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理工中专高中部2020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3414750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理工中专高中部2020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北省黄冈市理工中专高中部2020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北省黄冈市理工中专高中部2020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理工中专高中部2020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理工中专高中部2020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冈市理工中专高中部2020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史上,国人曾有谣谶之信。何谓谣谶?谣,是歌谣;谶,为预言。简单地说,谣谶就是以谣为谶,用歌谣的形式演绎对未来的预言。内容主要包括占验个人命运和历史事件两种。前者如以燕子为题,影射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人生经历。而历史事件最著者莫过于王朝更迭。这类谣谶有的是一语成谶式的简单判断,如“亡秦者,胡也”;也有的是对完整过程的叙述。一首普通的歌谣何以有着如此巨大的能量?答曰:信仰使然。古人认为,“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徒歌谓之谣”。也就是说,谣是没有音乐伴奏的歌唱形式。事实上

2、,最有可能成为谶谣的不是成人谣而是童谣。古人认为:“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童谣能成为谶谣,除了“出自胸臆”的“天籁之音”外,还有信仰上的因素。古人认为五星中的荧惑星(火星)降临大地化为儿童,歌谣嬉戏,而其所歌即是吉凶的预兆。国语?郑语记有周宣王时的一首童谣:“恹弧箕服,实亡周国。”(那卖桑弓、箭袋的人,就是使周灭亡的人啊!)历史应验了童谣之语,卖桑弓、箭袋的夫妇收养的弃婴,正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之妃褒姒。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其成书年代,或云春秋末期,或云战国初期。以最晚而论,应该说在战国初期人们已经有了谣谶的信仰。既为信仰之物,谣之所以成谶,源于两种基本的思维。一是

3、相信语言的神秘力量。如古时候“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的农事咒语。二是相信已知和未知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人们总是试图破译这种神秘联系,先民龟筮占卜就是这种文化尝试的结果。相信谣谶的预言和相信卜筮的占验应该说基于同样的思维,只不过是所凭借的手段不同罢了。上述信仰被战国邹衍和西汉董仲舒所利用,并进一步系统化。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根据西周以来解释自然现象的阴阳、五行,创立“阴阳消息”与“五德终始”学说,用天事解释人世治乱,以之恐吓当政者,使其不敢不注意人事。首将儒家与阴阳家两种学说融为一体的是西汉大儒董仲舒。他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有意志、有感情的人格神,皇帝是上天在

4、人间的代理,皇帝的作为可以与天感通,上天通过“祥瑞”与“灾异”表达对皇帝的嘉许与惩戒。邹衍、董仲舒的理论因此也成为了中国谶纬之学的渊薮。“纬”是指方士化的儒生编辑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今人看来,谣谶乃诳人之举,其人为因素昭然若揭。或人为作谣,以图成谶。如秦末篝火狐鸣中“大楚兴,陈胜王”的起义谣谶,元末韩山童、刘福通“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造势谣谶等等,皆属“当世有心人”之作,其目的无非是借谣谶以实现其政治企图。或穿凿附会,事后释谶。秦末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谣谶,关于这首谣谶的理解分歧不一,分歧的关键点是对句中“三户”一词的理解上。历史最终

5、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附会空间,大泽乡起义的陈胜是楚人,亡秦主力西楚霸王项羽是楚人,建立大汉王朝的刘邦也是楚人。时至今日,谣仍在,人们仍会“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谶已无,以谣为谶的行为已难觅踪影。但如果就此说,相信占验、相信预言的谣谶式思维已从现代人的大脑中剔除干净却显武断。有人在观看了好莱坞惊悚片2012后,就把现实中的诸多灾害与片中玛雅人的预言相互联系。我们不敢确定这种疑虑是人们真实意图的流露抑或是茶余饭后的戏言,但我们倒是更愿意相信它是后者。(节选自刘汉杰历史上的“谣谶”)(1)与“谣谶”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谣,是指歌谣;谶,是指预言。谣谶就是用歌谣的形式演绎对未来的预言

