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大候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3920885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大候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商丘市大候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大候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大候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商丘市大候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3、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同源染色体联会C有纺锤体形成 D着丝点分开参考答案:B2. 右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如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2的运输方向是I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与有关,细胞的癌变与无关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和的流动速度D若某毒素破坏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则会影响b过程参考答案:B3. 下列有关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方

2、法,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高倍显微镜观察C.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生态缸进行培养参考答案:C4. (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称为溶血性贫血;(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它们依次属于(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A B C D 参考答案:B5. 下图表示某一生物在某一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

3、下分析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无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图中f点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C图中e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呈衰退型ks5uD图中f点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参考答案:D6.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某种细菌对植物树叶的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等份,实验过程保持树叶湿润。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下表所示。哪种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 )序号实验处理甲乙方案一无菌条件自然条件方案二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自然条件方案三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先灭菌,然后接种某种细菌,最后置于适宜条件下A方案一B方案二 C方案三 D三个方案都不能达到参考

4、答案:C7. 如图中三条曲线能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细胞耗氧量、产生的尿量及酶活性变化情况的是()ABCD参考答案:D【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小白鼠为恒温动物,外界温度降低时,小白鼠为维持体温,需要增加代谢速率,所以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温度降低,则出汗变少,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恒温动物酶的活性基本不变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解答】解: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因为小鼠为恒温动物,所以当环境温度变化时

5、体内温度基本不变,因此小鼠体内酶活性基本不变,用表示温度降低,则出汗变少,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用表示低温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耗氧量增加,进而增加产热量,用表示故选:D8.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参考答案:D9. 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价值体现的是( ) A用芦苇、秸秆作原料造纸 B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体内培育转基因抗虫棉 C以石油

6、产品为原料生产化纤 D引进蜣螂消除草原上成灾的牛羊粪便参考答案:C10.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 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 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参考答案:C11. 下列情况可引起基因重组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换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儿子A. B

7、. C. D. 参考答案: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正确;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异位,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换,属于基因重组,正确;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属于基因突变,错误;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儿子,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错误。故选D。12. 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B生物圈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机制 C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湿地的蓄洪防旱、

8、调节气候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参考答案:D略13. 下列各项依次是实验用试剂、用该试剂目的和实验目的,其中错误的是 A无水乙醇:作有机溶剂,提取叶绿体色素 B健那绿:染色剂,观察叶绿体C龙胆紫:使核物质染色,观察有丝分裂 D0.3g/ml蔗糖溶液:洋葱表皮细胞失水,观察质壁分离参考答案:B略14. 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某系谱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1为杂合子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2为纯合子C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1为杂合子D该病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参考答案:B15. 细胞间和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受体

9、对信号的识别。图5(甲、乙)分别表示人体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下列有关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图5A图中细胞膜上的受体、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B雌性激素只能被特定的受体结合,从而使雌性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与图甲相似,即通过细胞内受体识别特定的激素D若图乙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方式,其中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参考答案:C16.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适用于下列哪些生物?( )噬菌体 乳酸菌 蓝藻 豌豆 A B C D参考答案:A17. 关于如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解旋酶作用于部位B. 处的碱基缺失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C

10、. 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75%D. 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AT)/(GC)的比例及其排列顺序上参考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DNA分子片段,部位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处是碱基对,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引起基因突变;部位为氢键。【详解】A、DNA解旋酶作用于氢键,A正确;B、处碱基对的缺失不会导致染色体变异,而是导致基因突变,B正确;C、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得到4个DNA分子,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其中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14N,另一条链含有

11、15N,其他2个DNA分子只含14N,因此子代DNA分子含15N的占50%,C错误;D、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AT)/(GC)的比例及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上,D正确。故选C。18. 2012年我国将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工作和生活,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太空育种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参考答案:D19. 病例一:某种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相当于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病例二:

12、乙酰胆碱是一种能引起肌细胞兴奋的递质,某种药物可以阻止乙酰胆碱的分解。以上两种情况分别会导致()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肌肉持续收缩 B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肌肉持续舒张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肌肉持续收缩 D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肌肉持续舒张参考答案:A20. 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生态系统是()ABCD 参考答案:C【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解答】解:抵抗力

13、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受到外来干扰后保持原状的能力越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抵抗力稳定性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21.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 )A同时发生于第一次分裂后期 B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后期C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末期 D前者发生于第一次分裂,后者发生于第二次分裂参考答案:A22. 有人把变形虫的核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短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特点后,预测出ad四个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推测理由。请选出预测现象和推测理由均正确的一个组合: 预测现象: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几天后核将再生,能正常活动 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后将死亡 c失去核的变形虫,虽将会反复进行数次无丝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 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将更加旺盛推测理由:核能抑制细胞的过度分裂 没有核的细胞也具备分裂的能力 如果没有核,就不能制造出合成众多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许多生物结构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Aa Bb Cc Dd参考答案:B23. 从某种生物中提取的一个核酸分子,经分析A占a%,G占b%,且a + b=50,C占20%,膘嘌呤共150个,鸟嘌呤共225个。则该生物肯定不是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