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总结范文集锦5篇(二)

上传人:嘀嘀 文档编号:243068010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学习总结范文集锦5篇(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学习总结范文集锦5篇(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学习总结范文集锦5篇(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学习总结范文集锦5篇(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学习总结范文集锦5篇(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学习总结范文集锦5篇(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学习总结范文集锦5篇(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教师学习总结范文集锦5篇 教师学习总结 篇1我参加了延安中学英语的听课活动,首先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的机会,通过听课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而且还让我找到了自己和优秀老师的现实差距,领略到了出类拔萃的英语教师的风采,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深厚的教学功底。这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借鉴的优点,找到差距和自身的缺点。下面我就来谈一下我对这次听课的一些浅薄的认识: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们教师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情意和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既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又能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

2、际活动的能力。课堂上教师用英语OK,Very good. Wonderful. Well done.等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使他们怀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教师的良好业务素质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在这次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以下几个特点:1 、英语口语流利,发音标准准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英语教学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让学生学到正确的知识;2 、善于利用各种形势的多媒体,使学生接触到的英语 知识更立体,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更生动;3 、教态自然大方,表情丰富生动,在课堂上能轻松营 造愉快、活泼的教学气氛,富有艺术性;4 、有扎实的

3、英语基础知识和教学功底作为坚实后盾,使得课堂更加充实丰富。第二、精心制作英语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所制作的课件都是用幻灯片制作的,都非常富有创意,既形象又生动。通过各种直观形象得图片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单词句型以及课文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三、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交际的能力作为目的要求.教师都能运用已学英语知识,特别是刚学习的新的语言材料,使新旧语言知识相互整合,并联系学生实际或通过想象创设的情景,完整地进行语篇的思想交流。这样既交流了信息,拓宽了思路,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用英语进行创新的交际的能力。

4、第四、教师都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1.正确的语音语调;2.英语词语丰富、语言流畅;3.教态自然,和蔼可亲,表情丰富,仪态整洁。4.板书设计整洁美观,主题突出,形式多样,设计合理。这次的听课,让我开阔了眼界,明确了努力方向。在看别人上课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这次听课,我可以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优化自己的课堂。这次听课让我彻底感觉到,我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必须的,教师是一本活的教材,只有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才会提高。这样所教的学生才能学的更好。 教师学习总结 篇2(一)思考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至于“教什么”李教授有“三个原则”

5、:一是,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如果你不教学生就学不会的。主要是关于学习,外出,教师,英语,学生,教材,教授,认为,课堂,问题,的,希望大家尊重原创者的知识产权。至于“教什么”李教授有“三个原则”:一是,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如果你不教学生就学不会的,或者教了之后会更有进步和发展的;三是,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也不懂的,不教。至于“怎么教”,李教授谈到怎样听名师的课的问题。他认为,名师就像参天大树,树上会开花结果,我们不能但从别人那里摘来的只摘花摘果,而应该要善于“嫁接”思想的

6、根,否则,到手的花会枯萎,到手的果也很有限。至于“教到什么程度”,李教授认为,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二)必须明确“五个点”,就是:知识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习惯养成点,考试关注点。“有效”的家常课怎能评判?李教授有三个观点:一是看学生,看学生变化了没有?发展了没有?二是看教育效果的持久性,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是否一个样?三是看有无生长感。要想使教学具有生长感,要找到“三个点”:找到“挑战点”,给学生一种挑战;找到突破点,突破难点和障碍点;找到提升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不生长”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课堂,“自生长”的课堂是绿色

7、的课堂,师生“共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以上是我学习的部分心得体会。在上海18天,我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展示)。他们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想,高超的智慧令我感触很深。在颁发结业证的那一天,我代表我们小组作感言发言,我是这样说的:十几天的研修学习,我有三点感触:一是眼界决定境界,听报告十多天胜过自己摸索十几年;二是理念决定信念,要真正课改,必须理念先行;三是态度决定高度,只要肯做、愿做、多积累、多总结、多反思,总能找到好办法。最后,我想说,生活是给自己看的。精彩也好,平淡也好,所有的路都得自己走。好的心态能让我们活得更加淡定与从容。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爱自己。借用李政涛教授的话说:爱自己,就要栽培

