和 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具有非常接近的相对原子质量 B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和电子数都不相同C比少3个中子 D它们互为同位素 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山西河东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那里有一个被称为“中国死海”的湖泊运城盐池。(1)该湖水含盐量极高,但其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 B、 C、 D、(2)一年四季,盐湖变换着不同的景色。春、秋两季

11、碧波万顷,湖水清澈;夏季气温高达,水位下降,生长的藻类使湖水变成了红色;冬季湖面上盐花丛生,洁白如雪。上述景色变换中包含的过程有 (填序号)。蒸发; 蒸馏; 结晶; 升华; 溶解、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根据上述材料及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序号):A、蒸馏法 B、萃取法 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D、分液法(1)将纯碱从氯化纳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 。(2)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3)用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最佳方法是 。(4)分离汽油和水的最佳方法是 。参考答案:(1)C (2)(1)C (2)A (3)B (4)D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

12、3个小题,共30分)17. 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的溶液(密度约为)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的物质的量为0.05mol。(1)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所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最之比 。参考答案:(1)10% (3分) (2)0.25 (3分) (3)3:2 (3分)18. 常温下,乙烯和另一种烃A组成的混合气体2mol在足量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mol CO2和4.8mol H2O试推测A的化学式以及混合气体中两种成分的体积比参考答案:A的分子式为C2H6,混合气体中乙烯和乙烷的体积比为3:2解:2mol混合气体充分燃烧生成4mo

13、l二氧化碳和4.8mol水,则1mol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2mol CO2和2.4mol H2O,则该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为:C2H4.8,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则另一种烃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且H原子数大于4.8,所以烃A只能为C2H6,设乙烯的体积为x、乙烷的体积为y,根据平均氢原子数可得:=4.8,整理可得:x:y=3:2,答:A的分子式为C2H6,混合气体中乙烯和乙烷的体积比为3:219. A,B,C,D均为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4,6,7,原子序数大小为DBAC。 C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核中有46个中子,它的气态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最高价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56。(1) 通过计算,确定C元素所在周期及族。(2) A,B,D是什么元素?参考答案:(1)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