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宝林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3024718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宝林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年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宝林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年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宝林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宝林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宝林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宝林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唐诗与音乐牧石器乐的表现力超过声乐,器乐是人造的歌喉,是人嗓的延伸与丰富。它的魅力在唐代诗人描写音乐的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再现。唐代乐器的繁多实前无古人,有瑟、钟、鼓、筚篥、方响、角、管、笛、笳、琵琶、筝、箜篌等,它们各有特色,但万变不离其中的都是因“心动”而“体动”,都是为了充分表现演奏者感情。这在唐代诗人作品中均有着出色的表现。如牛殳的方响,曲子演奏不久,听者就仿佛置身于“暴风飘雨”之中。诗人运用比喻从不同侧面逐一详加描绘:旋涡急流中蛟龙的鸣叫(“铿铿铛档寒重重,盘涡蹙派鸣蛟龙”)比喻乐

2、声洪亮;高楼上金壶的漏滴(“高楼漏滴金壶水,碎雹打着山寺钟”)比喻乐声的舒缓、细碎;公卿入朝的环佩声(“又似公卿入朝去,环佩鸣玉长街路。”)比喻乐声的清脆。诗中的由听觉转化为视觉的感受就是钱钟书所说的“通感”,它是心理学所说的联觉。它是一种感觉移借,最常见的是视听联觉,即在声音刺激下产生视觉形象。正因有了这种联觉,才有了唐代诗人笔下描写音乐绝妙功能的名篇,如钱起的湘灵鼓瑟,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并序,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李贺在箜篌中所见实在是奇而又奇,诗人通过空山白云、湘娥素女、女娲紫皇、神山神妪、老鱼瘦蛟、吴刚玉兔等画面突出地表现李凭演奏箜篌的美妙技巧。上述画面取材于神话传说,它的美是不确

3、定的,这不确定便有了模糊特征,而器乐就因为它的模糊才可以给听众带来无限广阔的联想空间。音乐欣赏中的模糊不等于糊里糊涂,是因为它的丰富无法用语言一一来命名。只有音乐的模糊体验方可意会到言外之意,即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由此,我们更加欣赏钱起的湘灵鼓瑟中所说的“曲终人不见,江山数峰青”,沉浸在乐曲美妙动人的境界中,诗人忘记了现实中的一切,直至乐曲演奏完,演奏家与听众走了一空,诗人才如大梦初醒,看到了湘江对面的山岸,乐曲的魅力何其大也。比起用比喻的方式诉说乐曲之美,它是如此空灵,然而它的虚却获得远比用比喻得来的实更多的美的感受,它的“空筐结构”可以因人而异地装上永远说不完的不尽之意。比起音乐来比喻是跛足

4、的。在表现人们情感方面,音乐几乎无所不能。在唐诗中,几乎所有表现音乐的诗篇均可抽象为一种情感,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所表现的是渴望知音,至于白居易的琵琶行则明显的抒发了同病相怜情怀。而直接从音乐中感受到情感的有刘商夜闻邻管一诗:何事霜天月满空,鹂雏百啭向春风。邻家思妇更长短,杨柳如丝在管中。这是一首思春诗,它抒发男女爱情。情人们最渴望的是相互厮守,因而常表现为相思的苦恼与相见的喜悦。日本汉学家松浦友久认为这些爱情诗的本质“在心理的深层,或许莫如把它理解为对丧失的恐惧更为合宜”。思春诗之所以成为唐诗中爱情诗的主旋律正是上述情感强化之必然。(选自试论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

5、原文所论“唐诗与音乐”关系的一项是A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中,岑参从乐曲中看到了一系列幽深的三峡画面。B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兼寄房给事表现了诗人渴望知音的情感。C白居易从琵琶声中看到了“铁骑突出刀枪鸣”“银瓶乍破水浆迸”等情景。D刘禹锡的竹枝词表现了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唐代乐器的繁多前无古人,它们虽各有特色,但都是为了充分表现演奏者感情,这在唐代诗人作品中均有出色的表现。B“通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联觉,最常见的是视听联觉,例如牛殳的方响,诗人就运用了多个比喻描绘了他在音乐刺激下产生的视觉形象。C音乐具有模糊特征,能带给听众丰富而

6、奇妙的联想空间,神话传说的美具有不确定性,因而李贺在箜篌中所见的画面取材于神话传说。D“曲终人不见,江山数峰青”诉说乐曲之美如此空灵,说明“虚”可以因人而异地装上说不完的不尽之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器乐的表现力超过声乐,因为人的歌喉,它的音质、力度、高度和速度节奏的可能性较为有限,器乐是人嗓的延伸与丰富。B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这句话是说音乐的丰富无法用语言一一来命名。语言不能表达的东西只有通过音乐才能表达。C器乐可以直接表现情感,绝大多数表现音乐的唐诗均可抽象为一种情感,刘商夜闻邻管就可以直接从音乐中感受到情感。D思春诗成为唐诗中爱情诗的主旋律,常表现为相思的苦

7、恼与相见的喜悦,或者说是“对丧失的恐惧”。参考答案:1D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本文论述对象是“唐诗与音乐”,所论的音乐是“器乐”,D项中“情人的歌声”是声乐,而非器乐。2C本题考查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C因果倒置,原文是“上述画面取材于神话传说,它的美是不确定的,这不确定便有了模糊特征”。 3B本题考查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B“语言不能表达的东西只有通过音乐才能表达”无中生有,而且从原文“只有音乐的模糊体验方可意会到言外之意”可知,这

