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我批评工作报告

上传人:151****513 文档编号:242876368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自我批评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自我批评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自我批评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自我批评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自我批评工作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自我批评工作报告充分展现出自身奋发向上、勃勃生机的一面。加强学习,特别是经营土地、经营资产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主动地向外地有成功经验的单位讨教学习。以下是为大家整理及分享的自我批评工作报告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本人在公司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在同志们的帮助和配合下,做了一些工作,但这些工作与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现根据本次民主生活批评与自我批评主题要求,通过自公司开展以来本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认真的排查及梳理,对产生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客观分析和反思,对下一步工作如何进行整改与加强,进行了认真的谋划并制定了切实的整改方案,现作简要的汇报,讲得不够的地方

2、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角色转变不快,工作的完成质量有时不够理想。城建公司性质为搞经营的国有企业,如何在完成县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的情况下达到效益最大化是公司运营的核心,本人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行政审批及行政执法工作,公司成立以来在思想上已做了不少改变,但跟真正的企业营销思维还有很大差距,比如xx房地产刊物的广告营销工作,总不愿意放下身段,不厌其烦的上门营销、宣传,总是通过电话沟通,有时还给营销对象提出想法和要求,导致有可能即使营销对象与我们签了合同但心里不是太舒心。有时还会有过去机关里的观点,时间服从质量,今天完成不了的明天再做,未能真正做到企业的工作效率就是

3、效益,没有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工作要求上,标准不够高,满足于干完日常事务就好,没有系统的将部门内部职责跟每个工作人员挂钩,没有认真的将完成工作情况跟部门每个人员奖惩挂钩,虽然能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工作的完成质量有时不够理想。2、畏难情绪突出,工作有时有被动应付现象。资产经营部担负着公司全部资产的收购、管理、处置,真正运营涉及资金量大、各类矛盾多。本人在开展工作以来,完成了一些工作,但遇有矛盾或难以开展的工作时,往往存在绕着走、等等看、交上去的想法。融资工作是公司重中之重的工作,本人认识到其重要性,有工作的压力,但缺少将压力转化为解决问题动力的办法,特别是在土储申贷工作中,因以前没有直接操

4、作过、怕担风险,强调操作繁琐、政府、国土、财政、金融机构各方操作重点不完全一致,难以把握尺度等客观因素,工作中存在等等领导人看法或政府明确意见再说的想法,工作缺乏果断决策作风,没有主动将工作基本情况全面了解,将问题分析清楚,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等,主动争取各方的支持配合,工作有时有被动应付现象。3、综合素质欠缺,工作未有大作为。一是学习上还不够,特别是系统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注重,在工作中,对市场经济各项资产运营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习的不够系统,浮在表面。有时只顾忙于一些具体工作,未能自觉主动地挤时间学习,闲时学一阵子,忙时学的少,有时看报纸也是看看大标题,结果对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新问题理

5、解还不深,理论水平不能尽快得到提高。二是工作方法有时不够恰当,不够策略,特别是对出让地块矛盾调处等有矛盾的工作,认为自己只是办具体事务的,综合调处工作等待领导安排,只求将矛盾排出后交给领导,未能仔细的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矛盾的方案和路径,协调能力不强,与部分群众沟通少,有时工作不细致。4、创新能力不强,工作亮点未能突出。在工作创新上,满足于领导交办的条条框框办事,缺乏创新意识及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缺乏年轻人那种朝气蓬勃,缺乏灵活机动,过于死板,创新观念的理念没有贯彻始终。公司从去年x月成立,x月正式启动,到目前已过半年,总是认为自己兼职的事务繁多,有时有顾此失彼的现象,没能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

6、来,统筹兼顾。资产经营管理本来就是一个复杂且不断革新的课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而本人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凭过去的老经验、老的思维模式考虑问题处理事情。只求完成任务,没有遇到问题举一反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得工作中少有亮点。二、今后努力的方向一是要发扬春草精神,充分展现出自身奋发向上、勃勃生机的一面。加强学习,特别是经营土地、经营资产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主动地向外地有成功经验的单位讨教学习;加强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树立远大目标,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升经营理念,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发扬螺丝钉精神,在其位谋其职、更需尽职。在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缺点的

