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1992****829 文档编号:243747341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月亮上的足迹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记实报道。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登月成功后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这篇记叙文将记叙的要素和顺序交代得清清楚楚。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准确地概括课文内容的要点是本文的学习重点。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 态度、 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 用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教学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情分析: 指导学生在快速阅读中中获取文中的信息,提取课文主要内容;还要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

2、的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片和相关录相资料。教学过程:28一、导语激趣,引人课题。教者出示宇航员拍摄到的月球地貌的图片。有条件的,也可以播放一段宇宙飞船探访太空的录相资料。先简要解说图片内容。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图片资料是怎么得来的吗?对,是我们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拍摄的。 (或是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过程吗?让我们一起学习月亮上的足迹。(板书课题、作者)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学习词语,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造句。畅谈:尽情地谈。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着。 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

3、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2、指名学生用上列词语造句。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2.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指名学生回答第 1 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择其要点板书。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升空前的准备( 3、 4):升空前气氛、登机飞向月球( 5 一 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登月成功( 10-15 ):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返回地球( 16 一 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登月感受指名学生回答第 2 题,其他同学在书上作好标记。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检查登月器的着

4、陆情况。采集月壤和月岩。树立登月纪念碑。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插上美国的星条旗。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明确: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有关表示时间的短语在书上圈点。4、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敬佩。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2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 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

5、大的飞跃。 你是怎样理解的?明确:第 1 题,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第 2 题,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稍作归纳。 一小步 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已是三十一年前的事了。时光飞逝,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止过,你知道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其

6、他成果吗?让学生谈谈,互通有无,增长见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五、课堂总结这篇记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三。七、板书设计:八、课后反思月亮上的足迹概述意义1、准备2、升空登月过程3、成功4、返航总结意义课题:科学24 小时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是作者在1980 年为科学 24 小时杂志创办写的发刊词。文章以浓郁的文学笔调,

7、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为读者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 “ 24 小时”, 并蕴涵着深厚的人生哲理,是一篇融科学性、 知识性、 文学性、 人文性于一体的科普佳作。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课文涉及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并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品味本文的语言。教学重、难点 :目标 3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可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地理课所学内容,掌握有关的知识,并学习本课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还要启迪学生珍惜时间、刻苦学习。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

8、景,激情导入宇宙间,似乎一直就在奏鸣着一种永远不会终了却又听不见的奇妙乐曲。它用那强烈而轻快的旋律,伴和着所有星星自转与相互绕行的优美舞步。这就是时间。人们常说, “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胜利” ,如何把握时间去珍爱生命,争取人生一个又一个成功呢?学习本课,你会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梳理本文思路。( 2) 借助注释、词典,理解并掌握下列词语。奏 鸣 晨曦妩媚屏息聆听普照寰宇谆谆诱导斤斤计较( 3) 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探究研讨( 1) 本文介绍了哪些“科学24 小时”的相关知识?蕴涵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2) 本文语言

9、生动形象,简洁准确。请找出文中你喜欢的语句,并做简要分析。四、拓展运用。请同学们想一想有关时间的格言、谚语,积累语言,同时结合课文谈谈体会,感悟时间。五、课堂总结。学生小结六、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之二、三七、板书设计科学 24 小时(一 )科学 24 小时相关知识:1、由来2、规律、特点3、过渡(二)发出号召,点出宗旨八、课后反思课题:山市教材分析: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学习

10、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批丽的幻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学习目标 2、3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主要以诵读为主。因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尚在初始阶段,所以要求学生诵读课文,以积累材料,培养语感为重点;至于文言字词和语法的要求,则尽量放低或基本不做要求。课前准备 :幻灯片投影字词作者简介语句揣摩练习。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磁带、幻灯片投影。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描绘过许多奇幻的神话,沙漠中一夜之间建筑起宏伟的宫殿,美丽的城池,这些神话

11、是人类想象力的伟大产物,但我想也是古时候的人们对未知的海市蜃楼的描绘与神化。现实世界中许多人都听说过海市蜃楼这个词语,但却无缘目睹这种神奇。有道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的奇观呢 ?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这山市的奇妙吧!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听录音朗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2、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习文言文,“研讨与练习”所列字词: 孤塔耸起插青冥碧瓦飞甍历历在目风定天清一切乌有直接霄汉黯然缥缈三、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 学生在自由诵读和教师的学法指

12、导下,自由地进行初读、再读、三读后开展竞读。每小组推荐同学进行朗读比赛,各组对每组参读的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看注释讲内容,直译即可。各小组互相帮助,理解句子的含义。 学生讲述内容后,各组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解答。教师适时点拨,并加以补充。四、课堂总结: 学生小结五、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二六、板书设计七、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检查基础知识: 生字词语及文学常识二、精读课文,鉴赏创新 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样一幅神奇的画面。学生相互研究讨论后,教师可帮助明确。纵观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结尾照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

13、”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 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让学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会是一幅什么美景呢?可以让绘画好的同学画出,在班里展示欣赏。然后总结补充:其实,美的东西也许留在想像中会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时无画胜有画。文中描绘危楼的句子是:。描绘危楼渐失的的语句是:。三、质疑问难,讨论探究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怎样欣赏感受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学解释其中的道理?那时侯的人为什么会把“山市”称为“鬼市”?四、拓展延伸:请用自己的话向同学和老师们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五、课堂总结山市一

14、文是描写作者家乡的山市情况。文章写出了山市由起到灭的变化过程和美丽景色。文章按由晴及阴、由阴及晴、由下而上、由上及下、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极有层次而精彩生动地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美妙奇特的山市蜃景的变换过程。六、布置作业:继续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故事。可以读读蒲松龄的其他文章,了解其创作风格。体味探究: 七、板书设计山市1、 初 生2、发展3、高潮4、尾声八、课后反思第五单元单元引领: 这个单元所选的课文,体裁丰富,有童话、神话、寓言和新诗等,都是描写想像世界的作品,是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出来的“别一世界”。这些课文通过虚构的故事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恶丑的鞭挞。课题: 郭沫若诗两首教材分析:郭沫若诗两首选的是天上的街市和静夜,它们都短小、精粹,清新、优美,适合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追求理想、追求美的愿望。它们的结构、手法和情调都颇为类似,可以进行比较教学。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静夜先描绘静谧的夜景,然后放飞想像,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