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专*** 文档编号:243029593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5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无疾而终周大新瞎爷并不是全瞎,瞎爷的右眼还凛凛睁着,放出箭一样的光。瞎爷的左眼瞎在他九岁那年。一场高烧之后,瞎爷忽然向他爹娘报告:我的左眼看不见了!两位老人一惊,忙过来用手在他左眼前晃,那只左眼果然像坏了的钟摆一样一动不动。未料爹娘哭得正伤心时,他慢腾腾开了腔,说:“爹、娘,哭啥?应该笑才对!这场病不是才弄坏了我一只眼?总比两只眼都弄坏了要好吧?”两位老人听到这番话后先是惊住,后来想想也在理,遂止住了眼泪。瞎爷于是继续向高处长。瞎爷的家境不好,爹娘无力供他读书,

2、但又想让他识些字,便求了相邻的一家富户,让他每日去那家的塾馆里旁听私塾先生讲课。可只听了一年,那家便不让他再去,理由是他记性太好,和那富户的孩子相比,很显出那家孩子的笨来。爹娘于是就叹息自家的穷。他说:“娘,你甭伤心,你们已经生法送我去读了一年书,我如今也已经识了些字,我总比那些一天书没念、一个字不识的孩子强吧?”爹娘听了,觉得也是,便不再自怨自艾,心情恢复如初。瞎爷长到娶亲的年纪,因为瞎了一只眼,媒婆们就很少上门,这很让他的爹娘着急。一日,邻居七娘来,说从鲁山那儿逃荒到北庄的一家人,想嫁女儿,而且提的条件很低,只要男方家里有吃的就行,只是那姑娘嘴唇有些毛病,先天豁。瞎爷听见后,劝爹娘,说:“

3、能娶到这样一个媳妇就不错了,和世上那么多光棍汉比比,咱还不是好到了天上?”爹娘一听儿子这话,觉得也真有道理,高高兴兴地做起了公公婆婆来。瞎爷和豁唇媳妇的感情很好,婚后六年就生了五个孩子。几个女儿虽然生下来就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可到底也慢慢地长大了,而且一个个也都长得水灵灵漂漂亮亮的。豁唇奶常常望着她那一群身子丰满健壮的女儿,在心里诧异:这些孩子们身上的养分都是从啥子地方吸来的?是从那些野菜、红薯和照得见人影的稀粥里吗?有女百家求,媒婆们开始上门了,瞎爷噙着旱烟袋,很是自豪地坐那儿听媒婆们介绍着一个个求娶的人家,最后为大女儿娥娥选定了一个做木工活的小伙。瞎爷跟大女儿说:“不论到啥年代,木匠总有活路

4、做,你跟这小伙子过一家,包你这辈子再也饿不了肚子!”瞎爷料事还真没错,那木匠小伙手艺好、又勤快,四乡里不断有人请他去做活儿,活儿做完,人家总要送上一袋半袋苞谷抵工钱。这样一年下来,家里总要积攒不少粮食,做了媳妇的娥娥从此便再也不用过那种吃糠咽菜的日子了。不过,有一点瞎爷没有料到,就是木匠小伙的脾气特暴躁,动不动就打骂老婆,常常为一点小事就动手动脚,直把娥娥打得鼻青脸肿跑回娘家来。瞎爷对娥娥说:“依我看呐,你的命还算好哩!木匠小伙比起那些识文断字知道心疼老婆的女婿,是差了一些,不过,天底下比他还差的女婿可多得是,就说南庄水枝她女婿吧,那人天天去赌场里赌,有时把棉袄都赌输了”一席话说得娥娥低下了头

5、。第二天,娥娥就收拾了一下,又回了婆家。日子不知不觉过去了一堆又一堆,瞎爷也显出老了。豁唇奶小丈夫几岁,这时便替瞎爷张罗“老屋”棺材。可是宅子上没有大树,家里也无多余的钱去买好的木材,豁唇奶只好买来一堆槐木。槐木这东西不大适宜做棺材,不经沤,可是便宜。豁唇奶把木头买来,让大女婿来做。大女婿砰砰啪啪地又砍又锯,忙了几天,总算把棺材做起来了。可这棺材实在说不上排场漂亮,邻居的老人们看后都摇头,豁唇奶也愧疚得很。不料瞎爷看后却很满意,他拍着豁唇奶的肩头说:“这棺材比起富豪大家们的上等柏木棺是差些,可比起那些穷得根本买不起棺材,尸体用草席卷的人,不是要好得很吗?我日后睡到里边总也可以少了日晒水浸吧?好

