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功过格功及过解释全文

上传人:l****i 文档编号:243007979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凡四训功过格功及过解释全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了凡四训功过格功及过解释全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了凡四训功过格功及过解释全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了凡四训功过格功及过解释全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了凡四训功过格功及过解释全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了凡四训功过格功及过解释全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凡四训功过格功及过解释全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了凡四训功过格记 功一、准1功记作1功的,依次类推:1.赞一人善。解释赞扬别人的善行善事,这是随喜功德,其功德等于同于行善之人,不可嫉妒障碍。 2.掩一人恶。解释隐恶扬善,是人之美德。见人恶应当反躬自省,我是否有这样的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此人即是我之善知识,感激都来不及,又怎么可以宣扬他的过恶呢? 3.劝息一人争。解释以理相劝,息灭争端。 4.见杀不食。解释看到杀动物的情形,即不食此肉。5.闻杀不食解释听到被杀动物的惨叫声,即不食此肉。6.为己杀不食。解释常怀慈悲心,不吃专为自己而杀的肉食品。 7.阻人一非为事。解释阻止别人做一件错事,并能劝令改正。8.葬一自死禽类。解释凡是见已死的飞

2、禽走兽,暴尸于荒野或道路旁,应当埋葬,令其安息。9.济一人饥。解释救济一饥饿之人。10.留无归人一宿。解释留无家可归之人,住一晚上。11.救一人寒。解释北方冬天,天寒地冻,常有人受到严寒的逼迫,遇人有此危险,应施于救助,令其免受寒冷。12.救一细微湿化之属命。解释救一微弱细小的湿化类的生命,如蚯蚓等。 13.作功果荐沉魂。解释请僧人做超度法事,或是自己修持,读经念佛,以此功德,超荐沉沦的孤魂野鬼。 14.放一生。解释凡有一切又生命的众生,皆应爱护,放一生记一功。 15.散钱粟衣帛济人。解释若遇地震、涝旱、灾荒、战争等天灾人祸,应广施钱财、食物、衣服等,周济灾民,是灾难中的人民获得安稳。即使无灾

3、无难,若遇贫穷饥饿者,亦应施行救济。16.施药一服。解释凡布施医药一服,计为一功。17.饶人债负。解释若借人财物,而人无力偿还,不逼债,且能销毁字据,饶益别人。18.施行劝济人书文。解释凡是印刷劝人向善、戒杀护生、慈悲济世之文章,其功德等同自己写书!19.还人遗物。解释若是有人不小心将财物遗失,拾得之后,应归还物主,不得占为己有。20.诵经一卷。解释佛经是修正我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务必要诵读正法经典,方能正其心诚其意,蒙受佛菩萨的教诲之益!21.不义之财不取。解释不仁不义、不是自己的金钱物品,不取不受。 22.礼忏百拜。解释以真诚心礼拜忏悔,能消除一切恶业及灾难,接触累世怨结,增益福慧,功德巍巍

4、不可思议。23.代人完纳债负。解释代无力偿还债务的人,偿还债务。24.诵佛号千声。解释以清净心念诵佛号千声。念佛的目的是在于制心一处,将一切的妄念,归于一句阿弥陀佛,以一句阿弥陀佛取代无量的妄念。念佛时,若有妄念,不要理会妄念,只管提起正念,将一句阿弥陀佛,念得清楚,听得明白,记得清楚,出乎口、入乎耳、印于心,心口耳一致,妄念自然就少了。25.让地让产。解释如XX桐城六尺巷之由来,即是让地之结果。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城做官,他桐城的老家与吴姓的邻居,发生了地皮的争执,于是家人将书信送往京城,请他出面处理。这位大学士看后立即回信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

5、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了信后,主动让出三尺。邻居吴氏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就成了六尺巷。张英有这样的胸怀气度,不仅让他本人官至宰相,其儿子张廷玉,亦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宰相,可谓积阴德厚矣! 26.讲演善法谕及十人。解释凡是讲演善法,劝人断恶休善,明达因果事理,劝谕十人,算作一功。27.劝人出财作种种功德。解释发财不难,保财最难,应随分随力,劝导自己的亲朋好友同事,明白正确的理财观念,广行布施,如印经、放生、救济等,皆是积阴德的善行。果能行大布施,可保财富不失。 28.兴事利及十人。解释凡是兴建利人利己,富国强民的事,其利益能达到十个人,算作一功。 29.拾得遗字一千。解释凡是在路上,

