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3419811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汉中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陕西省汉中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陕西省汉中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汉中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汉中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汉中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躺在童谣里的纺车范烛红我的童谣里静静地躺着一架老纺车。在老屋寂然的阁楼里,在时光悄然打开的某个缺口,老纺车浸润着岁月深处的暗香,镌刻着沧桑往事的疼痛与甜蜜。在经历了极其困难的岁月后,纺车早已没有了实际的用处,但却成为一种更为珍贵的象征。 那年冬天,母亲在生下二弟后,将约摸三岁的我交给了祖母。从此,不知多少个白天和黑夜过去了,细数着时间的串串念珠,描摹着年华流水般的步履,不谙世事的我开始在祖母温暖的怀抱中快乐地成长。 记得那些日子,祖母教我唱过许多朗朗上口的童

2、谣。“月光堂堂,照见汪洋。汪洋之水,漫过方塘,方塘莲子香。”尤其是那些至今还萦绕在耳边的最具抒情色彩的伴奏祖母端坐在纺车前摇出的嗡嗡的纺线声;墙角秋虫恣情的呢喃或冬夜火盆里栗炭发出的噼啪的脆响;村庄尽头的狗吠或屋檐下滴滴答答的雨水声宛如嘹亮的螺号,宛如悠扬的琴音,宛如至纯的和弦,惟妙惟肖,伴梦入怀,那是一个农家小孩所拥有的最完美的音乐盒。 严寒的冬夜,祖母面容安详地坐在小凳上,右手自如地摇着车轮的把手,左手也力道均匀地拿捏着那些被拧成了长筒形的棉芯,就那么娴熟地一拉一送、左右开弓,且节奏温柔,动作稳重,顷刻间棉皮乖乖地变成了细长的线,尔后一圈一圈地绕到了车前的坨子上,最终长成一副臃肿可爱的“小

3、胖子”模样。我蹲在祖母膝边,偶尔会往火盆里丢些橘皮、稻谷或玉米粒什么的,瞬间遂有沁人心脾的幽香在整个屋子里氤氲开来。每每此刻,祖母会稍事休息,我便站起身来捏着小拳头给她捶捶背,捶捶腿。彼时,在昏黄的灯光下,我看到祖母慈祥的微笑在火光中跳跃永远不会忘记,某年家里耕田的小黄牛突然夭折,父亲心急如焚地四处凑钱重新买牛,祖母默不作声地将她老人家常年纺线织布攒下的钱悉数拿出,交到父亲颤抖的手中。父亲说啥也不要,祖母只说了一句“没啥,纺车还在,一切都会再有的”。父亲哭了,祖母依然面带微笑。 春天的时候,我的童谣里会增添一种更具韵味的伴奏。大约是父亲将选好的良种撒向秧床的日子前后,燕子们归来了。白天它们从门

4、缝里进入,先栖息在木楼底下的纺车上,稍释疲惫后仔细检查往年的巢穴,重又飞出门,忙着去拣枝、衔泥、修补旧居了。晚间,聆听着祖母的纺车声,它们还在不停地劳作。在它们欢快的叽喳声中,我经常抬头冥想:它们怎么每年都记得飞回来而不会迷路呢?难道它们没想过另寻新址重筑爱巢吗?我想,一定是这些年来,它们也听惯了祖母的纺车声了吧。 当祖母的簸箕里那些胖胖的线坨愈来愈多的时候,燕子们温暖舒适的巢穴中也有新的生命探出了头。起初,小家伙们会在父母目之所及的视野里欢快地练习飞翔。 当袋袋棉皮被祖母纺成细线又织成卷卷布匹的时候,我也渐渐长大,走出老屋告别祖母走向了更远的天地。而我身后铺开的那张思念的网,又何尝不是祖母用

5、她那无比牵挂的目光所织就的呢? 如今,循着魂牵梦绕的纺车声,我像候鸟一样归来,可祖母早已不在。唯有眼前的老纺车,在时光碎片的剥落处,透过生活厚重的尘埃,久久地折射着生命的灼灼华光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本文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题意,虽然没有表达对纺车的态度,但“静静”二字奠定了整篇散文的氛围基调。B第段中的“岁月深处的暗香”和“疼痛与甜蜜”暗示了下文作者不仅写纺车,更要通过纺车表现那段难忘的生活岁月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记。C文中多处写到祖母的微笑,是她性格的主要外在表现,其中第段结尾的微笑体现了她对父亲的安慰以及对人生不幸的无奈心情。D文中第段写燕子回来修补巢穴

