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橡胶树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其防治措施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51KB
约6页
文档ID:242691789
橡胶树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其防治措施_第1页
1/6

    橡胶树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其防治措施    张虎雄摘要针对橡胶树小蠹虫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症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能给胶农对胶树小蠹虫为害的防治提供指导意义关键词橡胶树;小蠹虫;特征特性;综合防治S763.7B 1007-5739(2014)11-0125-02CharacteristicsofRubberTreeBarkBeetleandItsControlMeasuresZHANG Hu-xiong(Yunnan Nongken Group Jiangcheng Rubber Co. Ltd.,Jiangcheng Yunnan 665900)Abstract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life habits and damage symptoms in each period of rubber tree bark beetle were described.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rubber tree bark beetle.Key wordsrubber tree;bark beetle;characteristics;integrated control橡胶树是典型的热带乔木树,它是热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橡胶树产出的天然橡胶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物资[1-2]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加之橡胶种植面积扩大、植胶区物种单一[3]橡胶树小蠹虫在各个植胶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而胶农对小蠹虫的为害和防治方法认知甚微,不重视小蠹虫的防治工作,随着胶园产胶量增加,胶树老龄化程度高,小蠹虫发生率逐渐增高,小蠹虫的发生逐渐威胁到天然橡胶的生产和发展[4-5]为此,必须做好橡胶小蠹虫的认识和防治,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无谓损失,挽救受小蠹虫为害的橡胶树,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6-7]在国内,为害橡胶树的小蠹虫,主要以橡胶材小蠹虫和铲尾小蠹虫为主1橡胶材小蠹虫形态特征卵为长椭圆形,淡黄色,具有光泽通常8~14粒为1堆,最多的1堆可达24粒幼虫刚孵化时为乳白色后变蛋黄色,上颚褐色胸节侧面肉瘤上生茸毛4~5根胸节侧面的肉瘤上生茸毛4~5根腹节侧面的肉瘤上生茸毛8根蛹为裸蛹,初化蛹为黄褐色鞘翅向外倾斜展出,而其末端内侧弯曲,羽化前鞘翅上现出刻点8列成虫体长2.6~2.8 mm,短圆柱形,黑褐色至黑色,有光泽触角为黄褐色,锤状部分有3节,节上生有茸毛前胸背版中央凸起而向前倾斜,前半部被有鳞片状突起,后半部分有小圆刻点,在鳞片状突起和点刻上生一刚毛。

鞘翅上具有明显的刻点8列,列间部较宽,其中具疏小刻点足黄褐色,胫节具有齿,腹部末节有刚毛4根2橡胶铲尾长小蠹橡胶铲尾长小蠹属鞘翅目、长小蠹科成虫体长3.5~3.7 mm,长圆筒形红褐色,后端黑褐色,有光泽头部呈近圆形,与身体垂直,中央纵线短,表面丝网状,疏步细点刻,触角柄节长大扁阔,上生绒毛,鞭节球形,末端鞭节扁椭圆形其寄主为橡胶树、合欢树此虫对橡胶树一般只为害木质部外露的树干,有时尚可为害生长的合欢树3橡胶树小蠹虫生活习性生活世代不详根据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的观察,每年2月和7月成虫在外活动最多,这2个世代为害也较重,因而推测每年可能发生2代因为此虫生活史有世代重叠现象,一年四季均可发现成虫和新钻蛀的坑道成虫为害橡胶树干,先从树皮因故致死的部位,或从木质部裸露的部分侵入,在木质部蛀成一条蛀入道在离注入道不远处筑一“婚室”,两性成虫在其中进行交配在此进行产卵、孵化直到蜕变为成虫4橡胶树小蠹虫为害范围在初期,蛀孔和粉柱多见于胶树割面及其上下约50 cm的范围内,而后蛀孔和粉柱逐渐扩展到整个茎干表面,橡胶树枯死,但叶子不脱落;树龄大的胶树,小蠹虫钻蛀致死的比例也较大;高产树位,小蠹虫为害较严重。