6、或是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看到有字纸,应把它捡起来,送往回收厂处理,或是送至焚化炉,这皆是爱惜字纸的善心善行。因为字是智慧的符号,人借助于文字,才得以学习文化、智慧,故对字纸应当尊重。 30.饭一僧。解释以饮食供养一位出家僧人。 31.护持僧众一人。解释护持一位出家人,令其身心XX,无四事匮乏之虞,而能安心修道!. 32.不拒乞人。解释若遇贫穷乞丐,随自己所有,以恭敬心施与,不可拒绝。贫穷者是悲田,能以敬心布施,就是以他的悲田,成就我的大悲拔苦,大慈与乐之心! 33.接济人畜一时疲顿。解释凡遇到人、或是畜生,因一时的疲劳困顿,应给予接济帮助。如有人外出谋生或是求学,因不慎遗落钱财,或是受伤,又无人

7、照料,遇此类状况,应给予帮助。若遇受伤的动物,应尽心救治,待其恢复健康,然后放归大自然! 34.见人有忧,善为解慰。解释凡见别人有忧心之事,应善巧方便,开解劝慰,令其释忧生喜。 35.不负寄托财物解释所谓受人之之托,忠人之事,即此意也。对于朋友、亲族的托付,应严守承诺,不可见财而忘义。 36.建仓平粜tio解释建仓囤粮,平息饥荒时有人暴涨粮价。 37.修造路桥解释修桥铺路,方便行走。 38.疏河掘井解释疏导河流,不致因河道不通而淹大水,掘井是为方便一方人士的饮水。 39.修置三宝寺院、造三宝尊像及施香烛灯油等物。解释建造修复三宝寺院,塑造、彩绘、铸造、描画佛菩萨圣像,用香、烛、灯、油物供养三宝

8、。 40.施茶、施棺等一切方便事。解释布施茶水,我们在历史书籍上常读到,卖身葬父、卖身葬母、卖身葬夫之事迹,现今社会虽然比过去富裕,然亦有贫穷之人,如自己的邻里,或是偶尔路遇此等窘事,应伸出援手,助人度过难关,不计回报。 41.肉食人持斋一日。解释吃肉的人能够改吃素斋一日。佛戒遵守斋法不违犯,叫持斋。斋有二义:过中午不食为斋,即八斋戒中的一斋:不食非时食,如过午再食,便是非时食。所谓的过午不食,是佛陀为出家比丘制定的戒律。在律部中正确的说法叫不非时食。也就是说不能在规定许可以外的时间吃东西。这个时间就是在太阳到正中午后,一直到次日黎明,这段时间是不允许吃东西的。但是身体有特殊需要的除外例如病人

9、。正中午指的不是中午十二点,是以太阳升到正中天为准。释氏要览卷上:佛教以过中午不食名斋。素食称斋。素食名为吃斋。古人在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即洁身清心,以示虔敬,亦称为斋,又叫斋戒。从根本上说,必须身,口,意三业清净,才叫斋。素食不吃荤腥,荤:学佛人不吃五荤。五荤也叫五辛,葱、蒜及蒜苗、韭、洋葱、兴渠中国没有。因五辛具有刺激性,大量、经常熟吃能引起体味与口臭,同时增加人的淫欲,生吃会增加人的瞋恚心。学佛人有了欲念和瞋恚,便会蒙蔽智慧,增长愚痴,妄动无明,造诸恶业。腥:腥指的是肉类,包括一切动物肉、海鲜等,不论海中、陆地或是空中的一切动物肉。二、准3功记作3功的,依次类推:1

10、.受一横不嗔。解释若无端受人从中作梗,或无理取闹,而不生嗔恨心,这都是品德涵养深厚的表现。2.任一谤不辩。解释受人毁谤而不辩白。当别人骂我们、诽谤我们,我们不接受,就好比你送礼物给我,我不肯接受,那么骂人者还是要把这个罪过带回去的。应明白此理!3.受一逆耳言。解释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逆耳之言,虽不中听,但能有利于身心,能增进德业品行!4.免一应责人。解释免除一应受责罪之人,此为仁怒之道,教育为本,感人以德,不以刑罚惩处! 5.劝养蚕、渔人、猎人、屠人等人改业。解释劝导养蚕、捕鱼人、打猎人、杀猪宰牛的屠夫,放弃这种杀生造业的行业,而能该行做其他行业。 6.葬一自死畜类。解释如自家

