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试卷 1 ( 总分: 72.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选题 ( 总题数: 23,分数: 46.00) 1. 单项选择题 (分数: 2.00 )_ 解析:2.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被称做 ( ) (分数: 2.00 )A. 同化B. 顺应C.平衡D.适应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理论的核心是,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是通过动作所获得的对客体的适应而实现的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取得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通过顺应,主体的认知结构会不断地得到修正平衡是个体保持认知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潜藏在个体发展背后的一种动力因素当某种作用于儿童的信息不能与其现有的认知结构相匹配时,就会引起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儿童会努力地去克服这种不平衡状态,解除这种不平衡状态的途径有恢复旧的平衡或建立新的平衡。
儿童就是在这种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过程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结构或图式 (schema) 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是皮亚杰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在皮亚杰理论中图式是指认识上的一种功能性结构,主体依赖它对客观刺激做出反应图式的变化导致儿童智力发展上的变化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丰富3. 受动物习性学中印刻现象研究的影响,心理学家提出儿童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有( ) (分数: 2.00 )A. 与动物相同的印刻现象B. 最近发展区C.关键期D.观察学习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关键期的理解和掌握心理学家受到印刻概念的影响,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 或称敏感期 ) 概念这一概念指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个时期对某些刺激最敏感,因而也是发展某些技能、能力的最佳时期这是由于有机体在生理基础上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在一定时期内没有提供足够的刺激,儿童错过了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将难以补偿4.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自我中心性出现在( ) (分数: 2.00 )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解析:解析:在感知运算阶段儿童还没有形成自我的概念,儿童要通过不断与外界的互相作用,而把自我与外界隔离形成自我的观念。
自我形成以后,儿童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的心理与自己的不同,而往往以自己的心理喜好,去推断别人和自己的想法、观点一样,这就是自我中心,它出现在自我形成后一个时期,即前运算阶段5.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 ) (分数: 2.00 )A. 教育要求B. 外部环境C.儿童自身D.遗传解析:解析:皮亚杰对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的看法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儿童自身,而不是外部环境皮亚杰认为,儿童生下来就是环境的主动探究者,他们的这种主动探究构成了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这种动力下, 儿童通过对客体的操作活动与周围环境打交道,积极地建构知识,促进了儿童的发展6. 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是( )的主要发展任务(分数: 2.00 )A. 儿童早期B. 学前期C.学龄期D.青年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艾里克森发展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学龄期(7 12 岁),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这个时期的儿童开始了学校生活,需要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儿童在这个时期所形成的勤奋精神将与其以后的工作态度有关,如果儿童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及其他方面的任务,就会产生自卑感。
7.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其中27 岁属于 ( ) (分数: 2.00 )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思维阶段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解析:解析: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 出生至 2 岁) ,获得了“客体永存性”概念;前运算阶段 (2 7 岁) ,具有“自我中心性”的认知特点;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克服了“自我中心性”, 出现“观点采择”, 获得思维上的“守恒性”;形式运算阶段(11 、 1215、 16 岁) ,思维具有了抽象性8. 在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上,( )是遗传决定论者(分数: 2.00 )A. 高尔登B. 华生C.皮亚杰D.斯腾解析:解析:在心理发展上,持遗传决定论的有霍尔和高尔登霍尔提出“一两遗传胜似十吨教育”;高尔登做了家谱研究,发现名人的亲属中有出名成就的人远远多于普通人的亲属;环境决定论的代表是行为主义的华生;皮亚杰则强调儿童自身的主体性,他认为,儿童主动地寻求刺激,通过对客体的操作活动与周围环境打交道,从而获得了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论的观点9. 下列特征中, ( )不是前运算思维的特征(分数: 2.00 )A. 思维不可逆性B. 思维缺乏同一性C.思维缺乏互补性D.思维的可逆性解析:解析:前运算时期,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等符号形式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