7、基础上,努力改变工作中遇事处理不果断、不细致等问题,工作生活中有不如意之处,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克服松懈心理,树立生活、工作目标,确定好目标后,认真扒排完成计划。三是要发扬老黄牛精神,吃苦在前,不找任何客观理由。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生活中要切实按照中央“八项规定”条款,严厉约束自己,时刻警示自己;善于总结经验,在困难面前不找任何理由,将压力转为前进的动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永远保持自己积极肯干、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点;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维护好共产党员良好形象。以上是本人的自我批评汇报,没有察觉的缺点,需要在与同志们的进一步交流中发现和改进,需要同志们给予中肯的批评。总之,在今后工作中,

8、我愿和大家一起在开拓中前进,在前进中开拓,恪尽职守,奋发有为,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优质出品!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段时间以来,我认真学习了党章、十七大会议精神,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明确,政治觉悟得到进步,同时也坚定了搞好本职工作的决心信念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良好的思维作风、学风和工作作风。现对自身存在的题目进一步反思,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题目:1、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强,运用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不够。一是自觉主动抽出时间学习不够。平时,自己固然也正视政管理论的学习,能够及时、当真的学习有关政策,但不系统,缺乏全面的、系统的钻研精神

9、,仅仅知足于有关铺排学习,学过了事,在学习的自觉性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于学过的东西没有进行反思,没有深刻钻研。2、对本职工作知识把握得不深不全,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固然有时候也学习业务专业知识,但有些实用主义的思维,急用先学,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造成学习的内容不系统,不全面,不广泛,不深刻。二是对法律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学习得不够。3、全局意识不够强。有时做事情、干工作只从自身业务或本部分业务出发,对一些关系发展全局的工作铺排理解不透。二、产生题目的原因分析1、平时固然也学习一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维、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维,但思维上未引起高度的正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

10、时缺乏思索,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维,没有深刻熟悉其思维的精华,对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维理解的不深,不透。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不够,以为政管理论学习是虚的东西,没有真正熟悉到政管理论学习是武装头脑,坚定信念,净化心灵的重要力量。2、说明自己在钻研知识上有惰性,还缺乏“挤”和“钻”的耐劳精神,缺乏深学苦读的恒心,缺乏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立异意识,缺乏把钻研业务知识当作一种责任,缺乏把握提高前辈的知识的思维熟悉,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3、就是责任心,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不够强。以为自己在工作中是起协助作用的,不敢或不愿大胆勇敢提出自己的见解,怕表错态,怕影响与同事的关系,尽量尊

11、重他人意见,按他人意愿去做,在工作中放不开四肢举动。真正的原因,就是缺乏事业责任心,当老好人思维在作怪。三、今后努力方向一是要树当即苦学习的精神,努力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定长短的详细尺度。江泽民同道一再号召全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指出“学习不仅可以增加知识,进步思维理论水平,而且可以充实精神世界,涵养道德情操。” 因此,我要切实地把理论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学习理论,要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题目、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央,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题目的理论思索,着眼于新

12、的实践与发展,要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真正同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详细到实际工作上,就要把自己的思维和步履同一到总体铺排部署上,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支部制定的工作决议计划,立足本职岗位,为本单位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二是要不断学习把握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要把握本职工作需要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精益求精工作手段和工作方式,努力勤奋工作,切实进步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三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要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恍惚思维年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暴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善于对碰到的题目进行理性思索,深挖其中的规律性;善于从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去分析和解决题目;善于从政治、全局的高度熟悉事物;善于根据个人详细情况和自身工作特点,不断完善和进步自己,踏踏实实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倍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力争为党为人民多做贡献。读罢竟挑不出一点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