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燃灯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3032296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燃灯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燃灯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燃灯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燃灯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燃灯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燃灯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回答1619题。清 名梁晓声如果不是子诚的缘故,我是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子诚曾经是我学生,他的家,在西南某山区的茶村。今年清明后,他有几天假,约我去他的老家玩。我总听他说那里风光旖旎,经不住动员,成行。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那会儿茶农们都背着竹篓或拎着塑料袋子前往茶站交茶。一路皆五六十岁男女,络绎不绝。子诚在小路上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一米六七八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老

2、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八十三了。”“八十三还采茶?!”我望着老妪的背影,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及嫁龄,镇上乃至县里的富户争娶,皆拒,嫁给了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当年当地,农村人大抵文盲,连黄历也看不懂的。她丈夫有超强记忆,一部黄历倒背如流,经常穿长衫游走于各村“说春”。“说春”就是按照黄历的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而已。她的丈夫嗓子也好,称得上是脱口成秀。“说”得兴浓,别人随意指点什么,竟能马上唱出一套套合辙押韵的掌故来,百难不倒,像是现今的“R&P歌手”。于是,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然而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原本皆大开

3、心之事,遂成罪过。丈夫进了学习班,年轻的徐阿婆一急之下,卖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一袋一袋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的还。乡亲们过意不去,都批评她未免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重要。若失清名,家便也没什么要紧了。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多岁时,三十几岁的独生儿子病故了。媳妇改嫁,带着孙子远走高飞。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七八年前,将名下分的一亩多茶地也退给了村里。”“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连地都没了,可怎么活呢?”“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

4、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保障老人们的一般生活需求,同时两级政府给予一定补贴。”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办法是很好,多数干部也算做得比较有责任。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担保障她生活责任的一位副县长,名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贪污受贿,酒色财赌黑,五毒俱全,三年前被判了重刑。”“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茶地多的人家采茶,一天采了多少斤,按当日茶价五五分成。老人家眼力不济了,手指也没了准头,根本采不了芽茶,只能采大叶茶了,早出晚归,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只能挣到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

5、”“啊!”我一时失语。“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几乎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她自己也知道了。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儿也不知道的样子,就着自己腌的咸菜,每日喝三四碗糙米粥,仍然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退还”尚未“还”清的一千二三百元钱。子诚说:“转告也是白转告!”我恼了,训道:“明天,你必须那么对她说!”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我要听的是她的原话

6、!”“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以后几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下雨的傍晚,她戴顶破了边沿的草帽,用塑料布罩住竹篓,却任雨淋湿衣服那曾经的草根族群中的美女,那八十三岁的、身患癌症的、竭力挺直身板的茶村老妪,又使我联想到古代赴往生命末端的独行侠。我似乎倾听到了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反反复复,二字而已。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还清了那笔钱老人家认真到极点,还央求村支书为她从县里请去了一名公证员现在,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 (选自作者同题文章,有删改)16、下列对文章

7、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A.因为学生子诚的原因,“我”得以到达风光旖旎的西南茶庄,见到了年迈的徐阿婆,听到了有关阿婆的一些事情,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B.故事发生在清明时节一个景色清明的茶村,作者着力塑造了一位追求清名的老人,细致描绘了她清澈如水的心灵,一个“清”字贯串全篇。C.丈夫靠说“春”换得小米,却被认定搞迷信活动。本属冤屈之事,但阿婆却坚持变卖家产还米,她忍辱负重的性格让人敬佩。D.第20段“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一句中,“子诚诉说”的是阿婆的坎坷经历,“我沉吟”的是对阿婆遭遇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感伤。E.结尾段写“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一句蕴含有关方面对认

8、真的徐阿婆的钦服之情,也暗含作者对社会现状深沉的思考。17、第3段,作者着力描写清明时节茶村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答:_。18、作者在文中多处写到徐阿婆“竭力挺直身板”,有何用意?(4分)答:_。19、试分析“我”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要求联系文章内容作答)(6分)答:_。参考答案:16、CE17、答:【参考】把故事放在一个景色秀美的茶村(1分),为塑造人物提供一幅清丽背景(1分),为下文写徐阿婆追求一生的清名做铺垫(3分)18、答:作者运用细节描写,一是表现徐阿婆敢于同重病与穷困顽强抗争的坚强性格。(2分)二是凸显她一生要挺直腰板,清清白白做人的品德风范。(2分)19、答:“我”是一

9、个善良的、有同情心的、正直的、善于反省的知识分子形象。(1)善良、有同情心。(1分)依据:“我”听说徐阿婆的故事后主动提出帮她还剩下的钱。(1)(2)善于反省。(1分)依据:当“我”听到徐阿婆说人的一生如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时,羞愧了。结尾处也有“我之羞惭,因我亦如此”。(1分)(3)正直。(1分)依据:当“我”听到副县长的所作所为时,一时无语,可见“我”对他的做法持否定态度。(1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老教授的“赤子之心”肃穆庄严,凄楚沉重。没有花圈簇拥的场景,也没有白菊黑纱的仪式,灵前唯书有他的生前所言:“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人生必然;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