8、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奋斗方向,有自己的理想情怀。每一个教育者,都要有理想。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因为眼里只有眼前,我们就只能拥有眼前,就不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教师应该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这样的人,他不会逃避现实、不会回避现实,而是扎根于现实,让理想变得更实在!这样的人,从不屈从于现实、从不抱怨现实,而是想方设法让现实变得更美 教师学习总结 篇3在闷热的六月里,我们一行三十多人前往泰安实验学校学习。短短的学习时间转眼就结束了,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我从中学习了许多许多。一、在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和反思首先我们认真聆听了程校长和崔主任的报告,从报告中我了解了他们学校的“自主课堂”发展历程:模仿阶段

9、、成型阶段。在听报告的过程中,我边听边思考,他们的理论真有高度,他们的总结真到位,他们的反思真及时。可是我在平时工作中呢?仔细想想,他们所做的事情,我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做过;可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只是闷头干,在下课后并没有及时的总结、反思,在一天工作结束后也不进行总结、反思,在一周工作结束后也没有认真的总结、反思,虽说在学期末会写一份总结交上,但是总结、反思的并不深刻。而且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善于积累。所以我的理论水平很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会日积月累,不断的总结、不断反思,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二、英语“自主课堂”中的“指路灯”其次我认真听了两节英语课,从这两节“自主学习”的英语课中,我了解了

10、他们英语“自主课堂”的基本模式。他们的“学业纸”就是学生学习的“指路灯”,让学生明确的知道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目标,同时也能让学生根据“学业纸”上的目标提前预习新知。学习归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续探索有我们自己特色的英语“自主课堂”,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上真正的“小主人”。 教师学习总结 篇4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给我们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会遇到落伍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他把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归结于教师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

11、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他告诫我们要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现在的后进生怎么产生的,或许就是应验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吧,“我们没有合理的个别对待学生”。以至于现在一个班里会有那么多的后进生,而老师们当然也包括我,就知道去埋怨学生,认为学生没有好好学,甚至认为他们“笨”反应慢,可是我们何尝不换位思考一下呢?老师们又何尝考虑到那些后进生的痛苦,因为某种原因上课听不懂,却还要装作很认真听讲,配合老师,对他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煎熬!作为老师你采取了个别对待学生了吗?没有!我们上课只是把大众的东西强加于他们,并没有考虑到他们能否接受啊!长期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了

12、!虽然目前来说,个别对待学生实行起来有点困难,但我觉还是应该朝这个方面不断的努力,时间是靠自己挤出来的,方法是靠自己探究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才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能成为更多人心目中真正的教书育人者!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教是为了达到最终用不着教,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拿到新教材,就知道应该从何入手去学习。那么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这是老师们都关心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谈到的这几点对我们今天的教学仍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一同来看看吧。一,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二,课堂上创造各机机会让学生探究和思考。三,课堂上不能让学生总是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

13、这不利于学生思考。四,让学生运用知识,经常完成一些实践性的作业。五,个别布置作业,让学生各尽所能。六,不让任何学生做一切缺乏动脑的劳动。七,让学生生深刻理解教材。八,把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至于如何提高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和艺术。不管怎样,我们要记住:学生易于接受的、省时高效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犹如黑暗里的光明,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如何切实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如何让每位孩子聪明健康的成长。更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我们将为提高自己的水平、转变自己的态度而努力!另外,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知道了宽容学也是一种精神

14、;懂得了因材施教的重要 教师学习总结 篇5下面由英语教师主要跟大家谈一谈我的学习总结。1、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新课改下的知识传授者。2、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3、教师成为研究者。她认为,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已有如下变化:1、知识传授者依然是新课改中的角色,但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或常规的角色。2、教师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样,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具体表现在:1、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

15、能力。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许,我们会问,什么是“元认知能力”?还有,教师还要成为研究者。也就是说,每一位老师都有能力、并且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提出改进意见。教材要“二次开发”,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俞红珍教授认为,目前教师有两种教材观:一种叫“圣经式”的教材观,另一种叫“材料式”的教材观。她认为,这两种教材观分别代表了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其中孰优孰劣是显而易见的。她认为,“材料式”的教材观更注重服务意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更注重过程导向,更灵活,更有助于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俞教授认为,通过教材“二次开发”,能达到这样几个目的:1、适应情景,促进教材个性化;2、弥补教材的内在缺失;3、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第 7 页 共 7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