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小松中学2019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3414908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小松中学2019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西省赣州市小松中学2019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江西省赣州市小松中学2019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小松中学2019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小松中学2019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赣州市小松中学2019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茶史郑培凯(1)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2)战国时期,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蜀地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3)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当时也做成饼,叶片大汁不能黏合的就用米汤去黏合,喝的时候先去研磨,然后用沸水冲泡,还没有形成唐时那种复杂精美的饮用法,不过三国魏晋时代在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已经很

2、普及饮用茶了,包括对器物和水都有讲究。但是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属实用阶段。(4)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茶政、茶税及茶马贸易之建立,茶叶行销到了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唐代茶之流行,除了种植、茶政、茶税及茶马贸易之建立的原因外,也包括唐代禅教大兴的原因。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成为日常生活习惯。在唐代,陆羽创立了完整的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陆羽使唐代茶饮上升到了精神领域,形成了“饮茶之道”。(

3、5)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随后茶书和茶人的世界扩大到整个宋代社会。当时宋代宫廷的饮茶习惯非常发达,宋代制作茶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复杂。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宋代的点茶手法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就表面的泡沫不匀。宋代还有斗茶法,没有水痕的最佳。宋代也注意欣赏茶具。宋代的制茶、点茶、斗茶和欣赏茶具,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6)明朝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茶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茶体系,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品茶的情趣方面,一是恢复了唐宋欣赏茶具的乐趣,对茶饮的程序和器物的雅

4、洁再三致意,不因为使用紫砂壶为主的相对简单的品茶体系,就不欣赏器物了、不对茶器物有追求了。另一方面,注重性灵世界,追求品茶所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提升,期待有和谐之境界。(7)清代基本上延续了明朝的饮茶方式,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茶碗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就成了基本使用青花杯,或者白瓷杯,紫砂壶成了最主要的泡茶工具;二是福建工夫茶的出现,导致了小紫砂壶的流行,这都是明清的茶事重点。但是随着清中期后民生的凋敝,整个的品茶雅趣开始走向没落,走了下坡路。尤其是1890年之后,基本上没有人有心思提及品茶雅事了。(8)这之后,战乱频繁,革命事起,品茶之趣长期无人提及,结果现在很多中国人觉得茶道是日本的国粹,与

5、中国文化无关,这也是历史失落太久的缘故。大多数中国百姓用大杯冲泡茶,倒是也符合质朴之道。 (选自醒狮国学)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茶在上古时代的中国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蜀地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战国时期四川一带已经有了饮用茶的习惯。B. 三国魏晋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普遍饮茶,茶在唐朝时上升到精神领域,形成了“饮茶之道”。C. 整个宋代的茶书和茶人的世界只局限在宫廷,宋代的制茶、点茶、斗茶和欣赏茶具,形成了仪式和系统。D. 清代中期后,民生凋敝,整个品茶雅趣走向没落,基本没人提及品茶雅趣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很多中国人认为茶道是日本的国粹。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6、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在茶饮上升到精神领域唐代的陆羽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创立了完整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的方法,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B. 三国魏晋时代,饮茶不再属于贵族专利,而是扩展到士大夫阶层,但饮用方式比较古朴,没有唐代复杂精美的饮用法。C. 唐代茶的流行除了种植、茶政、茶税及茶马贸易之建立的原因外,还与禅教的兴盛有关,很多寺院推广喝茶来提神不寐,因禅宗的影响很大,最终就影响到民间。D. 现在大多数中国百姓都是用大杯冲泡茶叶,这很符合古代的质朴之道,但因历史原因,我们祖先创造的茶道已与中国文化毫无关系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国魏晋时茶处理如

7、同蔬菜,放在水里煮喝,再加各种香料和佐料,属于实用阶段。B. 唐代已经形成复杂精美的饮用法,但唐朝在制茶技术上没有宋代复杂。C. 明代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制茶,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茶体系。D. 清代在品茶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如福建功夫茶导致小紫砂壶的流行。参考答案:1. C 2. D 3. C【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C项扩大范围。“整个宋代的茶书和茶人的世界只局限在宫廷”错误,文中是“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

8、宫廷,随后茶书和茶人的世界扩大到整个宋代社会”。故选C。【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本题D项曲解文意。“我们祖先创造的茶道已与中国文化无关了”错误,原文说“现在很多中国人觉得茶道是日本的国粹,与中国文化无关”。故选D.【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

9、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C项偷换概念。“明朝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制茶”错误,原文是“明朝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故选C。【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每小题3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

10、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强调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二是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标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构成不

11、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由于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所以不仅深邃感人,而且历久弥新。可以说,知音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成为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于是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文品都互相沟通。而遵循大音希声的哲学原理,古琴艺术又将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之中。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

12、)独立存在。相对于物质符号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更具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非常重要的资源,就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来说,它们都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其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1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被群体或团体认同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是被个人认同的文化遗产。B随着人们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断创新的特点。C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

13、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D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体现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有多少表现形式,都应该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B包含着儒家中正平和旨意和道家清静淡远韵味的古琴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大音希声的境界。 C古琴艺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的是它所蕴含韵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而非其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D借助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及其日常生恬。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4、 (3分)A一个实物,如果不与非物质的形式,如表演、表现形式、技能等相联系,就不能独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B雅士阶层之所以能够将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晶与诗品文品沟通,正是由于他们具有欣赏古琴艺术的水平。C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所以它比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更值得保护。D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考答案:1C(与原文意思不符,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要求各个团体对自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2C(原文第三段第一句话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

15、技术)3A(B原文没提到这一点,C原文只说是更有价值并不代表更值得保护。D并不是所有社会传统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巷口的守望余显斌那是条小巷,江南常见的小巷。巷子被粉墙夹持着,很深很深,深得如同岁月一样绵远悠长。巷子里铺着的细麻石子,也被岁月的齿痕打磨得光光亮亮。一个老人静静地坐在巷子里,他背靠着墙壁,头发大部分已成白色,面色苍白,满脸皱纹,两眼直勾勾地望着对面墙壁。他是个瞎子。巷子很静,偶尔的,有老太太买菜,提着篮子走过;有老头散步,拐杖敲着石子路,一路敲过去。然后一切又恢复了寂静,只有墙头几朵花儿,在零零散散地开着。老人静静地坐在一条凳子上。一只大黄狗卧在

16、他的腿边,间或叫两声,声音红铜一样亮,在巷中正午的阳光下跳荡着,一波一波的。一个女人走来,看见老人。女人俯下身子问:“老人家,太阳很大,你怎么不回家?”老人摇着头,他在等自己的儿子,儿子就是在这条巷子里走出去的,一直走向远方。走时,说他很快会回来的。现在,他在等那小子。老人嘟囔着,口水流下来。有人告诉女人,老人有老年痴呆,不听人劝。女人走了,走了好远,回过头来,深深的巷子中,老人坐在凳子上,狗卧在他身旁,不时叫两声,苍凉,孤寂。女人再来时,是个秋雨天,树叶飘零,老人仍坐在巷子口,面前放着个碗,里面有零零落落的钱。雨,丝绵一样细细密密铺下来。老人穿着一件破雨衣,黄狗卧在他雨衣下的一角里。细雨湿了老人的雨衣,湿了小巷,更湿了江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