5危害症状橡胶小蠹虫是在橡胶树遭受风、雷、寒、病等灾害造成树皮溃烂、干枯后发生为害的被害部位显现针锥状蛀孔和黄褐色木质粉末,严重时,茎干遍布蛀孔和粉柱、粉末,以至胶树枯死橡胶小蠹虫的入侵与橡胶树是否感染条溃疡病有密切关系,正常排胶的各个部位不会受害根据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的观察,橡胶树感染条溃疡病后,如不及时处理,从形成条溃疡的第8天连续至第22天,小蠹虫均可侵入在同一天时间内,以下午钻蛀比上午多,为害部位则是高割面比低割面多小蠹虫钻蛀入道口都有新鲜的木屑排出,木屑通常被推到蛀入道口被挤压成条状,很像插在割面上,人们称此现象为“割面长胡须”,它便成为橡胶小蠹虫为害的标志,易被人们发现6防治方法6.1农业防治一是加强对胶树林的抚育管理,坚持科学割胶,使胶树生势旺盛,提高抗病、抗风、抗寒能力,从而提高抗虫能力二是保持橡胶园的清洁卫生,彻底清除因病、风、寒、雷电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死亡植株或枯死枝条,尽量减少其滋生场所三是彻底清除虫害死树和死桩,及时砍伐,清除烧毁四是控制割胶强度禁止超强度割胶,搞好胶树抚育管理6.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防治橡胶小蠹虫,目前其天敌主要有金小蜂类昆虫同时,应尽量深入调查其天敌的种类,并对其进行保护利用,防治橡胶小蠹虫。

6.3化学防治一是消灭或减少虫源在对受害的虫树或已死亡的树木进行砍伐时,应先用25%杀虫脒水剂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800倍液喷射茎干2次,防止在砍伐时会有藏在树木内部的蠹虫飞出并危害其他的树木二是橡胶树一旦遇上自然伤害,要及时进行治理,防止其成为蠹虫的危害目标将受损的枝干锯除,并用沥青柴油混合剂涂封伤口;若树木被病害侵染后出现腐败组织,应先将其刮除,然后用80%敌敌畏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的800倍液喷射伤面1~2次进行消毒以后,再用50%久效磷乳油与凡士林混合涂剂将刮除的表面进行涂封三是发现虫害要及时治理,建立完善的虫害检查制度每隔10~15 d检查1次割面及其周围是否有虫害,一旦发现,要及时刮除受害部位的组织直至其木质部露出,再喷射杀虫剂,每隔5~7 d喷射1次,共喷2~3次,最后用防腐剂涂封伤口胶树被害后,应暂停割胶,等到虫害部位的组织开始愈合后再开始割胶四是向其茎干注入杀虫剂,可以杀死较深处的蛀干害虫一般可以在受害部位的下方钻1个孔洞,直径为0.9 cm,深7~8 cm,每个孔洞注入40%久效磷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等量的混合药液7~8 mL,或80%敌敌畏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等量的混合药液,然后用截断的纸条将洞口堵住,效果较好,可根据药后效果继续注药1~2次。

7参考文献[1] 黄贵修,高宏华,李超萍.橡胶树的主要病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4-26.[2] 马成书.橡胶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3(10):62.[3] 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热带作物病虫害防治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7.[4] 阿红昌,杨焰平,李国华,等.云南橡胶树小蠹虫研究[J].热带农业科技,2009(1):1-10.[5] 黄雅志,阿红昌.橡胶小蠹虫的危害和防治[J].云南热作科技,2001,24(3):1-4.[6] 阿红昌,黄雅志.西双版纳橡胶小蠹虫优势种类和为害规律调查[J].云南热作科技,2002,25(3):9-11.[7] 阿红昌,段波,王树明.滇东南橡胶树寒害后次期性害虫危害状况调查[J].热带农业科技,2012,34(4):4-7.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