当思维是直觉的时候,就不能进行抽象操作,因而不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10. 认为心理发展是连续的没有阶段的,发展只有量的增加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是( ) (分数: 2.00 )A. 精神分析论B. 行为学习论C.社会文化历史论D.认知发展论解析:解析:行为主义一直强调量化的研究和强调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他们认为心理是由于个体在环境的强化下,不断学习的结果,这种学习是由刺激的多少等决定的环境是量化的,因而心理发展也是量变的过程,只存在程度的积累和增加,不存在质变的阶段性11.“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 ) (分数: 2.00 )A. 弗洛伊德B. 华生C.冯特D.维果茨基解析:12. 在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上,( ) 是二因素论者(分数: 2.00 )A. 高尔登B. 华生C.冯特D.斯腾解析:解析:在个体心理发展上,包括: (1) 遗传决定论观点是:心理发展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其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与暴露的过程代表人物有: 高尔登, 提出双生子遗传和天才的研究霍尔,复演论格塞尔,成熟论 (2) 环境决定论观点是: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代表人物: 洛克,白板说华生,心理发展就是形成刺激反应链。
斯金纳,心理发展是由于外在强化的塑造和改变3) 二因素论观点:心理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代表人物:斯腾,心理发展是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13.“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是( ) (分数: 2.00 )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冯特D.维果茨基解析:14.“请给我十几个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己特制的世界中教养我都能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提出这一论断的人是( ) (分数: 2.00 )A. 高尔登B. 华生C.弗洛伊德D.皮亚杰解析:15. 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是艾里克森所划分的( ) 阶段的发展任务分数: 2.00 )A. 学龄期B. 老年期C.青年期D.婴儿期解析:16. 本我进入儿童的思维,使儿童在梦中吮吸乳头或拿起水杯,这被弗洛伊德称为( ) (分数: 2.00 )A. 初级过程思维B. 二级过程思维C.三级过程思维D.四级过程思维解析:解析:弗洛伊德把精神过程分为初级过程及二级过程在无意识中寻求的满足方式为初级过程无意识通过行为,或者在这些行为因为现实世界的力量而受阻的时候,通过像儿童时期的引诱概念或者梦想这类幻想来打破禁忌,实现愿望。
二级过程指有意识的思维操作的方式,即我们构想并实现一些满足可以为社会所接受的一些欲求的办法时所需要的那些思想、认知和解决问题的精神活动本我进入儿童的思维,使儿童在梦中吮吸乳头或拿起水杯,这是初级过程思维17.( )的出现是守恒获得的标志,也是具体运算阶段出现的标志(分数: 2.00 )A. 系统性B. 可逆性C.直观形象性D.逻辑性解析:18. 认为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是 ( ) (分数: 2.00 )A. 皮亚杰B. 维果茨基C.弗洛伊德D.艾里克森解析:解析:维果茨基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心理机能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后者是人类所特有的低级心理机能包括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和动作性思维等;高级心理机能包括观察、随意注意、词的记忆、抽象逻辑思维和高级社会性情感等社会文化历史既是人类心理发展的产物,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发展的实质是个体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由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19. 人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这表明了心理发展的( ) (分数: 2.00 )A. 普遍性B. 方向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解析:解析:这种不平衡性就是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的表现。
20.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这种观点的实质是( ) (分数: 2.00 )A. 遗传决定论B. 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相互作用论解析:21. 皮亚杰认为,数理逻辑经验是( ) (分数: 2.00 )A. 先天遗传来的B. 后天习得的C.主体通过自己的动作获得的D.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的属性解析:2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 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训练对成熟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B. 训练决定机体成熟C.训练是机体成熟的前提条件D.训练对个体的成熟没有影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成熟和训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以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格赛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成熟,二是学习,成熟更重要格赛尔认为成熟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则与外环境有关,也就是说,成熟是由遗传决定的,学习是后天经验的获得和行为的变化,对成熟只起促进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状态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 内环境) 关系较多,而与外环境关系较少,外环境只是给发展提供以适当的时机而已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
23. 皮亚杰认为思维的结构具有( ) (分数: 2.00 )A. 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B. 整体性、转换性和适应性C.整体性、转换性和平衡性D.平衡性、适应性和自调性解析:解析:皮亚杰认为思维结构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等三要素结构的整体性是说结构具有内部的融贯性,各成分在结构中的安排是有机的联系,而不是独立成分的混合,整体与其成分都由一个内在规律所决定结构的转换性是指结构并不是静止的,而是由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运动和发展结构的自调性是指平衡在结构中对图式的调节作用,也就是说,结构由于其本身的规律而自行调节,并不借助于外在的因素,所以结构是自调的、封闭的二、多选题 ( 总题数: 9,分数: 18.00) 24.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 (分数: 2.00 )A. 形成了守恒概念B. 获得了观点采择能力C.能够进行假设性逻辑推理D.能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具体运算阶段的认知特点的掌握在这一阶段里,儿童思维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这时儿童就产生了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这种技能就叫观点采择。
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因此,不能够进行假设性逻辑推理,也不能进行辩证逻辑思维儿童在该阶段里,认知发展上最大的收获是达到了思维上的守恒性25. 皮亚杰根据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