6、的细节,表现了祖母的人格对燕子的感染,有效地衬托了祖母的勤劳品格。E从文中看,纺车古朴深邃,宁静安详,如同祖母的形象;在结构上纺车也是文章的线索,是“我”对祖母的深厚情感的载体。17文章标题“躺在童谣里的纺车”中“童谣”有什么含义?(4分)18文章第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任选两种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9文章第段说:“纺车早已没有了实际的用处,但却成为一种更为珍贵的象征。”请联系全文探究纺车的象征意义。(8分)参考答案:16、CD(4分)17、童谣有两层含义:一是真实的童谣,祖母一边纺线一边唱给“我”听的童谣;二是指“我”在祖母关怀中快乐的童年岁月。(4分)18、答案示例:(1)引用:既照应

7、了标题,又增强了童趣,丰富了内容,增加了文气;(2)比喻:将纺线声、秋虫声、栗炭声、狗吠及雨水声等构成的伴奏,比作“音乐盒”,表现了“我”对祖母的依恋,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3)拟人:“墙角秋虫恣情的呢喃”,赋予“秋虫”以人的情感,富有童趣与诗意,表现“我”童年时快乐的心情;(4)排比:写声音“宛如”“螺号”“琴音”“和弦”,既是比喻,又形成排比,生动形象,句式整齐,写出了静谧而温馨的画面,动静结合,很有意韵。(如答其它,言之成理即可。答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4分。)19、纺车是勤劳朴实的祖母的象征;在“我”缺少父母关爱的童年中纺车成为亲情的象征;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纺车又是“我”童年欢乐岁月的

8、象征;在全家处于困境时受到祖母的感染,纺车是希望和不屈不挠的力量的象征。(每一点都应扣原作分析,答对两点,并有具体分析,即可给满分。如答其它,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8分)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晚饭花汪曾祺(1)在油坊堆栈和夏家之间,是王玉英的家。(2)王家人很少,一共三口。王玉英的父亲在县政府当录事,每天一早便提着一个蓝布笔袋,一个铜墨盒去上班。王玉英的弟弟上小学。王玉英整天一个人在家。她老是在她家的门道里做针线。(3)王玉英家进门有一个狭长的门道。三面是墙:一面是油坊堆栈的墙,一面是夏家的墙,一面是她家房子的山墙。南墙尽头有一个小房门,里面才是她家的房屋。从外面是看不见她家的房

9、屋的。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天井,一年四季,照不进太阳。夏天很凉快,上面是高高的蓝天,正面的山墙脚下密密地长了一排晚饭花。王玉英就坐在这个狭长的天井里,坐在晚饭花前面做针线。(4)李小龙每天放学,都经过王玉英家的门外。他都看见王玉英(他看了陈家的石榴,又看了“双窨香油,照庄发客”,还会看看夏家的花木)。晚饭花开得很旺盛,它们使劲地往外开,发疯一样,喊叫着,把自己开在傍晚的空气里。浓绿的,多得不得了的绿叶子;殷红的,胭脂一样的,多得不得了的红花;非常热闹,但又很凄清。没有一点声音,在浓绿浓绿的叶子和乱乱纷纷的红花之前,坐着一个王玉英。(5)这是李小龙的黄昏。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6)

10、李小龙很喜欢看王玉英,因为王玉英好看。王玉英长得很黑,但是两只眼睛很亮,牙很白。王玉英有一个很好看的身子。(7)红花、绿叶、黑黑的脸、明亮的眼睛、白的牙,这是李小龙天天看的一张画。(8)王玉英一边做针线,一边等着她的父亲。她已经焖好饭了,等父亲一进门就好炒菜。(9)王玉英已经许了人家。她的未婚夫是钱老五。大家都叫他钱老五。不叫他的名字,而叫钱老五,有轻视之意。老人们说他“不学好”。人很聪明,会画两笔画,也能刻刻图章,但做事没有长性。教两天小学,又到报馆里当两天记者。他手头并不宽裕,却打扮得像个阔少爷,穿着细毛料子的衣裳,梳着油光光的分头,还戴了一副金丝眼镜。他交了许多“三朋四友”,风流浪荡,不