6、,好!”豁唇奶的心里被这番话说得轻松多了。瞎爷是在七十二岁的那年冬天去世的。瞎爷的死属于正常的老死,死前没有发现什么病。瞎爷临死前,听到老伴在床头哀哭,还用极微弱的声音劝道:“哭啥?我已经活了七十二了,比起那些活八十、九十的人,我不算高寿,可比起那些活四十、五十就死的人,我不是好多了吗?”瞎爷死时面容安详,两个眼角还有笑容留着(选自山东文学,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题目“无疾而终”很有意蕴,很好地表现了做人要知足常乐,要学会随遇而安的主题。B文章开篇写“瞎爷”不是全瞎有总括全文的作用,特别是“右眼还凛凛睁着”表现了瞎爷敏锐的观察力,“放出

7、箭一样的光”体现了瞎爷的智慧和精明。C瞎爷、豁唇奶的几个女儿都健壮、漂亮,二人也为之骄傲,但大女儿在性格上有点柔弱,没有主心骨,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挨了丈夫的打也没有脾气。D小说用娥娥的丈夫木匠来衬托瞎爷,瞎爷与豁唇奶婚后感情很好,这都得益于瞎爷的好脾气,作者以此告诫人们要像瞎爷一样爱自己的家人。E文章对豁唇奶着墨不多,但形象刻画生动,在艰难的环境下养活五个孩子、在瞎爷高龄时给他准备棺木等,形象地诠释了“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的道理。(2)小说在塑造瞎爷的形象时写了哪些事?瞎爷是怎样看待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和分析。(3)文章最后一段的具体作用有哪些?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在每件事情上瞎爷说的

8、话都相似,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AE(2)因为一场高烧,瞎爷的左眼瞎了,父母很伤心,瞎爷却庆幸自己只瞎了一只眼。瞎爷的父母求富裕的邻居让瞎爷去旁听私塾先生讲课,只听了一年邻居就不让瞎爷去听了,瞎爷的父母叹息自家的贫穷,瞎爷认为自己已经识了些字,总比不识字好。瞎爷家境不好,又瞎了一只眼,很难娶亲,有人给瞎爷说了一个豁唇女,瞎爷父母拿不定主意,瞎爷认为能娶上媳妇总比光棍汉强。娥娥被丈夫打骂跑回娘家,瞎爷用水枝女婿作对比,劝娥娥回婆家。因为贫穷,豁唇奶用不适宜做棺材的槐木给瞎爷做棺材,瞎爷觉得比买不起棺材的人好得多。瞎爷临终时老伴哀哭,但瞎爷觉得自己活得够

9、长了,已经很好了。(3) 交代了瞎爷去世时的状态:面容安详、眼角有笑容。照应题目“无疾而终”,使文章结构严谨。对上文瞎爷的行为作总结:像瞎爷这样随遇而安的人才能够感知生活的幸福。(4)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瞎爷是一个能够劝慰别人、知足常乐的人,小说不断地强化这些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强化瞎爷的思想和生活理念。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瞎爷总能够劝慰别人要学会随遇而安、凡事都往好处想,只有这样才能够感觉到生活的幸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不同场景下瞎爷相似的话来反映瞎爷的性格特征,并以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作者对瞎爷思想的赞同,希望人们都能够像瞎爷一样看待自己的生活。瞎爷劝慰别人的话都相似,

