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坛洛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3077295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坛洛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坛洛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坛洛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坛洛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坛洛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坛洛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中华传统与生态文明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追随着西方的脚步走。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甲午战败后转学制度;戊戌变法失败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但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困境,这便使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于是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中国改革开放年取得了西方多年的经济成果,而西方多年的环境污染在中国年间集中体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中国如果继续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

2、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多。所以,这次危机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我们自己文化传统的大好机会。 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它们都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那就是“中”、“和”、“容”,即中庸、和谐、包容。儒家讲求“仁民爱物”,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犹如同胞手足,朋友兄弟,万物一体而相互仁爱。主张天道即人道,天地生生之德的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需要人来实现,人恰恰可以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应天”,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正根源于此。 当然,过分强调“天命”,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一面

3、。需要特别指出,儒家传统中还有一支主张“天人交胜”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荀子、王夫之等,他们认为一方面应当发挥主观能动精神,充分运用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的有限性,遵循自然天道的正常规律,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道家崇尚“自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认为万物与人既是平等又是相互联系的,反对人为、机心,主张顺道而为,复归于朴,提倡一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 佛教虽为外来文化,但很好地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最有中国特色的莫过于禅宗。禅宗集中体现了对天人合一观念的理解,对中华道德礼义的吸收和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认同。佛教提出“佛性”为万物

4、本原,万物之差别仅是佛性的不同表现,其本质乃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山川草木,悉皆成佛”。 这些价值观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就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度”就是分寸,就是节制,就是礼数,就是平衡,就是和谐。它不仅是中国政治智慧,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更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这种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这也是中华传统特别伟大的一点。在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古代圣贤典籍中四书五经的大道和世俗官民生活中的小道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使得

5、生态文明中的日常生活超越了现实的功利追求。这些生活实践看似涓涓细流,却共同汇成了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从容有度的生活方式通过节制人的无限欲望,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追求,能够纠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种种错误。 (摘自新华文摘2009年第5期,有删改) 1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强调“天命”,就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主观能动性,荀子、王夫之等儒家思想的传承者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主张“天人交胜”。 B道家崇尚“自然”,“道法自然”是他们实现理想生命境界的途径,他们追求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也就是

6、人道契合、人道为一。 C所谓“众生平等”,是建立在佛教提出的“佛性”为万物本原,万物的差别仅仅是佛性的不同表现的基础上的。 D否定物质享受的最大化,提倡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可以使生态文明中的日常生活极大地超越现实的功利追求。 2下列各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从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到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都是因为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 B儒家讲求“仁民爱物”, 认为人与人、人与物皆为一体并应该相互仁爱,主张天道即人道,强调人的重要作用,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正是根源于此。 C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

7、经过长期的磨合,终于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成为了最具中国特色的禅宗。 D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的中国生态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牢牢地扎根于基层社会的家族和礼仪中。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也集中体现了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不能不顾现有国情继续走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 B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庸、和谐、包容为主要内容的独特的文化体系。 C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

8、慧,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是相当先进与具体的。 D生态文明需要一种从容有度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它可以节制人的无限欲望,使人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追求,对我国现实的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参考答案:1B (A原文说的是“过分强调”;C本末倒置;D“极大地”无中生有。) 2B (A因果倒置;C禅宗不等于佛教;D原文为“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 3C (无中生有) 2. 课内现代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课文节选,完成1315题。文段(一)“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

9、,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了就有了十余篇。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13结合全

10、文来看,选段中所说的“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指的是( )(3分)A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B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C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D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14文段(一)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短语分别代指什么?请根据文意分别加以概括。(6分)(1)铁屋子: (2)许多熟睡的人们: (3)大嚷起来: 文段(二)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

11、的人们。文段(三)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15文段(二)(三)共同表现了鲁迅笔下的 形象,从这些人“围观同胞被杀”和“清早闲看杀人”的行为分析,这些人的特点是(请用两个“四字词语”填后面两空): 、 。在表现这些人的特点时,两个文段所用手法明显不同,文段(二)主要用了 手法,文段(三)则主要运用了 手法。(5分)参考答案:13. B14(1)严酷(残酷)的现实(当时)社会(2)愚昧麻木的大多数国民

12、(3)文艺救国的行动15. 看客 空虚无聊 愚昧麻木 对比 比喻略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待。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 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

13、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8、下列句子中“然”的意、用法与“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的“然”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默然 B、汗牛塞屋,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C、父利其然也 D、庞然大物 9、对下面“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军中无以为乐 寿毕,请以剑舞 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A、与相同,与不同 B、与不同,与相同 C、与不同,与也不同 D、与不同,与也相同 10、选出下面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玉玦是半圆形的佩玉。“玦”与“决”同音。范增以此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

14、刘帮。 B、刘邦为自己开脱责任,阐明产生矛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地理有小人之言。 C、“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是项羽无意中失言,表明其性格的粗率。 D、项庄拔剑起舞是听从范增安排要杀刘邦;项伯拔剑起舞是自觉行动,要保护刘邦。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 (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译文: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译文:(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译文:(4)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译文参考答案:8 B (都表转折) 9 B (1、 来, 2、与无连用表示没什么用来 3 4均为介词 用) 10 C11、(1)然而没有料到自己能先入关破秦,在这里再次见到你。(2)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又接连三次举起所佩带的玉玦示意项王(杀死沛公),项王(却)默默的没有反应。 (3)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4)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像鸟用翅膀一样掩护刘邦,项庄最终得不到机会制杀刘邦,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216小题。( 14分。其中11小题,每题2分。)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