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根底设计

上传人:菲*** 文档编号:243143389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根底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根底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根底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根底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根底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根底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根底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根底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筑土地也越来越少。高层建筑的开发使用大大提高了城市土地使用率,同时也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是高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开展合理有效的设计及施工是保障高层建筑质量的重点。文中就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的设计与施工要点开展了简要的论述。 近年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使得可用城市土地越来越少,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原本不多的人均土地变得更少。为了缓解城市人口增加带来的人均土地减少,市政部门一方面扩大城市面积,将原有近郊开发,提高城市土地面积。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老城区改造,

2、通过高层建筑的建设将土地使用率提高。在开展高层建筑时冲孔灌注桩是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桩型。高层建筑物,因其对地基和根底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竖向下沉及水平位移)的要求较高,大直径、深长或嵌岩灌注桩往往成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的主选方案。 一、我国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应用现状分析 在高层建筑、旧城改造的桩根底中,冲孔灌注桩以其低噪音、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无挤土效应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传统的冲(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在成孔中,为防止塌孔必须采用泥浆护壁,但由于泥浆护壁所形成的泥皮影响了桩侧摩阻力的发挥;同时由于施工工艺上的原因,孔底沉渣不易去除,也影响了桩端阻力的发挥。因此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

3、在冲孔灌注桩上采用后压浆技术,其主要目的就是减轻或消除桩侧泥浆护壁和孔底沉渣对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提高单桩承载力。采用冲(钻)孔灌注桩,可穿越所有土层,但成孔时要采用泥浆护壁会影响桩的承载力,桩底沉渣也不易去除,如果桩端要进入风化岩层则造价较高。如果将桩端持力层选择在砾卵石层上,同时采用后压浆技术,则可大大缩短桩的长度,通过注浆可消除或挤密桩侧泥皮和桩底沉渣并提高砾卵石层的桩端承载力,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工程造价。 二、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根底设计 在开展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的设计前,要根据当地施工经验和可选的根底形式结合场地地质情况,并对工程要求开展设计。 (一)高层建筑冲孔灌注

4、桩根底设计 在开展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根底设计时,要通过对工程所在地地质开展勘探,确定建筑物地质情况。然后确定桩基的选用,对于建筑物所受荷载大、变形控制严格以及工程拟建地地质较差的情况,要通过多种灌注桩的复合使用来到达建筑目的。通过分析和调查确认冲孔灌注桩位置与根数,然后对其开展有效计算。首先对桩长开展确定,然后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通过标准公式Quk=QskQpk=uqsikliqpkAp(d800mm),(d800mm)计算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另外还要多注意对各分项系数开展考虑。随着活载变异系数的增大,桩侧阻、端阻和承台底土反力分项系数均减少,恒载分项系数也相应减小,而活载分项系数则随之

5、增大。随着承台底土摩擦角或粘滞力的变异性增大,桩侧阻、端阻、恒载效应、活载效应的分项系数均随之减少,承台底土反力分项系数相应增加。 在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设计完成后为确保桩基质量万无一失,需从总数桩中按1%的比例且不应小于3根(工程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抽选工程桩作为试验桩,待试桩静载检测合格后方可全面施工桩基。 (二)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设计中关于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 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首先要对造孔开展质量控制。造孔质量包括:孔位偏差、桩孔垂直度偏差、孔径偏差及孔深与孔底沉渣厚度问题等。根据相关规范中的允许值对设计要求开展规定,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规定开展控制

6、。对于冲孔灌注桩质量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清孔质量,在钻孔到达设计深度后,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以下规定:端承桩50mm;摩擦端承、端承摩擦桩100mm;摩擦桩300mm。为此,在清孔过程中应不间断地置换泥浆,直至浇注水下混凝土,并保持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1.25,含砂率8%,粘度28s。这些数据及要求在开展灌注桩设计的时候都要考虑进去,以此来确定孔深等数据。另外对于混凝土拌制质量在设计时也应考虑进去,由于灌注混凝土工艺的特殊性,其对混凝土的性质及拌制质量有如下一些特定要求:混凝土的强度应比设计强度提高5MPa;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1822cm,并有一定的流动保持率,坍落度降至

7、15cm的时间不宜小于1h,扩散度宜为3438cm;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满足整个灌注过程(从搅拌第1斗混凝土开始至灌完最后1斗混凝土并拔出导管为止),一般为34h,如运输距离较远,一般宜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 (三)关于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灌注设计分析 由于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是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针对混凝土的灌注也应在事前开展优良的设计,根据有关规定的相关要求,设计出适宜工程的混凝土混合比例、灌注量、混凝土搅拌时间等,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及工程情况开展合理的设计。设计良好的混合量,将灌注间歇时间控制在15min之内,最多不得超过30min,每根桩整个灌注过程应尽可能控制在46h以内完成,以保证混

8、凝土的均匀性。这就要求在施工前将单根桩及所用混凝土开展计算,通过前期的设计规划及施工前的计算做好混凝土的混合工作。而且混凝土滞留空气的时间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根据混凝土应在1.5h内灌注完毕,夏季应在1.0h内灌完的要求,要结合灌注桩的要求开展混凝土混合,否则应掺加缓凝剂。混凝土应灌注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规定的高度,以保证设计桩顶标高以下混凝土的质量。 三、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试桩过程设计效果的检验 一般在开展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工程施工中,工程压浆管多用钢管制作,压浆管固定焊于钢筋笼上,上端止于距地表0.2-0.3m,以防移机或调换机具钻杆等情况下被损坏,桩端压浆管低于桩端50mm,

9、并用特制的桩侧压浆阀和桩端压浆阀与压浆管相连。为防堵管,可以将把桩端压浆管改为大口径主桩端压浆管和小口径次桩端压浆管,以防堵管影响压浆质量。为保证注浆通道的通畅,检查注浆管是否连通,并将泥渣及泥皮的细粒推至外围,注浆前必须开展压水试验。同时记录压水试验的稳定压力,其稳定的注水压力可作为注浆施工的初始注浆压力。压水压力以压通为准,个别不通畅的注浆管,压水压力采用10MPa,多次反复开展直到压通,以保证注浆的顺利开展,确保注浆质量。成桩1周后开展注浆,每根桩注浆时间为12小时。压力注浆以压水试验的稳定压力1.5MPa为初始注浆压力,以终压浆压力大于2.5MPa和注浆量为1000kg水泥量作为施工的

10、控制指标。对个别桩注浆压力低于2.5MPa,灌入量较大的桩,当地面未出现冒浆时,可适当提高水泥的灌入量,一般控制在2000kg左右;对注浆压力高于7MPa,可灌性差的桩,现场采用浓浆、慢速灌注及注注停停间歇注浆的方法,其终止时间以注浆压力控制,最大注浆压力不高于10MPa,且水泥量不少于800kg。每根桩注浆完毕,立即将注浆管拧上堵头,以防回浆,影响注浆效果。最终通过检测来测试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设计时候到达工程要求。 结论 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是整个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点,其对于整个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开展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拟建地的地质情况与建筑施工地区的气候特点,将灌注中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进去,以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