10、体现了作者对瞎爷生活态度的认可和赞同。(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本题综合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等内容的考核B项,“有总括全文的作用”说法牵强。C项,“但大女儿在性格上没有脾气”错误,一方面娥娥的婚事听父母的安排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另一方面她听从老爹的话回婆家去是想把日子过好。D项,“用娥娥的丈夫木匠来衬托瞎爷”错误,小说中木匠的主要作用是体现娥娥的生活状态,引出瞎爷对娥娥遭遇的看法。(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信息筛选的能力,回答本题,应先概括小说写了哪几件事,然后分析瞎爷对这些事的看法。比如听到瞎爷说自己的一只眼看

11、不见东西后,瞎爷的父母很伤心,但瞎爷却觉得应该庆幸眼睛没有全瞎;邻居让瞎爷去旁听老师讲课,一年后便不让他再去,父母叹息自家贫穷不能送瞎爷去上学,但瞎爷却认为上了一年学总比没有上过学的孩子强;等等。(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中相关段落的作用,回答段落的具体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段落的具体内容,体现的人物性格或思想,与题目、上文的关系等。从内容上分析,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瞎爷去世时的面部表情,瞎爷的这个状态表明其去世时感觉心满意足,是没有任何痛苦去世的;从结构上看,瞎爷的这种状态正照应了题目“无疾而终”,也总结了瞎爷一辈子随遇而安的思想。点睛:考查某段落在作品情节发展中的作用,须要对该段落作具体细

12、致的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回答该类问题,须从文章的整体结构、文体特征考虑,结合小说情节通常的特点,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全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人深思;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中语句的作用,回答本题应注意思考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作者的情感等。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瞎爷说的相似的话主要表现了瞎爷的

13、思想理念,反映了瞎爷知足常乐的性格特征;从故事情节的角度分析,瞎爷的这些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作者的情感的角度分析,这些相似的话体现了作者对瞎爷生活态度的认可。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每小题2分,共6分) 儒家“仁学”在文化共存中的意义 人与人的关系是从感情开始建立的,这正是孔子“仁学”的基本出发点。“仁爱”的精神是人自身所具有的,而爱自己的亲人最根本。但是“仁”的精神不止于此。爱自己的亲人,这只是爱;爱自己的父母,再扩大到爱别人,这才叫做“仁”。对父母的孝顺要放大到爱天下的老百姓。“仁学”是要由“亲亲”扩大到“仁民”,也就是说要“推己及人”。做到“推已及人”并不容易,必须把“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如果要把“仁”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说的“克己复礼曰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自古以来把“克已”和“复礼”解释为两个平行的方面。我认为这不是对“克己复礼”最好的解释。所谓“克已复礼曰仁”是说,只有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作“仁”。费孝通先生对此也有一个解释:“克已才能复礼,复礼是取得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条件。克己和扬己也许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的一个关键。”这是很有道理的。“仁”是人自身内在的品德,“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外在礼仪制度,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要人们遵守礼仪制度必

15、须是自觉的,出乎内在的“爱人”之心,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认为,有了追求“仁”的自觉要求,并把这种“仁爱之心”按照一定规范实现于日常社会之中,社会才会和谐安宁。 孔子的这套儒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治国”者,对于现在世界上那些发达国家的统治集团,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把孔子的“仁学”理论用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那么在不同文明之间就不会引起冲突以至于战争,从而实现“文明的共存”。孔子的“仁学”理论虽然不能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文明的共存”的全部问题,但它作为一种建立在以“仁”为本之上的“律己”的道德要求,作为调节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一条准则,使不同文化得以和谐相处,无疑仍有一定的现实

16、意义。要使不同文化之间和谐相处并不容易,孔子提倡的“和而不同”可以提供极有意义的准则。孔子认为,以“和为贵”而行“忠恕之道”的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应该做到在不同中求得和谐相处;而不讲道德没有学问的人往往强迫别人接受他的主张而不能和谐相处。如果把“和而不同”用作处理不同文化不同关系的原则,对于解决当今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纷争应有非常积极的意义。1下列对文中概念的内涵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A“礼”作为儒家“仁学”的行为准则,指的是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礼仪制度。B“克已复礼”是指通过克制自己的私心,使“爱人”之心出乎内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C“文明的共存”指的是世界上各个不同文明的国家和民族之间要和谐相处,不再引起冲突以至于战争。D“和而不同”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