6、。B谣谶的产生是出于人们对语言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这一观点的认可等原因。C相信卜筮的占验与相信谣谶的预言基于同样的思维,只是凭借的手段不同。D谣谶就是以谣为谶,在我国存在的历史十分久远,一直到现在仍然存在。(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先阐释了谣谶有两种表现形式,然后举例说明了谣谶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歌谣产生巨大能量的原因在于信仰。B第段重点分析了谣成为谶的两点原因,并通过史料推断出国人的谣谶信仰至晚在战国初期就出现了,甚至可能更早。C第段,作者先明确阐述了谣谶产生的两种基本思维,并由这种思维的系统化,进而谈到了中国谶纬之学的产生。D第段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分析了谣谶不过是人为创作,

7、意图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并指出了当今世上的谣谶式思维。(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童谣之所以最有可能成为谶谣,是因为它多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对当时世界的感悟,是孩子洞察世界后的自然反应,是“出自胸臆”的“天籁之音”。B谣成为谶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相信已知和未知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总是试图破译这种神秘联系。先民龟筮占卜就是这种文化尝试的结果。C邹衍根据西周以来解释自然现象的阴阳、五行,创立“阴阳消息”与“五德终始”学说。后来形成的谶纬之学,理论起源就来自他和董仲舒的理论。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实质是用天事解释人事,以之规劝、提醒当政者关注民生。谶纬是谣谶的发展、提高,是专

8、门人士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参考答案:答案:(1)D(2)C(3)C【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该题属于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阅读中的信息筛选整合能力。在阅读中主要体现在对文章内容的检索、归纳概括方面。解答该类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弄懂该文本中陈述的观点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该文段主要论述了“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人文世界”三个不同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次,要熟悉论述类客观题的解题流程:审题划重点,通读标段号,定位划重点,看题细比对。对比关照是要注意五看:一看对象,二看数量,三看时态,四看肯否,五看因果。说到底,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选项找范围,根据范围画重点,根

9、据重点再比较。【解答】(1)D 据第段,“谣仍在”,“谶已无,以谣为谶的行为已难觅踪影”,在现代人的大脑中残留的只是“相信占验、相信预言的谣谶式思维”。(2)C A项,无中生有,原文只是对谣谶二字分别进行解释,而谣谶就是以谣为形式来表现谶。B项,偷换概念,两段重点分析的是童谣更容易成为谶谣的两点原因。D项,以偏概全,“谣谶不过是人为创作,意图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只涉及了人为因素中“人为作谣,以图成谶”的部分。(3)C A项,据第段,除因童谣是“出自胸臆”的“天籁之音”外,还有信仰上的因素。B项,据第段,并非根本原因,只是原因的一种。D项,据第段,“用天事解释人事”“规劝、提醒当政者”是邹衍学说

10、的内容。2.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大 敌 当 前何承亨如血残阳渐渐湮没于大漠西缘,暮霭里移动着两个身影。冰寒月牙儿发出微弱的光晕,这一高一矮的身形剪影似乎是荒漠里惟一的活物。四野,死一般荒凉沉寂。矮的在前侧狠命地拽,高的在后侧磨蹭着不肯走,像一只正被拖向屠宰场的肥硕奴羊。两人手腕被铐在了一起。高而胖的是逃犯柱子,矮而瘦的是边城派出所民警尕雄。突然,尕雄猎犬般竖起耳朵,说:“快走,必须尽快赶到西夏古城遗址的墙脚下避一避。”柱子问:“避啥呀?”尕雄说:“你外地人,不知道这险。你感觉到风和越来越浓的黄尘味儿了吗?沙暴就要来了。”说话间狂风夹着沙砾已打在脸上,直往

11、颈子里钻。柱子嘴上说着不怕死,脚下也就加了把劲,被尕雄拖着跑到那段古城墙后。断续的残墙,几乎没一处地方可以躲住两人。尕雄将柱子往墙后一推,自己站风口里,瘦小的身子快被沙暴抬了起来。柱子有些挑衅地说:“你不怕沙暴?”尕雄嘿嘿了两声说:“你块头大受风面积也大,我体积小挨飞沙走石打着的机会也比你小哩。”柱子心里似有所动:“你倒挺仗义的,你要不是警察而是我的伙计,肯定是个义气兄弟。”尕雄硬硬地说:“别臭美,你们贩的枪背了好几条人命,你是我捕到的嫌犯,保护好你的人身安全是我的职责。”柱子干涩地咳了咳,说,“我就不明白,你们的人走散了,追到我时只有你一人儿,几根金条给你都不要,何必紧紧相逼呢?你自己也弄得

