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理工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3754872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河源市理工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河源市理工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河源市理工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河源市理工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河源市理工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这句话反映了A鸦片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列强的侵略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的阶级矛盾C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参考答案:B2.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经历了五个演变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这一演变过程说明A.政治因素始终主导城市发展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城市功能C.重农抑商政策左右城市变迁D.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日渐削弱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据材料“有城无市,城中

2、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增强,故B正确。政治因素没有始终主导城市发展,故A排除。重农抑商政策属于经济政策,不是左右城市变迁的主要因素,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日渐削弱,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城市变迁3. 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其主要的共同点是()A国家元首都是国王 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D政府首脑都是首相参考答案:C近代英国国家元首逐渐失去行政实权,排除A项;美国内阁由总统任命,排除B项;德国政府首脑不对议会负责,而对德意志皇帝负责,排除D项。世

3、界各国的议会的基本职责是立法权,故选C。4. 假如你是一名战功卓著的将军,被周天子分封到鲁国任国君,你()A可以不去朝觐周王B可在鲁国领地征派赋税C不用随从周王去征战D不能建立自己的武装参考答案:考点:西周的分封制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被周天子分封到鲁国任国君”切入,结合分封制进行思考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有:诸侯的义务: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被分封诸侯有权在诸侯国内实行再分封在诸侯国内可设官员,建立武装,征赋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与义务,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与该题相关的分封制的分封对象,影响也要注意掌握5.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

4、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参考答案:A“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生产关系中已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是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BC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的准确理解,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这

5、是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6.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经济形态由农业过变成了工业国参考答案:C7.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商品是A洋纱和洋布B咖啡和可可C产于印度的茶叶D产于泰国的香米参考答案:A8. 敲窗人Knocker-up这一种职业出现在19世纪的英格兰,当时闹钟尚未发明,所以需要Knocker-up。敲窗人的工作是每天早上沿街挨家挨户敲窗户,以叫

6、醒要起床的男人们。每个被叫醒的人会给他几便士。材料中需要按时起床的男人们主要是() A为了准时到工厂上班B听广播关注天气情况C躲避德军白天的轰炸D石油危机致油料紧张参考答案:A9. 公元前4世纪,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他死后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莫洛的家人败诉。法官判案的依据是:A未成文的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参考答案:B10.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7、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C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D私人经济受到限制参考答案:B略11.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电话成为重要的通信工具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人们可乘火车外出旅行参考答案:D12. 如表是1931年9月18日后中国军民反对日本侵略的部分历史事件,这表明抗日武装部分历史事件东北军爱国官兵江桥抗战、双城狙击战、热河抗战东北抗日义勇军消灭日军古贺骑兵团战斗、进攻沈阳东塔机场战斗、攻克安达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第一军独立师攻占柳河县三源浦第二军独立师联合义勇军攻打安图县城第三军联合义勇军攻克方正县城关内地区的抗

8、日活动十九路军的淞沪抗战、察哈尔抗战、绥远抗战A.中国局部抗战的兴起B.东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C.东北抗战是全民族抗日先锋D.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参考答案:A【详解】从材料信息反映的东北的抗日武装,以及所开展的抵抗日寇的活动来看,“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东北已经兴起局部抗战。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是全民族抗日先锋,排除C项;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相持阶段,排除D项。13. 故宫养心殿有一对漆红圆柱,上面镌刻这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惟一以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幅楹联理解正确的是

9、( )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反映了统治者对集权的极端渴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正式写照A. B. C. D.参考答案:B14.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的意图是 A. 加强皇权专制 B.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 提高办事效率 D. 使各部门互相牵制参考答案:A15.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 )A、决定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B、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号召工农红军和人民进行民族革命战争参考答案:C16. 中国古化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

10、不胜数,据此可知,古代农耕经济A.形式多样B.自给自足C.精耕细作D.个体经营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可知,材料体现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正确;A、B、D都与材料无关,排除。17. 下面有四副有关五四运动的对联,其中哪一副对联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参考

11、答案:D18. 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这一观点的含义是: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参考答案:C19. 有学者这样描写一位前苏联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了。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他”是指A 斯大林B 赫鲁晓夫 C 勃烈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参考答案:D20. 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来从事丝绸产销业。由于生意兴隆,从而雇用了五位技术工人协助生产。这一历史情境最早应出现在:( )A.宋

12、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参考答案:C略21. 观察下面表格,它可以用来研究宪法修正案主题通过年份批准所用时间第一到第十权利法案179126个月零20天第十一各州免遭某些种类的起诉179511个月零3天第十二选举人团程序的变更18046个月零3天第十三禁止奴隶制186510个月零3天第十四公民身份、处罚程序和平等保护186824个月零26天第十五不因种族、肤色或曾为奴隶而拒予选举权187011个月零8天第十六国会征收所得税的权力191342个月零22天A英国君主立宪制B法国共和政体 C美国宪政 D德国君主立宪制参考答案:C22.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

13、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B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参考答案: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解答: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14、召开,我国进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3. 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参考答案:C材料“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反映的是主体情感上的好恶,同样会直接影响到人的认识活动,造成认识上的片面性,因此“人的认识应当力避”,要排除干扰,独立思考,故A项正确;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排除。点睛:高考历史文言文材料题主要考查两种能力,其一是通过文言文材料考查学生史料分析、归纳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另一种是借助文言文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