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一诊”模拟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3754792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三“一诊”模拟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届高三“一诊”模拟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届高三“一诊”模拟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届高三“一诊”模拟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届高三“一诊”模拟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三“一诊”模拟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三“一诊”模拟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重庆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一诊”模拟联合考试化学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022年1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V-51一、选择题:本题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年我国取得让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化学功不可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嫦娥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氧液氢推进剂,产物对环境无污染B.我国成功研制出多款新冠疫苗,采用冷链运输疫苗,以防止蛋白质变性C.“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的腔体采用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

2、无机非金属材料D.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全合成技术,可减少向空气中排放形成酸雨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中子数为2的氢核素:C.甲酸乙酯的键线式: D.的电子式: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溶液通入足量:B.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C.用溶液吸收少量:D.溶液与足量的溶液反应:4.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B.液态水完全变成水蒸气,该过程破坏共价键的数目为C.常温下,的溶液中,体系中的数目为D.常温下,浓硫酸加入足量的,该过程转移电子数为5.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条件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3、B.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工业生产中选择进行该反应是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及原料的平衡转化率D.该反应每生成可释放热量,工业上利用热交换器将放出的热量来预热反应前的原料气(和),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6.我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报道了化合物1催化氢化机理。由化合物1(催化剂,固体)化合物2(中间产物,固体)过程的机理和相对能量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化合物1与反应生成化合物2相对能量曲线A.该过程中形成的共价键数目没有变B.图中与化合物2互为同分异构体C.过程为化合物1化合物2过程的决速步骤D.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7.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4、) 甲 乙 丙 丁A.图甲装置中将C管位置提高可用于检验装置气密性B.用图乙装置蒸干次氯酸钠溶液制备次氯酸钠晶体C.关闭丙装置中弹簧夹K,该装置可用于临时储存气体D.图丁装置中圆底烧瓶内装入自来水可以制备蒸馏水8.从中草药中提取的calebinA(结构简式如下)可用于治行阿尔茨海默症,下列关于calebi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alebinA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B.calebinA最多与发生加成反应C.calcbinA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D.calebinA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的两种水解产物互为同系物9.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

5、素,Y和R同主族,R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X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为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的是:B.Z、Y形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的化合物中一定只含离子键C.可通过与溶液的反应证明非金属性D.R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10.下列实验中,根据对应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向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肯定含有B向装有电石的烧瓶中,滴入饱和食盐水,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溴水褪色证明产生了乙炔C取少量浓硝酸加热分解,将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再用集气瓶收集气体,

6、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能支持燃烧D向酸化的淀粉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变蓝氧化性: 11.实验室利用废旧的液晶显示器设计实验制备无水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废旧显示器除了含有二氧化硅外,还有、等物质,其中铈有、两种价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流程中作氧化剂B.由上述流程可以推测C.上述流程中的系列操作1主要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D.上述流程中操作2可以是:与固体混合充分加热12.常温下X为一种常见气体,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均含有同种元素,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为单质铁,则X可能是B.若a为简单气态氢化物,则X可能为C.若X为,a为非金属

7、单质,则a可能是SD.若a、b、c均为化合物,且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a只能为13.羟基自由基()是自然界中氧化性仅次于氟的氧化剂。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能将苯酚氧化为、的原电池电解池组合装置(如图),该装置能实现发电、环保二位一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b电极附近减小B.a极参与反应,理论上通过质子交换膜的数目为C.d极区苯酚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D.右侧装置中,c、d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相同条件下)为14.常温下,向某浓度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已知浓度的溶液,溶液中 ,x为、与溶液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为曲线与曲线的交点,此时溶液中B.整个过程中不变C

8、.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与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D.b点为曲线与曲线的交点,b点对应的为二、非选择题:共58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第15题至第17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18题、第19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3分。15.(14分)叠氮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用于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素药物和用作汽车安全气囊中的气源。实验室可通过以下流程制备,并测定其纯度。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制备氨基钠(),实验装置如下所示:已知: 易水解且易被氧气氧化(1)仪器a的名称是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装置B中的试剂为_,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一

9、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3)某同学认为上述装置有缺陷,请提出改进措施_。.制备(4)将中制备的与在时反应生成,和,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_;制备时选用不锈钢材质的容器而不用玻璃材质的主要原因是_。.测定的纯度称取产品,用适量稀硫酸溶解后配成溶液A;取溶液A.加入足量的溶液,产生,同时得紫红色溶液B;向溶液B加入足量溶液消耗过量的溶液,然后以淀粉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产生的,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溶液。(已知:被还原成;)(5)上述步骤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6)所得产品的纯度为_。16.(14分)我国是少数几个拥有石煤资源的国家之一,工业上以伴生钒的石煤(主要成

10、分为,含少量、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钒的主要流程如下:己知:难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向石煤中加纯碱培烧,将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_。(2)“除硅、磷”。用溶液除硅、磷时,、会形成、沉淀。常温时,若除硅、磷后的溶液中时,则此时溶液中_。(3)“沉钒”。该操作产生的滤液中,两种主要的溶质阴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得到的滤渣需洗涤后再灼烧,检验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4)“灼烧”。灼烧最终可得到。研究表明该分解过程分为四步,每一步产生和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某实验小组取固体进行热重分析,剩余固体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若剩余固体的化学式用表示,请回答:则时

11、图中a的数值为_;写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5)“还原”。在高温真空条件下,用高纯铝还原,可以生成钒单质,由此可推测金属性_V(填“”“”“”或“=”)。理由是_。.下图是某科研团队设计的光电催化反应器,实现了由制得异丙醇(常温下为液态)。其中A极是电极,B极是电极。(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填字母)。A.该工艺涉及的能量转化形式只有两种B.该工艺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环境保护C.图中A电极为正极,且只有碳元素在A极被还原D.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转化率(4)写出A极由制异丙醇的电极反应式_。该反应器工作一段时间,若A、B两极分别收集到标况下和的气体,则此时理论上制得的异丙醉的质量为_。(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第18题和第19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8.【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铜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2)已知高温下比稳定,从核外电子排布角度解释高温下更稳定的原因_。(3)配合物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配体的空间构型为_。C、N、O三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用元素符号表示)。(4)铜晶体中铜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1所示,则晶体铜原子的堆积方式为_。 图1 图2(5)M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铜与M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2所示(白球代表铜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