11、养的家畜之类,自然死后,应给予安葬,不应剥其皮食其肉。如牛马等,它们辛苦耕田,人才有五谷可食,我们应心存感激,给予好的安葬。三、准5功记作5功的,依次类推: 1.劝息一人讼。解释劝人止息诤讼,即劝人不要打官司。 2.劝止传播人恶。解释谣言止于智者,即此之谓也。学佛之人,不仅口不说人恶,耳亦不应听恶人恶事、人我是非。遇传播人恶之人,应善巧劝阻! 3.传一人保益性命事。解释传授给一人戒杀吃素,有益身心健康的事例或技能。 4.供养一贤善人。解释供养一贤良、有道德的善人。 5.编纂一保益性命经法。解释搜集古今典籍中,有关修身养性长寿健康,有益于生命之文而编印成书。如提倡戒杀吃素,传播健康的饮食观念,皆

12、属此类。 6.不杀生。解释不残害一切生命,包括人及水陆空生存的一切生命。 7.以方术救人轻疾。解释用医学、卜莁、星相等一技之XX愈人轻微的疾病。 8.祈福祉灾,但许善愿不杀生解释祈福禳灾,这些民间信仰之事,应只许善愿,不可杀生祭祀。世人不明道理,往往杀生祭祀,不仅不能得福,反而招殃。 9.救一无力报人之畜命。解释救护一只无力报答救护之恩的畜生。四、准10功记作10功的,依次类推:1.荐引一有德人。解释推荐引导一个有道德品行的人为公众服务。2.发至德之言。解释至德即崇高的德性,发表与德性相应的言论。3.除一人害。解释除去危害于一方的一个恶人。4. 有财势可使而不使。解释虽然有财有势,但不以此财势

13、威逼于人。5.善遗妾婢解释现今家庭富裕者,有雇请佣人,应善待佣人,潜离时应给予丰厚的资遣费,不可刻薄吝啬。 6.编纂一切众经法。解释编印儒、道、佛经典及劝善书籍。 7.以方术治一人重病。解释用医学、卜莁、星相等治愈人严重的疾病。 8.救一有力报人之畜命。解释救护一只有力报答人类的畜生的生命,如牛、马等。五、准30功记作30功的,依次类推:1.施舍一葬地与无土之家。解释布施土地于贫穷无地之人,安葬已逝去的亲人。2.完聚一对夫妇。解释夫妇之道,是人伦大道的开始,不可轻易离婚,也不可教唆他人离婚,若见将破之婚姻,应委婉劝导,使其合于将破之际。 3.收养一无主孤儿。解释现今社会两性关系泛滥,被弃婴孩,

14、时有所闻,若有发现,应收养或是送往社会福利机构安置,保全其生命。 4.化一为非者改行。解释感化一个为非作歹的人,改恶从善。 5.成就一人德业。解释出钱或是出力,成就一个人的道德学问。如资助希望工程、设立奖学金,皆属此。 6.度一受戒弟子。解释法师度化一名受戒弟子。六、准50功记作50功的,依次类推:1.免堕一胎。解释不仅自己不堕胎,亦应劝导身边的亲朋好友,不要堕胎。儿女与父母是有直接而亲密的缘分,若无缘分,求儿女求不到。儿女与父母有四种因缘,所谓报恩、抱怨、讨债、还债。实际而言,人与一切众生都有这四种缘。因此,若这个小孩是来报恩的,你堕胎就是杀了他,恩变成仇;如果是来报恩的,仇恨就更深了。讨债、还债再加上命债,因果通三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2.救免一人流离。解释救济一个即将流离失所之人,免于流离。3. 收养一无倚。解释收养一个无依无靠之人。4. 救免一人军徒重罪。解释免除一个人充军流放的重罪。5. 埋葬一无主骸骨。解释如今地产业发达,往往在建造楼房时,时常会从地下挖出一堆白骨,应妥当安葬,不可随便扔弃!要知死者为大的道理。6. 发一言利及百姓。解释发表有利于社会百姓的言论。7. 白一人冤枉。解释说明一个人的冤曲,令其洗刷冤情,还公道于人。 8当欲染境守正不染。解释处于欲染境界之中,而能端身正意,不为欲爱所染。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