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青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2558383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7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宿州市青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安徽省宿州市青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安徽省宿州市青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青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市青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宿州市青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

2、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

3、、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zh)、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

4、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

5、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竹)。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1. 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B. 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C. 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诞生的竹

6、谱专著。D.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B. 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因为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C. 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D. 白居易的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的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

7、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也因为竹子的一些特点符合君子的理想人格。B. “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C. 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D. 将“刚柔忠义”等品格赋予竹子,将“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

8、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就确立了牢固的地位。参考答案:1. C 2. B 3. A【1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项,“发展到鼎盛时期”错,原文只说“蔚成风气”。故选C。【2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B项,原因表述错误,由第三段可知,原因主要是南方秀丽的山水可以使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故选B。【3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9、。题中A项,“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错,应源于竹子的特点与“历史上某些产生深刻的影响”。故选A。【点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因纯粹而传奇茂密的原始森林背景下,鸟鸣啾啾,两只孔雀在夜色中嬉戏。龙年喧闹的央视春晚,进行到这里突然沉静了。大家仿佛跟着这两只孔雀,步入南部山林,看它们相知,相恋。这是杨丽萍、王迪表演的舞蹈雀之恋。舞者杨丽萍,已年逾五旬。高成明是杨丽萍的老朋友,也是雀之恋的编舞之一。他

10、说:“大部分艺术作品是命题作文,依靠非艺术因素成活。”在他看来,杨丽萍成为传奇的根源,是她很早就决定纯粹依靠自己的作品,成就自己的艺术。1958年,杨丽萍出生在云南,白族人。文革时,她看到学生居然打老师,并且以敢打老师为荣。她开始对人性感到悲观,于是更加喜欢跳舞,“跳舞要单纯一点”。1971年,杨丽萍13岁。在西双版纳农场学校的桌上领操,被西双版纳歌舞团的军代表看中,从此改变命运。除了春晚的几次亮相,杨丽萍的舞蹈真正与大众发生密切关系,是她创作的大型原生态舞蹈云南映象。这个舞蹈现已成了云南的名片。这个节目,杨丽萍用了一年多时间采风,精心排演了15个月。但云南映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01年,

11、这个策划不仅舞蹈界不接受,也没有投资者接受。合作者本想让杨丽萍编一台“土风舞”。可是,杨丽萍的舞蹈把他们吓住了,充满了性意味的烟盒舞,打歌,还有女人被扔进火里祭神。双方谈不到一起,没有了投资,于是杨丽萍决定:自己养活所有演员。“这个时代,取悦观众是相对容易的。时代需要什么,就制造什么。”高成明说。但杨丽萍不这样认为,她认为观众虽然习惯了已经存在的东西,但并不代表他们不能欣赏更好的东西。“这是她最大的不同,”从开始准备到上演,这两年多,大概是杨丽萍一生最艰苦的日子,全团的经费,都靠她四处拍广告、走穴来筹集。2003年3月8日,正是“非典”时期。就在云南映象首演后第二天,剧团突然接到通知,只能演一

12、场。消息传出,若干老板冲进剧院,围着杨丽萍大叫:“骗子,还钱来!”“狗屁艺术家!”杨丽萍被若干人包围着,依然镇定自若地指挥台上调试灯光。就演了一次,台下只有1名观众,之后放假几个月,可能就此别离了。很多演员选择了回山里。杨丽萍当众哭了。现在回想起来,她说,“跳舞很难成名,如果你把跳舞当成功利性的东西,只会很失落。”改变发生在云南映象参加当年“荷花杯”舞蹈大赛获得一等奖后。整个团队开始被文化界认同,杨丽萍也不再是一个个体舞者,他们成为国内唯一能靠一台节目养活自己的舞蹈团。杨丽萍非常清楚,若想有条孔雀裙,必须先挣到买孔雀裙的钱。“既要能赚到钱,买到孔雀裙;也要让那条孔雀裙充满灵性,没有任何铜臭味,

13、这是很难的一件事。”商业行为不会影响到艺术吗?她反问:你有那么脆弱吗?“给我再多的钱,我也不会迷失自己的艺术方向。”这个热爱自然、特立独行的骄傲舞者终于证明,自己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因发自心底的坚持,以及对美的追求。或许,正是纯粹的个性成就了她。云南政协改选时,领导来找她,希望她能去参加,她迟到了好久,到了就问:这个职位要开会吧?开会我可不能干。领导当场就变了脸色。她的纯粹,还表现在她的“符号”上几十年来,她爱孔雀,跳孔雀,久而久之,眉眼间也现出孔雀的神气。但这只孔雀生活的环境已然变化。她去云南的山寨采风,发现村民们不再唱、跳那些属于自己民族的古老艺术。“最早的唱歌跳舞跟生命、跟生活有关,如果

14、农村生活都变成城市生活,他们哪来兴趣再传承这种东西?”她为此忧虑。但她坚持认为,现代化不必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因此,2012年春晚,她选择跳现代舞的王迪来当自己的搭档。雀之恋是展现中国民族艺术魅力的,两只孔雀精美的造型、精巧的动作、精致的情感、精湛的演绎,震撼了观众。“光传承还不行,还得创作适合现代东方的艺术。”杨丽萍认为,如果中国舞蹈发展需要一个方向的话,这应该是一个方向。但这种创作,需要人能够沉静下来,需要平实的、非功利的社会氛围和舞蹈环境,需要有一个真正有利于艺术创造的文化体制。(选自中国新闻周刊,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舞蹈界和投资者对民

15、族舞的排斥,观众素质的低下,让云南映象从准备到上演的过程困难重重,这两年大概是杨丽萍一生中最艰苦的日子。B在表演雀之恋时,杨丽萍已年逾五旬。在其几十年的舞蹈生涯中,她从一个个体舞者到拥有自己的舞蹈团,这一过程也是她的艺术追求不断被大众理解、接受的过程。C高成明认为这个时代艺术应该取悦观众,依靠非艺术因素成活;但杨丽萍坚持不迎合观众,所以她的云南映象几经波折才得到认可。D源于生活的艺术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杨丽萍的舞蹈植根于生活,她热爱自然,坚持采风,最终纯粹依靠作品成就了自己的艺术。E本文描写了杨丽萍热爱艺术、献身舞蹈、培养新人的事迹,塑造了一位为舞蹈事业而坚守“纯粹”的传奇女性形象。(2)杨丽萍的“纯粹”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分)_(3)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民族艺术要想获得成功,应该具备哪些因素。(6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