12、三天三夜粒米滴水没进肚,何苦来呢!”后半夜时沙暴停了,天空清寒的月牙儿也不见了踪影。靠在墙根打盹的柱子突然被猛烈摇醒,尕雄声音低沉沙哑但很果决地说:“你不是想我放了你吗?现在就放了你,枪也还给你。不过得记住,这种时候只有两人齐心协力,才会有活路!”边为他打开手铐边指着远处说,“你看”四野黑暗夜色里,几十双闪着绿焰的眼睛正向残墙边合围过来。柱子一个激灵,哆嗦着说:“是是荒漠上的幽灵吗?”尕雄只吐了一个字:“狼!”便扭亮携带的大功率手电,唰地将强光向狼群照射过去。狼群止了步,徘徊不前。尕雄突然听见手枪上膛的声音,猛扭头盯着柱子:“想干什么?”柱子嗫嚅说:“别别误会,我不可能向你开枪,狼群面前我们是

13、同盟啊!把你打死我也就更危险了。”尕雄说:“现在是夜间,不能轻易向狼群开枪。看见那只跛腿狼了吗,它应该是这带的狼王,伤着了它,它的嗥叫会引来更多的狼!它们在黑暗里尤其疯狂。”狼群四散开来,将残墙团团围住。尕雄高擎着手电,探照灯般不停地飞速扫射。狼和人对峙着,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尕雄的手电旋转速度渐渐变慢,柱子知道他体力有些不支了,心里涌起一阵惭愧:自己个大体壮,却在狼群的威慑前躲在一个矮瘦警察的庇护之下!于是恳切地说:“我替替你吧。”尕雄摆摆手:“你心里要稳住,保持体力,在太阳升起来前冲出去。如果我牺牲了,你千万要去自首,或许还有出路!”柱子说了声谢谢,皱皱眉咬咬牙,便不再作声。手电光线越来越

14、弱,狼群越逼越近。东方渐渐露出鱼肚白。狼群似乎很不耐烦了,躁动起来,狂嗥着扑向残墙。尕雄和柱子同时向狼群射击,几只狼哀嗥着仆倒在沙砾上,汩汩的血把墙根都染红了。尕雄身子一虚,被头狼猛地扑倒在地。正被两只狼缠住的柱子惊叫着转身一枪正中头狼脑门,手臂也被狼牙撕开了一道长长的血口。头狼凄厉惊恐地嗥叫几声后断了气,狼群忽地散开,对峙一阵后,竟扔下头狼和遍地狼尸哀嚎而去。 尕雄挣扎着爬起来,又举起了手铐。柱子的眼睛睁得大如铜板,张开刚喝了狼血的嘴粗喘着:“我我可是你的救命恩人呀!你还要我不想死,我家里还有老娘啊!”尕雄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这是我的职责!你争取坦白和立功,或许还有生路。你救了我一命,你要

15、真判了死刑,你老娘就是我老娘,我发誓一定为她养老送终!”柱子边说“不,不”边后退边抬起了枪口,食指慢慢抠紧扳机,目光越来越狰狞。“砰!”“砰!”随着两声几乎同时发出的枪响,尕雄和柱子相继仆倒。两人的尸体,横躺在残墙边的狼尸上面。远处,边城派出所所长老何率民警们正策马奔来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标题“大敌当前”主要具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指尕雄面对着他抓住的危险犯罪分子柱子,另一方面指两人共同面对的饥恶凶残的狼群。B小说结尾两个人都死了,作者借助这个悲剧性的结局,意在表现绝对不可轻信罪犯,否则会危及生命、酿成大祸的思想感情。C小说中尕雄几次帮助救护柱子,是因为尕雄有着尊重生命的观念,也是因为担心柱子出现问题自己也无法成功地完成任务了。 D狼群“闪着绿焰的眼睛”、四散开“将残墙团团围住”等描写,渲染了紧 张气氛,表明当时两人处境的危险。12.请分析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13.小说中的民警尕雄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14.小说中,尕雄多次救护罪犯柱子,狼群出现时还很信任地还给他手枪。有人认为既然柱子是罪犯,就不应该救护他,最后因此而死更不值得。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小说有关情节简要分析。(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