10、样,都是光照人间。”死生亦大矣北京长青园公墓的一块碑上刻着众多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名字,“赵家和”就是这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当中的一个。2009年,当得知自己患有肺癌并伴随脊椎和脑部的转移的时候,他的心里就有了打算:将毕生积蓄拿出来专款专用,捐资助学而非治病。他甚至为此开始在医药费上省钱。当时医生给他开了一种英国进口的靶向药,药效很好,但是很贵,一片就要500块钱,他不知从哪里得知印度有一种仿造的同类药物只要50块钱一片,就托人从印度带了一些。结果,仿造药却造成他全身过敏。2011年,身体衰减、大不如前的赵家和找到了能够放心接管他所有财产的委托人,好友兼同事陈章武,将1409万元悉数托付。他希望陈章武

11、能够把自己的愿望即成立助学基金会做捐资助学的事业进行下去。2012年7月,基金会正式成立。两个星期后,赵家和教授去世。遵照他生前遗愿,他的遗体捐献用于医学研究,不安排遗体告别仪式。豪气峥嵘老不除从小出生、成长在清华园里的赵家和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他的父亲是解放前清华大学法学院系主任,优渥的生活条件和家庭教育对天资聪颖的他来说仿佛如虎添翼。但是,在那个年代里,这些毫无疑问让他背负着无比沉重的包袱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文化大革命他惨遭抄家、隔离审查,经常被斗或者陪斗。由于害怕妻子承受不了,他从来不说,一个人承担着重大的压力和苦难。文革结束后,他被调入了清华大学科研处。当时世界银行提供给清华大

12、学第一批无息贷款,他被委派到国外选购一批计算机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来充实学校的科研和教学资源。他不厌其烦的和外商砍价,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挑出技术漏洞以降低对方博弈的筹码,最终迫使急于将商品打入我国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市场的外商以每种型号计算机几乎一半的价格成交。为与世界接轨,1984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赵家和接到任命后,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新的工作。那时的他讲课吸引人是公认的。他本身就有颇具磁性标准的男中音,再加上他从来都不照本宣科,学生也不用买书,一堂课最多发两张印有图形的讲义,一堂生动的金融案例课就开始了。“无线电、计算机再到经济金融,他始终站在学术潮流前沿。”陈章武说。但行好事1998年

13、赵家和退休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做客座教授,在一些学术机构讲学,到一些著名公司兼职担任顾问,那时才开始有了一些积蓄。“这钱给你拿去练手吧。”赵家和将这些钱交给刚刚投身金融投资管理行业的学生,在该学生精心的管理下,这笔钱成倍增值,这也是他日后所捐巨款的来源。赵家和常说自己是君子自安,虽居陋室,自谙芬芳。那时在美国的他就和好友刘尚俭谈到了自己想要资助偏远地区的学童的想法。2001年67岁的赵家和跟好友刘尚俭说,他要返回北京。刘尚俭非常吃惊:“我说你在美国好好的,为什么突然有回家的念头?”他却说:“信美然非吾土,田园将芜胡不归。”他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把自己的愿望付诸行动。2006年开始到2009年,

14、先后捐出的200多万的个人款项,让好几百个孩子从中受益,可是三年下来,始终无法形成系统持久的助学模式。这时,他才想到了成立助学基金会。为了这个基金会,他将所有的积蓄全部投入,身患重病的他反复强调,在基金会的名称和章程中一定不能出现自己的名字,他和家人今后也不在基金会担任任何名誉或实质性的职务。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的是( )A. 开篇引用赵家和生前所说的话,表明他对死亡的达观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生价值的理解。B. 文革中赵家和经常被斗或者陪斗,但他从不告诉妻子,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妻子的爱和体贴,也体现了他性格的坚忍。C. 赵家和的教学方式与众不同,自己从不照本宣科,每节课只发给学生

15、两张讲义,学生也无需买书。D. 作为一名教授,赵家和之所以能有千万元财产,跟他那位金融投资管理行业的学生的精心管理有很大的关系。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文中之所以说赵家和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如双刃剑一样影响他的成长。B. 赵家和之所以能以低价购进国外先进的计算机,全在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深厚的专业知识。C. “信美然非吾土,田园将芜胡不归”,化用了陶潜归去来兮辞中的诗句,表现了赵家和在祖国的召唤下,急于回国建设祖国的心理。D. “这钱给你拿去练手吧”表明赵家和不仅注重理论教学,更注重实践,他相信他的学生一定能成功。E. 赵家和关注偏远地区的学童教育,为了形成系统持久的助学模式,他最终决定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