8、句话是曲解原意2. 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 就这么旁逸斜出下去 王晓莉出单位门时,恰好园林工在修剪道两旁的树木。经过几个季节的生长,这些以樟树为主的树木都已长得有声有色。每棵树都像一个小型国家,有些肆无忌惮地扩张着,街道为此稠密了不少。一年两季的被修剪,成了这些树木的必修课。电剪刀哧哧作响,那些长在树顶端或者树身周边的细嫩枝叶,随之纷纷落马。而即使更粗壮些的枝条,也不消五秒钟,就在强大的马力之下一折两断。很快地,这树便被修剪成了一把标准的伞,整整齐齐,笔直向上。不消一个上午,这条街就将撑起一长排绿伞。每棵树都生得一模一样了。地面上,那些枝枝杈杈纠缠不休地堆积着。树木的清香四处飘逸,树叶子

9、与松针层叠一处,色彩斑斓。脚踩在上面,柔韧而温暖。这是在园林工眼里,一棵树中比较旁逸斜出,并不值得继续容留于树的那一部分。不能有损于秩序,破坏秩序等于破坏美,等于多余。这大约是园林工人的美学原则。但我的,恰好与他们相反。树最有趣的部分,恰恰在于那旁逸斜出。那几棵枝条如何溜出了向上生长的大部队,而独独朝着左上角努力?一簇叶子又如何密密麻麻聚集在了一起,像开一个研讨会般比别处热闹、喧腾许多?它们没有成为树的主干,没有引领一棵树生长的那股绝对力量。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它们不是“主流”。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一棵树。完全的秩序,完全的规则,该是多么乏味啊,就像兵营,像一律穿了病号服,像活了一生却毫无故事

10、的人。在我所喜欢的电影里,除了故事主角,导演往往安排些和故事不怎么相干的人。他可能是个独居多年的老邻居,总是抓住一切机会狂热地宣讲着宗教教义、人生哲理,而他的听众,却是两个踢足球之后累瘫在沙滩上休息的男孩子;也可能是个热爱酒精的工人,在电影的背景深处,一杯接一杯地喝着苦闷至极的酒。他们类似于文章中的“闲笔”,对于故事的发展或推动其实完全不起作用。 这样旁逸斜出的人,我却总是看得心领神会。很久以后,关于这场电影,我脑子里什么也留不下了,却依然能回忆起他们。 就好像在翻阅一堆历史书籍之后,我能记住的,往往是类似于野史、花絮的部分它们从历史这棵大树的灰色的树身中旁逸斜出,冲破森严,开出斑斓的花朵,人

11、性的色彩与趣味尽在其中。 在我们周遭的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小人物。他们永不知名,总是存在。他们有着和主流人群不一样的心事、不一样的心路,他们很容易就透露出接近于生命本质的部分,不掩饰、不修剪,因而不做作。门卫、修鞋子的人、路边摆摊卖廉价发饰的母女他们是世界这棵大树上旁逸斜出的部分。如果世界要唾弃谁,他们必是最先被唾弃;如果世界要剪伐谁,他们必最先被剪伐。但是在被唾弃之前不能自弃,在被剪灭之前不能自灭。他们的力量来源于此。 关于“旁逸斜出”,种过苹果树的朋友告诉我一个让人很受鼓舞的故事:在苹果树的树根,常常会突然蹿出一种叫“徒长枝”的枝子。它以惊人的速度爆发,长势凶猛。当它的势头盖过主干时,有经

12、验的果农会毫不犹豫地把已遭虫蛀、遭风雨侵蚀、多年不长的老干剪去。 事物的新陈代谢并不只有一种方式。?的确,过了几天,我再看单位门口的那些树木,还是在被修剪的部位,树身又长出了新芽,它们所朝向的,依然是那个旁逸斜出的方向。 ?那些旁逸斜出的树。那些旁逸斜出的人。且让我们就这么旁逸斜出下去。(选自散文2014年第5期,有删改)13.如何理解文中“这大约是园林工人的美学原则”这句话的含意?(2分)答: 14.第至段写园林工人“修剪树木”的作用是什么?(5分) 答: 15.文章围绕“旁逸斜出”展开,请据此梳理文章的思路。(4分)答: 16.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旁逸斜出的人”的特点。(5分)答: 17.

13、怎样理解本文标题“就这么旁逸斜出下去”的丰富意蕴?请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并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7分) 答: 参考答案: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千多户增加到1万6千多户。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摘编自2018年

14、政府工作报告)材料二:(摘编自国家创新指数(2016-2017)材料三:我国创新水平迈向国际第一方阵。2017年国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1.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920亿元。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不断涌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水平。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的世界第20位升至2017年的第17位。而体现国家创新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知识创新。2017年,国际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都居世界第一,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8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2.7万件,同比增长8.2。韩国产业日报报道称,中国的全球化创新型企业正不断增加研发投资,加大研发力度的氛围日益高涨,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政府也制定了发展计划,并给予中国企业相关扶持。4298家众创空间、325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400多家企业加速器,以及19家国家自创区和156家国家高新区形成了一个日趋完善的创业孵化生态链条。(摘编自科技部:去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1位大数据观察8226专利支撑创新发展)材料四: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