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243753492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蹒跚(pn)愧怍(zu)吊唁(yn)罄竹难书(qn)B、嶙峋(xn)两栖(x)老妪(y)风雪载途(zi)C、荒谬(mi)仄歪(z)阻遏(y)毛骨悚然(sn)D、尴尬(n)潮汐(x)伧俗(chn)在劫难逃(ji)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鞠躬遗骸锐不可挡张皇失措B、狼藉烦躁荡然无存消声匿迹C、轩榭藩篱惟妙惟肖因地制宜D、归咎喷嚏铸剑为犁穿流不息3.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推崇:重视某人的思想、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以很

2、高的评价)。B、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煞它风景:破坏了一个地方的风景)。C、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一个接一个)。D、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驻足:停止脚步)。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叶圣陶所著的苏州园林是一篇出色的说明文。作者用散文化的语言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B、在奇妙的克隆一文中,作者对大家熟悉的事例加以细致的解释,把对一般人而言比较生僻难懂的前沿科学“克隆”技术讲得通俗易懂。C、王维的五言律诗使至塞上是一首

3、边塞诗,其颔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色彩鲜艳,线条简洁,勾画出一幅大漠落日图。D、记承天寺夜游是苏东坡贬官黄州期间写的。作者用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旷达的心境。5.默写(1)被曹雪芹写红楼梦中,以香菱口吻加以赞叹的是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 。(2)陋室铭中,表现作者鄙弃官场生活的句子是:,。(3)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是:,。(4)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 。(5)答谢中书书,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 。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这学期要求阅读的名著,你读了吗?故事取材于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亲身经历。小说主

4、人公是:。小说中有一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请你填充完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也不因。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二、阅读(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月色入户()(2)念无与为

5、乐者()(3)盖竹柏影也()(4)相与步中庭()8.写出包含有加点词相同词义的成语各一个。(1)相与步于中庭(2)月色入户(3)怀民亦未寝(4)念无与为乐者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C、盖/竹柏影也 D、庭下/如积水空明10.翻译下列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文中写景的句子是,它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的对象是。1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闲人”你是如何理解的?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向生命鞠躬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

6、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

7、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

8、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11)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

9、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12)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13)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13.第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14.这篇小说哪一个词最能表现蚂蚱生命力的顽强?文中的哪一个细节可以证明?15.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答:难以想象鞠躬16.怎样理解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17.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是否赞

10、同?为什么?(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入睡做梦,是人人都有的经验。梦究竟是怎么回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一种通俗而较为科学的解释。无论怎么光怪陆离的梦境,都是大脑活动的反映,总是和人的经历、想象和心理特点有所联的。佛洛伊德认为,梦是心理活动的反映。巴甫洛夫认为,“梦就是过去各种刺激的痕迹,它们现在以最料想不到的方式组合起来”,强调是生理反应。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梦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更确切地讲,是感觉敏锐、情感丰富而擅长形象思维的右脑,在摆脱了善于归讷、判断等逻辑思维的左脑作用时,独立处理资讯

11、的结果。在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交互制约、补充作用,使我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情”合“理”;而夜晚做梦时,左脑休息抑制,右脑就“不受干扰而自由地”处理资讯,往往就会有“情”无“理”,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甚至离经叛道的梦境。这种非正常逻辑的资讯编辑处理,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或令人惊喜意外、或紧张恐惧、或兴奋行动、或悲戚哀伤的梦而已。而对于诗人、作家、另外一些艺术家或科学家,则可能会是飞来灵感和启示,因此流传着许多梦笔生花的美谈。如庄周化蝶、杜甫梦乡、李贺梦月;莫扎特作曲、梵高作画、斯蒂文森写化身博士、凡尔纳写八十天环游地球也都有梦中命笔的传说。艺术创作本以形象思维见长,右脑“独创”而

12、命笔,应不算离奇,但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家,也因梦而得“科学启示”,似乎有点奇怪。其实深思一下也可明白,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很多时候就是要对原有的“科学”要有新的认识,甚至要否定,不太循规蹈矩的右脑往往比左脑更敢于创新、突破。我们都知道有几个著名的“科学的梦”:凯库勒梦见碳原子跳着像首尾相咬的蛇一样的环舞,从而悟出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从而揭开了有机化学史上的光辉的一页;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像小孩纵横排列的队伍,导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还有笛卡尔、爱因斯坦都做过“科学的梦”。从梦的科学和科学的梦明白梦是怎么回事,也可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清醒的白天不妨大胆突破陈规旧章,突破“逻辑思

13、维”,也许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就会在“白日梦”中给我们灵感和启示。(有删改)18.为什么说梦“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19.第段中加点的“合情合理”应如何理解?20.以“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为题有什么好处?21.文中列举了诗人艺术家“梦笔生花”的故事和科学家的“科学的梦”,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三、写作22.每个人心中都有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老师、朋友的几句良言;也许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许是一张泛黄的旧照片;也许是一首被淡忘的歌曲,也许是自然界中的某一景致都可能拨动我们的心弦,触动我们的心灵,打开记忆的闸门。请以我心中的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

14、)文体自选,600字左右。参考答案期末试题BA2.C3.B4.C5.略6.保尔(保尔柯察金虚度年华而悔恨碌碌无为而羞耻7.户:单扇的门,泛指门。念:想,想到。盖:表示推测。相与:一同,共同。8.(1)闲庭信步(2)门当户对(3)前所未有(4)念念不忘9.A10.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比喻,月光12.“闲人”是指政治上不得志的闲人,也大自然的主人,有闲情雅志的人。作者因为“闲”,能处于功名利禄之外而能发现并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但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小官,有雄才大略却壮志不能

15、酬,心忧国事。自谓“闲人”,表达了作者悲凉苦闷又自嘲自解的思想感情。13.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这么冷清的环境蚂蚱求生的不易,更加让人震撼。14.震撼震惊奇迹描写蚂蚱拼命求生的坚强毅力时候的细节15.认为它是害虫轻视难以想象对蚂蚱求生的毅力感到惊讶被强烈震撼鞠躬16.鞠躬既是作者对蚂蚱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毅力的钦佩也是对蚂蚱的歉意,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乃至生命的代价教育了作者父子。17.不完全赞同。首先蚂蚱是害虫这是人类从自己角度对它进行的界定,有其合理性,但是任何生物在世界上都有其生存的权利,也是大自然的一员,特别是求生的本能对作者父子也起到了震撼教育作用。18.因为做梦时右脑可不受左脑干扰而独立自由地处理资讯。19.指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的交互制约与补充作用,人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乎常态。20.既概括了的主要内容,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启发人们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21.共同之处:都是右脑在摆脱了左脑作用后,获得灵感和启示,有所突破和创新的结果。启示:在学习、生活中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限制,勇于创新。22.按照第一单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