11、务正业。都传说他和一个寡妇相好,有时就住在那个寡妇家里,还花寡妇的钱。(10)这些事也传到了王玉英的耳朵里,连李小龙也都听说了嘛,王玉英还能不知道?不过王玉英倒不怎么难过,她有点半信半疑。而且她相信她嫁过去,他就会改好的。她看见过钱老五,她很喜欢他的人才。(11)钱老五不跟他的哥哥住。他有一所小房,在臭河边。他成天不在家,门老是锁着。(12)李小龙知道钱老五在哪里住。他放学每天经过。他有时扒在门缝上往里看:里面有三间房,一个小院子,有几棵树。(13)王玉英也知道钱老五的住处。她路过时,看看两边没有人,也曾经扒在门缝上往里看过。(14)有一天,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15)从此,这条巷子里就看

12、不见王玉英了。(16)晚饭花还在开着。(17)李小龙放学回家,路过臭河边,看见王玉英在钱老五家门前的河边淘米。只看见一个背影。她头上戴着红花。(18)李小龙觉得王玉英不该出嫁,不该嫁给钱老五。他很气愤。(19)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选自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注】晚饭花就是野茉莉。因为是在黄昏时开花,晚饭前后开得最为热闹,故又名晚饭花。处处有之,极易繁衍。14王玉英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4分)15请简要分析第四段画线句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作用(6分)16请简要说明第五段、最后一段两个画线句在文中的含意。(4分)(1)这是李小龙的黄昏。(2)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3分)1

13、7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作者在这个故事中所寄寓的丰富情感。(6分)参考答案:14王玉英是一个恬静美丽、勤劳质朴、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但又只能听天由命的普通人家的姑娘。15比拟:用“使劲”“发疯”等词语,赋予晚饭花人的情态,表现晚饭花旺盛、蓬勃的生命力。对比:以“绿叶”“红花”的对比,表现晚饭花的鲜艳明丽;以“热闹”“凄清”对比,表现晚饭花无人欣赏的落寞。衬托:以恣意开放而又无人欣赏的晚饭花烘托王玉英内心向往着自由却只能留守家中的孤独忧伤的形象。16(1)李小龙在黄昏十分可以看到意中人王玉英,这是他一天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2)在李小龙看来,嫁给了浪荡子钱老五之后的王玉英曾经恬静美好的形象不复存在

14、,流露出内心的失望与惋惜之情。17(1)王玉英最终走出了那个家,那条小巷,却仍然改变不了自己孤独卑微的命运,寄寓这作者对乡下女子无法摆脱悲凉命运的同情(2)李小龙对王玉英有着隐隐的爱慕相思之情,最终却落得一场空,寄寓着作者对质朴纯洁而又美好的感情的赞美,对这种感情不能善终的叹惋、遗憾。(3)李小龙不敢勇敢表达、王玉英甘愿接受命运的摆布,体现了传统观念的深入人心与根深蒂固,故事以小见大,反映了作者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和不满。15试题分析:语段运用的是描写的表达方式,赏析其表达特色,就要考虑描写中常用的手法。答题时先明确手法,再结合句子解说一下,然后写明其效果。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

15、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理解能力。理解语句含意,不仅要看句中关键词语,对结构复杂的句子尤其是长句子还要善于分析内部结构特点,从而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和情感,保证答题要点的齐全。注意手法的分析,结合内容分析,点明情感。主要是对比、比拟、衬托等手法。【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常见的艺术手法:较为常见的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对话、比喻、夸张、象征、变形、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先明确所用的手法,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最后点明作用。如本题以“绿叶”“红花”的对比,表现晚饭花的鲜艳明丽;以“热闹”“凄清”对比,表现晚饭花无人欣赏的落寞。16试题分析:句是李小龙的心理活动,这里的“黄昏”指的是“李小龙的黄昏”,也就是上文李小龙眼中看到的黄昏时分王玉英坐在花前的美好景象,“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从画面的角度讲,写出王玉英的美;从李小龙的角度讲,则写出了王玉英对他的重要性,表明李小龙对王玉英有爱慕之意。句首先要考虑到这句话是李小龙的内心想法,从上文看,王玉英只是出嫁了,并没有离开这个世界,所以这里的“王玉英”是指李小龙心里那个美好的形象,而不是真正的王玉英其人。其次还要考虑到这个句子在文章结尾,有暗示主人公命运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